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環勇 蔣凱道
【摘要】? ? 問題化學習是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常常由于問題設計不當,導致學習偏離目標、不利學生有效建構知識、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等。文章提出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策略,即“教學任務分析——將教學目標轉換為學科知識問題——將學科知識問題轉換為生活問題”三個主要環節,以實現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
【關鍵詞】? ? 問題化學習? ? 教學目標? ? 核心素養
問題化學習是基于問題解決的一種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課中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通過系列的問題來引發持續性學習行為,其目的是實現學生知識的整體建構、學習的有效遷移與能力的逐步形成。在問題化學習中,問題的設計是關鍵,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常常由于問題設計的目標針對性不強,導致偏離課堂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能力、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方法和具體措施,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問題設計的目標針對性。
一、核心素養下教學目標問題化轉換的含義及意義
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就是根據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系列化、系統化的問題群,主要包括學科知識的問題和生活化的問題兩大類,其中學科知識問題一般包括引導性問題、推進性問題和學科核心問題等,而生活化問題基于學科知識問題設計的,將學科知識融合在生活情境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對學科教學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基于目標的問題設計,有助于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與學情的分析,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并對教學目標作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設計一系列基于目標的問題群,引導學生開展問題化學習,有助于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逐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1.2 基于目標的問題設計,有利于落實學科的核心素養
新課程實施以來,許多教師對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感到迷茫和困惑,針對這個問題,南京師范大學李藝教授提出了關于學科核心素養下教學目標的三層結構模型,包括學科知識、問題解決和學科思維三層結構,如右圖所示。該觀點認為“問題解決”是“學科知識”通達“學科思維”的橋梁,而學科思維與學科核心素養密切相關,問題解決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一種有效途徑。問題化學習是基于系列問題解決的學習方法,基于教學目標的問題設計,有助于更好地落實學科的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下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途徑與方法
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基于對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和理解,同時,核心素養下,倡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因此,我們將教學目標的問題化轉換確定為三個主要環節。首先,我們要進行教學任務分析,主要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和分析教學目標;其次,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科知識的問題;最后,將學科知識問題轉換為生活化的問題。
2.1運用任務分析理論,確定和分析教學目標
教學任務分析一般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中的學習結果進行分類、學習條件分析、確定與教學目標有關的學生的起點狀態等內容。對不同類型的學習結果的分析,可以揭示實現教學目標所需要的先行條件 ,即使能目標、順序關系以及其它支持性條析。
一般說來,根據教材內容與學情分析,我們就可以確定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特別重要,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我們就清楚了要達成教學目標需要具備的行先知識以及層級關系,為設計引導性和推進性問題提供依據。下圖是關于《初中信息技術》(浙教版)八年級下第九課《日全食——圖層動畫》中關于對“學會利用圖層實現多個對象的動畫效果”這一目標的分析,可以用以下的層級關系圖表示起點知識、推進性知識、目標知識及順序關系。
通過上圖,我們就清楚了要理解與掌握“圖層動畫”的概念,要以補間動畫、photoshop中的圖層(浙教版八上Photoshop已學過圖層的概念)等概念為基礎,所設計的問題也應該從這些概念開始。
2.2根據任務分析結果,將教學目標轉換成為學科知識問題
任務分析結束后,我們清楚了要達成教學目標的學生起始知識、中間知識及順序關系,就可以將教學目標轉換成關于學科知識的一系列問題。一般情況下教學目標采用陳述句描述,將教學目標轉換成學科知識問題,就是將陳述句改為疑問,包括一系列引導性、推進性和學科核心問題。關于“圖層動畫”的學科知識問題如下表所示:
