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永恒
[摘 要]隨著車險第四次費改的來臨,傳統車輛保險市場的個人代理、直銷、兼業代理等營銷模式因成本費用高、效率低,在“互聯網+”時代已逐漸被淘汰,故而財產保險公司在車險業務拓展中應轉變思路,緊跟“互聯網+”步伐,進行營銷模式的改革優化,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立足之地。故而文章結合當下實際,就“互聯網+”時代車險發展路徑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車險業務;財產險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9.197
國家經濟日益強盛,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會,汽車作為現代化交通工具已進入到千家萬戶。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私家車的擁有已屬于常態化現象,這為財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發展提供了機遇。但是隨著車輛保有量的逐漸飽和,以及國家對于車險市場規范性要求的提升,傳統的銷售模式因為成本費用高、效率低等弊端,逐漸被電銷、網銷所取代,車險業務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互聯網+行動計劃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政府工作報告里李克強總理率先提出的,后在各行各業均得到了廣泛涉足,保險業也在這種浪潮里開始不斷改革升級[1],推出包括智能保險在內的多項產品應用,對客戶產品體驗給予優化之際釋放出大量保險需求信息。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傳統保險業若要取得突破性發展還應全面改革原有經營管理體制,徹底轉變依靠傳統展業模式、借助分支機構進行業務拓展的經營管理理念,有效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資源,探索可讓保險經營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獲得穩步發展的良性競爭模式。
1 財產險公司發展現狀
1.1 車險業務進入無利潤時代
開展車險費改就是為了讓利消費者,使財險公司存在的高銷售成本、保費規模虛高現象得到遏制,確保財險公司能夠從粗放式經營朝精細化管理轉型。而在車險費改執行后,因車險保費和上年出險理賠次數相關,故而針對小的案件客戶多選擇放棄報案,如此避免來年保費漲高。報案率降低讓賠付率降低,不過因車險市場存在明顯的同質化現象,外加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財險公司通過高費用的方式使保費增長率得以提升,因此車險市場綜合費用率持續增長,使得綜合賠付率降低引起的紅利被抵消,可以說車險業務已邁進無利潤時代,甚至由于車險條款的改革,汽車險業務會進入虧損時代。
1.2 財產險公司人員流動性大
因車險業務營銷難度增加,財產險公司發展陷入艱難境地,必然會降低從業者收入水平。而部分業務能力差的工作人員,會在這種形勢下被行業所淘汰[2]。部分業務能力稍強的保險銷售人員,也在不斷尋找更好的轉型發展之路,選擇放棄車險業務銷售工作,而到其他行業另謀生路,這對財產險公司發展不利。
1.3 車險電銷與網銷占比擴大
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與保險市場銷售模式的逐漸發展成熟,將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載體,使得簡便快速、讓利給客戶為主的網絡與電銷模式,在財產保險公司營銷中得到了大力應用,且變成了車險業務的主要銷售渠道之一。此處所述的電銷與網銷即通過電話、短信、網絡、傳真等方式進行車險(交強險與商業險)銷售與購買[3],這種購買方式可讓保險公司和客戶進行非直接接觸,使得以往經4S店等中介機構進行費用代銷的流程被跳過,為客戶節省了中間環節的費用資金。同時,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人們不愿意再花費時間到實體店進行車險業務辦理,電銷與網銷則剛好可滿足現代人在消費支付方式方面的習慣,促使其無須出門就可實現車險業務辦理,提高了辦事效率,故而這種營銷模式得到了公眾認可,也使得車險電銷與網銷比例升高,成為時下較流行的銷售方式。
1.4 非車險發展空前重視,市場競爭加劇
所謂的非車險業務即財產保險公司內部除開車輛保險業務外的任何業務,涉及企財險、家財險、工程險、船貨險、特險、責任險、意外健康險、農險,以及社保類業務等。車險與非車險直保業務共同構成了財險公司的主營業務,現今因保險市場業務競爭能力的提升[4],非車險業務已轉變為國內各家財險保險公司相繼爭奪的重中之重。外加我國經濟發展已邁進新常態,“一帶一路”倡議、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等一系列民生服務項目均有非車險業務內容加入其中,使非車險業務的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同時,“新國十條”的出臺明確了非車險的發展方向,也為其發展帶來了新契機。財產保險公司在2019年的車險保費收入為8188.32億元,同比增長4.52%;但非車險業務規模不斷拓展,原保費收入已達到4828.01億元,同比增長23.11%,車險業務的發展陷入瓶頸期,這對非車業務發展來說,市場競爭顯得更為激烈,也是一種沖擊。
2 互聯網+背景下促進車險發展的途徑
2.1 借助大數據便捷性,提高電、網銷等銷售比例
我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報道中的信息顯示,直到2019年6月我國網民人數達8.54億,網民新增數量為2598萬,互聯網普及率在61.2%左右,與2018年相比增長1.6%。同時,我國使用手機的用戶數量有8.47元,與2018年年底相比使用手機的用戶增長2984萬,而經手機上網的人數比例從2018年年底的98.6%升高到2019年年底的99.1%,手機上網變成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這種大環境下,應改變以往粗放式業務拓展模式,主動借助手機、互聯網等終端設備依靠大數據現代化信息技術經短信、微信、網頁等方式為網民及消費者提供車險業務銷售與支付平臺,使客戶能在家里快速完成車險續保、投保等業務,降低保險公司業務開展成本,節省開支,也能實現業務辦理效率的提升,對財產險公司的發展有益。
2.2 加強大數據分析能力,提高車險精準定價能力
大數據、云計算、車聯網、5G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等現代新技術的普及應用,使車險業務發展呈現出全新態勢。車聯網與5G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可達到車和人、車和車以及車和路相互間的交互,使得車輛和公眾網絡通信動態移動通信系統得以實現,做到了相對位置的判定以及碰撞事故的預警,屬于安全問題得到解決的可行舉措,使得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