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人類也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信息化教學也成為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互聯網+”時代,高中英語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認清互聯網環境給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制定積極的應對策略,以促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一、互聯網環境給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互聯網環境給教學帶來的機遇。互聯網是信息技術的代表,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技術形式。互聯網不僅具有傳遞性、自由性、實時性等特點,還具有開放性、交換性和共享性。在互聯網環境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瀏覽網絡信息,進行圖文閱讀,而且,互聯網的交互性、開放性,也為人際交流和溝通提供了便利。可以說,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還提高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和交際方式。有了互聯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不僅可以從海量信息中搜索可用的教學資源和素材,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去進行教學內容展示和呈現,讓教學變得更加精彩。此外,借助網絡平臺,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學生進行跨時空溝通,這不僅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還促使英語教學更加便捷、高效。所以,如今許多高中都紛紛制訂和開始了信息化建設計劃,加快了智慧校園建設步伐,從而為英語教學環境構建、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互聯網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也打破了英語教學的空間和界限,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都得以提高,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變化。
2.互聯網環境給教學帶來的挑戰。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化教學成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努力的主要方向。但是,互聯網畢竟是一種新技術。它在教學領域、在英語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給學校的經濟實力、師資力量有一定的要求,而且給教師的自我適應和發展能力、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許多學校雖然在校內網建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卻沒有根據信息化教學需要組建一支多元化的教師隊伍,沒有及時開展信息化技能培訓,許多教師的教學能力、信息素養、技術能力都無法滿足信息化教學需要。由于師資力量不足,許多學校的英語網絡教學都停留在課件展示、登記考勤等基礎性工作上,互聯網在英語教學中沒有發揮應有作用。許多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都是以知識點講解為主,不重視新技術應用,也很少會根據信息化教學需要充實自己的頭腦,去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有的教師則對信息化的認識非常片面,認為信息化就是大量地利用信息技術、內容讓課堂教學更熱鬧,從而使得互聯網在教學中喧賓奪主,課堂教學質量也因此而受到影響。
二、互聯網環境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網絡的作用。教師是教學的設計師,也是學生的引路人。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去。在互聯網環境下,高中要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英語教師要反思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樹立信息化教學觀念,巧用信息技術去解決英語教學中的教學缺少趣味性、教學效果差、學生學習效率低等問題,盡量利用互聯網中的豐富資源,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打好基礎。如在學習“The environment”一課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和教學任務的導學案,然后將導學案傳到班級群,讓學生利用導學案開展課前預習,并通過預習完成以下任務:分析文章是什么題材(辯論)的文章,在略讀的基礎上疏通文義,理解文中兩位專家的看法;立足于查讀、品讀識別關鍵詞,找出本課的重點單詞與詞組,找出各段的主題句,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預測一些單詞、詞組的意思;搜集材料,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和影響,結合生活中的污染問題,討論解決污染問題的方案,以寫作的方式,就如何保護環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在課前預習中讓學生利用導學案去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為學生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都是以教材、講義為主,教學范圍不夠寬廣,學生除了課文、練習和考試外,很少有接觸課外素材的機會,這樣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也不利于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互聯網不僅具有容量大、資源豐富的特點,而且網絡在資源搜集和傳遞、加工和存儲、再生和利用方面都非常便捷和靈活,這是其他媒介所不具備的優勢。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來教學,借助網絡資源拓寬教學空間,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如在學習“Laughter is good for you”一課時,結合上一個單元所涉及的中西方喜劇形式和戲劇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閱讀兩個短片的喜劇劇本,讓學生對兩個小喜劇進行理解和分析,了解英式幽默、幽默的特點,再順勢導入課文主題,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卓別林主演的《淘金記》中片段,并讓學生回答旁白中的某個詞是什么意思,討論人物肢體動作、道具、身體站立方式中的潛臺詞,概述故事情節、卓別林的表演風格。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促使學生夯實語言能力基礎。
3.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但是,結合實際來看,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是為了學為學,為了高考而學,他們缺少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固然有學生自身因素,但是,英語教學方法單一,缺少感染力,是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如在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是開篇點題,單刀直入,英語教學根本沒有任何鋪墊和過度,學生在課堂上就是知識的容器,他們的興趣和情感需求被忽視。互聯網不僅在信息獲取、內容展現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而且在教學情境創設方面有著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互聯網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趣味課堂,讓學生享受樂趣,生成智慧。如在學習“Fit for life”一課時,我們知道,教師可以慈善義演為線索由淺入深,展開教學: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曲heal the world,讓學生聽歌曲,記歌詞,寫句子。然后,引出“公益”這個話題,利用多媒體+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本科的單詞、句子和語法知識,并圍繞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逐漸升溫的課堂上進行深層思考。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自主建構、理性思考。
4.搭建學習平臺,培養學習能力。過去,在應試教育大環境影響下,高中英語教學只注重學生解題、考試能力培養,卻不重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培養。這樣的英語教學,不僅違背了新課改“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也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互聯網的出現,為學生自主學習、課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互聯網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把握住機會,利用互聯網搭建英語學習平臺,讓學生借助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如在學習狀語從句時,我們知道從句是一個重要的英語知識點,而且英語從句知識體系復雜而龐大,從句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在英語考試中出現的頻率也較高,單純依靠課堂教學,可能無法將知識一一羅列出來,讓學生掌握所有知識。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利用網絡去搜集有關英語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各種從句的知識,將從句的知識點分類記錄下來,并進行專題練習,以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當然,教師還可以給出時間,讓學生去網上打卡,完成專題訓練,或者結合一些有趣的電影臺詞中的從句進行從句翻譯、轉化練習,讓學生在群里討論一些有關從句的問題。這樣借助互聯網拓展教學空間,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
5.借助信息技術輔助,優化學習方式。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是,這些學習方式有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學生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在互聯網環境下,注重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深入分析教學方式,實現教學元素的多功能轉化,開展動態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向多主體學習轉化。在高中英語課堂活動中,由于缺少相應的語言背景,使得學生缺乏語言體驗,使得學生英語活動參與積極性不足,影響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因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加強自身信息技術知識學習,借助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例如,在“Sports events”的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工具,通過音頻的方式,將delighted、significance、compete、tradition、light、contribution、excite等詞匯展示出來,借助標準的英語發音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跟讀并且朗誦,掌握英語詞匯正確發音。之后,教師通過課件方式,引入“The Olympic Games”的材料內容,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通過指導學生精讀和泛讀的結合,讓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準確把握文本內容和結構,體會文本表達的內涵,了解奧林匹克精神。最后,教師通過word的方式,將相關閱讀習題展示出來,讓學生在閱讀基礎上開展訓練,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加深語法知識和詞匯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結合自身實際,找出學習中的不足,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掌握更加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注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和創新成果也逐漸滲透、融入各個領域和角落中去。在互聯網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將互聯網充分用到英語教學中去,借助互聯網促使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新的突破,以滿足教學需要,達到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的目的。
【作者簡介】陳濤,連云港市城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