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鵬
[摘 要]為了推動和指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2012年以來財政部先后印發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關于全面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等多個文件。在財政部系列內部控制建設政策文件的要求下,全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文章以“理論分析—現狀分析—對策研究”為主線進行整體布局和分析,對事業單位和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體系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闡述,對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通過提出改進會計流程控制構建和預算控制制度兩方面,為事業單位提出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措施的改進建議。希望通過改進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來提升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會計流程控制;預算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153
1 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概述
1.1 事業單位和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概念界定
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舉辦,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的公共主體。它通常沒有生產經營類收入、所需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提供與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相關的非物質生產、勞務和公益性服務。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
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加強對會計工作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各種組織、分工、程序、方法、標準、守則和規程等。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是指一系列具體的控制環節和控制措施,其基本目的在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保護單位財產的安全完整性。實行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時,要重點關注各項經濟活動是否按管理部門的授權進行;所有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是否均及時形成了會計記錄;單位的資產是否有未經管理部門授權就產生變動的情況;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財務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采購與付款控制、倉儲管理控制、固定資產控制、成本與費用控制、投資控制、籌資控制等。
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包含了更多的內容,在保證單位財產安全的情況下,強調了提高單位經營活動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性。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側重點則是通過對單位會計流程中各個環節的控制,實現保證單位財產安全的最終目的。
1.2 我國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基本現狀
我國事業單位的報表相關內部控制體系與企業報表相關內部控制體系相比明顯欠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控制動力不足。我國事業單位通常缺乏報表相關內部控制動力,控制動力是否充足通常決定了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環境好壞,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動力是確保單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實行的重要因素。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對于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認識比較片面,或將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等同于“算賬”,或認為單位應不計代價發展業務,而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則是一種阻礙。
這種片面認知導致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動力的不足,許多單位將上級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考評交予財務部門應付,而不是將其視為整個單位開展業務的有序保障。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動力不足導致了內控工作權責劃分模糊,導致了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缺乏風險意識,導致了單位忽視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監督作用,導致了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中被認為是“邊緣”工作。
(2)報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缺失。隨著我國不斷推動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呈現出多形態發展的趨勢,但是事業單位報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沒有適應新時代事業單位的控制環境。雖然我國已經推出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強調了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事業單位普遍報表相關內部控制動力不足等主觀原因,造成了制度體系建設滯后,導致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缺乏依據和標準。
(3)單位財務工作薄弱。隨著事業單位改革深化,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通常難以從單位財務體制業務習慣中的快速轉變。另外,事業單位通常擁有較高的自主性,領導比較強勢,這也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開展受到制約,財務工作不規范現象較為普遍。在財務工作開展過程中,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執行不規范,財務報表注重編制忽視分析的問題比較突出,導致了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羸弱,加大了財政資金風險。與企業相比,事業單位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發展受到了阻礙。
2 完善事業單位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措施
2.1 改進會計控制流程
2.1.1 規范款項支出各環節流程
事業單位應改進款項支出流程??铐椫С隽鞒淌鞘聵I單位與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重要流程,結合與報表相關內部控制的相互牽制原則、協調配合原則和程式定位原則,改進建議如下。
(1)規范款項支出的申請流程。事業單位首先要規范款項支出申請單。在支付款項或簽訂合同之前,需通過款項支出申請流程,形成領導簽字的款項支出申請單。申請時,需要在科室負責人同意后,分管領導審批前經過財務科長審批,由財務科長給出該申請是否符合預算管理的意見。
(2)規范款項支出的支付流程。在款項報銷時,首先需在財務分管院長審批前加設財務科長、報銷部門分管院長審批;其次需根據款項金額或性質的重要性確定審批權責,如金額超過基本支出或項目支出全年財政授權款項一定百分比或者訴訟費等重要款項應在完成上述報銷流程后,提交至院長處審批。
(3)規范借款與還款流程。借款人在申請借款時,加設向部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審批環節,由部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對借款事由是否合理給出意見;如金額超過基本支出或項目支出全年財政授權款項一定百分比需提交至院長處審批。報銷借款時,應經過部門負責人、財務會計審核,分管院長、財務分管院長審批,完成借款報銷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