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 ? “1+X”證書制度對我國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而言,維修電工證書則是X證書之一。為了提高學生的維修電工考證通過率,本文將相關課程《電子技術》和維修電工考證相融合,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學效果四個部分進行研究和實施,實踐結果表明,“課證融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 ? 課證融合? ? 職業資格證書
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家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標準、越來越急切。“大國工匠”、“1+X”證書,這些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維修電工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必須獲得的“X”證書之一,而電子技術課程則是通過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的專業課程之一。本文將依據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標準,在電子技術課程中開展“課證融合”的教學研究和實施,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改進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教學團隊的師資力量,努力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以期助力學生通過職業技能考證。下面將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學設計
維修電工中級工證書的考核包括三部分:電子裝配、機床排故和PLC編程,對接的理論課程分別是:電子技術、電工技術和可編程控制器應用,下面就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探討一下電子技術課程與維修電工中級工證書的“課證融合”問題。
維修電工中級工考核中對電裝的理論知識點和操作考核標準是:安全用電、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電路圖的識圖、焊接工藝、電路調試和檢測五個方面,電子技術學科的授課目的是使學生學會電裝環節必備的理論知識,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電子線路的分析與調試檢測方法。為此,我們將兩者結合起來,把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要求融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項目中。按照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標準,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偏理論式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綜合專業素養為目標,以項目為主導,將課程分割為三大項目,每個項目從理論到實踐,由易到難,難度及深度遞進,將課程和證書考核完美融合。電子技術課程的具體項目劃分為:簡易可控硅調光電路、聲光報警電路和電壓檢測控制電路三大項目,每個項目再詳細劃分任務點。
二、教學實施
電子技術課程傳統的偏向于理論的模式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所以我們嘗試改成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考證實際項目為載體,每個項目以實踐操作為目的,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職業素養等結合在一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每個工作項目的實施都是以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電路為載體設計具體的教學任務,圍繞具體電路,將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融入其中,一步步拔高,最終完成電路的安裝和調試檢測任務。具體操作為教師先粗略介紹電路的功能,然后圍繞電路,講清涉及的理論知識點和相關技能,學生在掌握好這些知識和技能后,分組完成該項目。在分組完成過程中既鍛煉了實踐技能也提高了職業素養,同時也加強了團隊合作。
下面以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的具體電路為例,闡述如何進行“課證融合”的教學實施。如圖1所示為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中的電路之一——電壓檢測控制電路,對應課程中的項目3。項目實施的具體過程如下:
1.教師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把電路板套件發給學生,然后給學生分析一下電路的功能,整個電路大致分為幾個單元,圖1的電路由電源部分、電壓檢測、555振蕩電路和可控硅觸發電路四個部分組成。其中電源部分、電壓檢測及可控硅電路前兩個項目已經有所了解,只要進一步鞏固學習即可,而555振蕩電路是個全新的知識點。
2.在復習鞏固這一環節,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開展討論,線下通過提問和小組闡述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既檢驗了前期的學習效果,也進一步鞏固了相關知識。
3.在新的知識點學習階段,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任務一基本門電路逐步過渡到任務五555定時器,如圖2所示。每個任務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任務的學習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課前教師布置好任務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利用課余時間去自學,自學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學生可以小組討論,或者通過QQ或e課堂平臺求助于教師,課上教師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引申提出下一任務的要求。
4.在完成任務一到五的學習之后,并綜合項目1和項目2的知識和技能,就可以開展完成任務六。任務六的實施要按照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要求,具體步驟為:①正確識別和檢測元器件;②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元器件的安裝和焊接;③安裝焊接完畢之后,進行調試;④調試之前,先對照元器件清單和裝配圖檢查元器件安裝是否正確,然后檢查電源部分是否正確,尤其是220V電源線是否安全,確保無誤后通電調試;⑤通電測試,測量VDD是否為10V,以此判斷VD1、C1和變壓器是否損壞;短路R1,則V6、V7應交替亮,燈泡點亮,否則檢查555振蕩電路是否正常工作,發光二極管是否損壞,晶閘管是否損壞,燈泡及限流電阻是否損壞,線路是否斷開;調節電位器RP,使得A點電壓由低到高變化,當電壓約為3.7V時,燈泡熄滅,否則檢查電位器及三極管V1及穩壓二極管V4是否損壞。
5.任務完成后,教師嚴格按照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標準,對任務完成中安裝焊接的過程和調試過程進行考核,并對電路的工藝和功能進行評價。評價的最終結果采用教師打分和小組互評各占50%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意識。通過項目的完成,使學生具備參加維修電工中級工考核的能力。
三、教師隊伍建設
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的內驅力,關鍵在于開展教學過程的教師,因此需要建立一支高標準、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打造滿足課程教學和實訓教學需求的教師隊伍。為此,我們主要做到如下四點:
1.優化教師團隊的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兼職比例和校內外比例等,比如年齡上呈現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從老到青的金字塔結構,職稱上也呈現不同級別的梯度結構,鼓勵并督促青年教師盡快提升職稱;
2.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能力,為此我們有計劃地開展教學研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探討教學實施的具體舉措;
3.分批安排教師去企業實踐學習,學習專業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技能,另外我們還邀請校外專家對我們的課程設置進行評估;
4.課程團隊教師必須獲得維修電工的中高級證書以及考評員證書,親身感受,這樣教師能更精準地把控理論和技能的融合,更能體會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同時教師自身也提升了相應的職業素養。
四、教學效果
通過將電子技術和維修電工中級工實施“課證融合” 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效果顯著。
4.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驅力
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項目為載體,結合多個具體任務的分層教學,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驅力。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在任務的引領下,學生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時間開展團隊合作和學習,任務實施過程中,模擬工廠真實的環境,將理論和實踐技能融入其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同時也提升了職業素養,實現了教與學的完美融合。
4.2助力學生通過技能考證
通過“課證融合”的教學研究和實施,課程教學中融入考證要求,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后具備參加維修電工中級考證的能力,并且大大提升了考證的通過率。據統計,在實施“課證融合”改革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維修電工中級工的考核通過率由原來的85%提升到90%,成效可觀。
4.3提升了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
通過這種模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的實施過程中,大力提升了教師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五、結束語
依據“1+X”證書政策,對于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為了大力提升學生技能考核通過率及其職業素養,本文探討了關于《電子技術》課程和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的“課證融合”的研究和實施。整個研究和實施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維修電工中級工考證要求為依據,以真實考證內容為項目,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同時逐步掌握對應的理論和操作技能,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助力學生通過技能考證,也大力提升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實現了一定意義上的“課證融合”,同時對于專業教師團隊的建設與發展也起著向上的推進作用,更進一步促進了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
參? 考? 文? 獻
[1]彭鵬峰.汽車領域1+X證書與課程的融合研究.時代汽車,2020(20);
[2]陳建毅.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融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3;
[3]陳春梅.“1+X”證書背景下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內涵與路徑.南方農機,2020(09);
[4]張潤.課證融合模式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勁研究新西部,2021.1;
[5]孫輝,陳城洋.基于在線平臺的焊接專業課證融合教學研究,無線互聯科技,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