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方莎莉(1976— ),女,漢族,湖南衡山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化進入加速期,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企業的外部環境瞬息萬變,經濟結構不斷更新,這給企業賦予了新的挑戰,在這種復雜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面臨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風險,加之國際投資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對我國企業有了更高的標準,因此,必須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文章通過分析當前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建議,使之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有效推動企業穩定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最大的價值創造。
關鍵詞:企業管理;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是針對企業的資金活動或企業財務進行一種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控制管理行為。企業要想在良好的保持自己發展能力的同時,實現企業既定目標的目的,就必須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對于其發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一、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特征
(一)財務風險的內涵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碰到各類風險:戰略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等,而企業經營中各個環節所產生的風險最終集中體現在財務風險里,大多數人單純地認為財務風險只是基于債而產生的,但其實財務風險是基于整個資本運動過程而產生的,所以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流動的管理過程,關注籌資過程中因借債資金數量過大而帶來籌資風險過高;關注投資過程中因選擇較高收益的項目而忽略投資風險的增加;關注資金的流動性,有利潤不代表有現金流,加快現金的周轉,保持現金流的活力。同時企業還要增強識別風險、計量風險和控制風險的能力,將企業潛在或正在面臨的財務風險準確地識別出來,并通過科學的度量方法計算風險所產生的損失大小,采取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將財務風險控制在企業可容忍的范圍內。所以財務風險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財務風險的特征
財務風險有著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客觀性,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無法完全消除;二是不確定性,企業在追求高收益、高回報時一定要特別關注潛在可能隨時發生的財務風險,保障企業平穩運營;三是全面性,財務風險貫穿于財務管理過程的方方面面;四是損失性,財務風險具有損失性,即使這種損失是隱藏的,會影響企業穩定的經營效益,對企業的持續生存產生威脅。
二、現階段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缺乏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從風險管理的內部環境來看,企業高層基調尤為重要,是風險管理實施的必要條件。目前很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財務風險的管理意識較為淡薄,只關注業務所帶來的利潤,而不關注業務過程中所產生的財務風險;這種高層意識基調會蔓延至全體員工,在企業內部產生一種不重視風險的文化;同時各部門認為財務風險管理屬于財務部門的事,與他們自身沒有必然關系,造成員工的財務風險管理知識匱乏,無法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以和貫徹執行,財務管理制度不能覆蓋企業的所有業務環節,企業一旦發生風險事件,因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難以識別出風險點和采取應對措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二)缺乏合理的資本結構
企業資本結構的不合理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一個企業生產經營資金來源于股東自有資金和外部借入資金,兩者之間須保持科學恰當的比例,一旦融資比例超過合理的標準,雖然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但隨著融資成本的增加,加之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如果周轉不暢,就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就會變大。所以企業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其負債率也會隨之增加,財務風險率也會相應增加,使企業面臨現金流危機。
(三)缺乏業財融合的人才
隨著客戶需求的多樣化,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使得企業業務和財務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企業經營程度越復雜,業財融合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要求越高,財務工作逐漸從以核算型為主向以管理型為主轉變,財務人員要逐步轉型為企業的管理者、決策支持者和風險控制者。長期以來,大多數企業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各行其責,財務人員對企業的業務活動了解不夠,參與意識不強以及管理的滯后,導致財務人員只是看表面數據,而看不到數據背后的實際業務實質,加大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四)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時代,更多的業務數據能實時共享,財務部門成了數據集成中心,更多的為業務部門提供數據分析、數據支持,還可以通過系統設定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快速識別出風險點,及時應對,幫助業務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控制。現實情況中,很多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夠健全,財務部門缺乏與業務部門的對接,更傾向于事后數據的處理,彼此之間沒有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沒有對各類信息進行有效運用,導致數據資源的浪費。
(五)缺乏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
企業有效控制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其實很多風險都是可以通過建立預警機制達到避免或防范的,財務人員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收集各部門信息,編制成財務報表數據,運用大量的財務分析工具和方法進行財務問題分析,判斷財務狀況形成預警反應和預警防范措施。然而現實情況中,財務預警機制作用發揮的并不好,財務人員自身信息化水平、分析能力強弱以及預警問題處理時效,還有管理者對風險的重視程度等都會阻礙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
(六)缺乏財務風險管理的執行力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必須加強風險管理的執行力度,才能確保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現在很多企業通過預警機制識別出財務風險問題并給予財務風險防范措施的指導意見,但因各部門缺乏風險意識,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財務風險執行不到位,同時監管部門的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發揮監督職能,最終這些財務風險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防范,給企業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