2.3將學科知識問題轉換為真實生活問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解決生活中實際的真問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實現知識的整體建構、培養能力、形成品格和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明確學科知識問題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學科知識中的核心問題,即教學目標中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設計生活化問題。真實生活問題一般包括生活化情境問題、子問題和待解決的學科問題,具體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呈現。
如關于圖層動畫的真實生活問題,可以讓學生制作公益類、輔助教學類、科普類等一系列動畫。以輔助教學類為例,下表是用“動畫模擬凸透鏡成像實驗”的例子。
三、教學目標問題化轉換的注意事項
3.1要聚焦學科核心問題,促進學生對學科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
一個問題的解決并不代表學生已經掌握了全部知識,達到遷移、應用的水平。因此在問題化學習中,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聚焦核心問題進行深度挖掘,適當增加問題的難度與數量,通過強化訓練和深度思考,促進知識的整體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如上述有關于“圖層動畫”的概念,我們可以圍繞這一概念,持續追問,形成問題系統,如下圖所示。
3.2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始于疑”,人類認識世界起源于問題,只有個體自身對認識的對象產生問題,才能激發學習動機,引起主動學習,因此,在問題化學習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基于目標的問題設計僅僅是一種預設,是為問題化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問題化學習的先期階段,以教師的引導為主,當學生適應這種學習方法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提問、持續發問,形成問題系統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聚集核心問題,然后繼續討論、協作解決問題。在問題化學習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上圖,我們就清楚了要理解與掌握“圖層動畫”的概念,要以補間動畫、photoshop中的圖層(浙教版八上Photoshop已學過圖層的概念)等概念為基礎,所設計的問題也應該從這些概念開始。
根據任務分析結果,將教學目標轉換成為學科知識問題
任務分析結束后,我們清楚了要達成教學目標的學生起始知識、中間知識及順序關系,就可以將教學目標轉換成關于學科知識的一系列問題。一般情況下教學目標采用陳述句描述,將教學目標轉換成學科知識問題,就是將陳述句改為疑問,包括一系列引導性、推進性和學科核心問題。關于“圖層動畫”的學科知識問題如下表所示:
問題類型 具體問題 解決方法
引導性問題 怎樣實現多個對象的動畫效果? 回顧所學知識,結合實例加以分析說明。
推進性問題 能否用已學知識實現同一時間段內多個對象的動畫效果? 結合具體實例進行分析
核心問題 1. 什么叫圖層?
2. 圖層的作用是什么?
3. 怎樣利用圖層實現多對象的動畫效果? 結合具體實例進行操作
3. 將學科知識問題轉換為真實生活問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解決生活中實際的真問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實現知識的整體建構、培養能力、形成品格和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明確學科知識問題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學科知識中的核心問題,即教學目標中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設計生活化問題。真實生活問題一般包括生活化情境問題、子問題和待解決的學科問題,具體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呈現。
如關于圖層動畫的真實生活問題,可以讓學生制作公益類、輔助教學類、科普類等一系列動畫。以輔助教學類為例,下表是用“動畫模擬凸透鏡成像實驗”的例子。
生活化問題 子問題 待解決的學科問題
如何用flash動畫模擬“凸透鏡成像”的實驗? 1. 當u>2f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倒立縮小實像。 1. 該動畫需預設幾個圖層?
2. 怎樣預設動畫背景?
3. 需要準備哪些元件?
4. 可以用什么類型的動畫模擬這個實驗現象?
5. 怎樣實現實物與像的同步變化?(嘗試解決1.2兩個子問題,第3個可以作為拓展任務)
2. 當f
3. 當u<時,物距變小,正立放大虛像
教學目標問題化轉換的注意事項
要聚焦學科核心問題,促進學生對學科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
一個問題的解決并不代表學生已經掌握了全部知識,達到遷移、應用的水平。因此在問題化學習中,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聚焦核心問題進行深度挖掘,適當增加問題的難度與數量,通過強化訓練和深度思考,促進知識的整體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如上述有關于“圖層動畫”的概念,我們可以圍繞這一概念,持續追問,形成問題系統,如右圖所示。
2. 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始于疑”,人類認識世界起源于問題,只有個體自身對認識的對象產生問題,才能激發學習動機,引起主動學習,因此,在問題化學習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基于目標的問題設計僅僅是一種預設,是為問題化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問題化學習的先期階段,以教師的引導為主,當學生適應這種學習方法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提問、持續發問,形成問題系統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聚集核心問題,然后繼續討論、協作解決問題。在問題化學習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參? 考? 文? 獻
[1]?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皮連生. 劉杰. 現代教學設計[M].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