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摘 要:計量認證的實施,進一步促使了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性和權威性。本文以計量認證為視角,探討了計量認證對于生態環境監測檔案管理工作的影響,結合自身實際,分析了環境監測檔案現狀及發展歷程,總結了前期經驗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圍繞計量認證的標準和要求,提出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計量認證檔案管理的具體做法,具有積極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環境監測檔案;大數據;歸檔;利用
引言
計量認證(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簡稱CMA)是資質認定的一種形式,專指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及省級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實驗室基本條件、能力是否符合相關法規、技術標準評價及承認活動。環境計量認證在環境監測單位陸續開展,許多環境監測實驗室通過了計量認證,成為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要保障。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已經開展近40年,尤其是《環境監測機構計量認證和創建優質實驗室指南》《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計量認證項目分類表》等相關規定的頒布和實施,以及大量環境監測檔案的運用,為各級環境監測順利取得計量認證提供重要支撐。
1 相關概念
1.1 計量認證
我國于1985年、1987年分別出臺了《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要求凡是為社會出具具有公正數據的檢驗機構或實驗室,都應受到計量認證的強制考核。這也是國家、省級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相關檢驗機構或實驗室是否具有相應監測能力、計量檢定的公正性、可靠性進行考核、證明。因此,凡是取得“中國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其出具的檢測報告才可使用“CMA”標記。有了這份經認可的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具有質量評價、司法鑒定甚至是法律效力。
1.2 監測檔案
環境監測檔案是指在環境監測過程中直接產生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照片、數據、音像等多種形式、載體的文件資料。包括大氣、水、土壤、噪聲等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月報、季報、年報,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報告,以及各類污染源普查、土壤普查、水源地水資源普查報告,等等。
1.3 檔案組成
根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編纂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等相關規定,生態環境監測檔案包括涉及環境監測工作相關的組織、管理、文件、合同、申訴、記錄、評審、設備、人員、方法、校準、采購等19個要素。環境監測檔案組成也是決定或評價環境監測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2 環境監測檔案現狀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自1994年首次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后,又通過多次的復查評審、復查內審,針對復評、內審中發現的問題,不斷地對環境監測檔案管理內容進行完善。目前中心通過資質認定的檢測項目有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土壤和水系沉積物、固體廢物、煤質、生物、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噪聲、振動、室內空氣等11類600余項。
2.1 環境監測檔案管理現狀
中心成立于1979年,42年來,環境監測檔案經過多年累積,數量和規模都呈現出大幅增長態勢。目前,中心監測檔案包括文書、專業、設備等多種門類,共計約一萬卷件冊,涵蓋了環境監測檔案中的所有要素。近年來,隨著環境監測檔案數量的不斷增加,中心加快了環境監測檔案信息化、數字化過程,管理也日趨規范,環境監測檔案利用率顯著提升,在各類檢查、評審和審核中順利通過。據統計,2020年中心監測專業檔案利用超過50人次。
2.2 環境監測檔案管理歷程
1994年,中心首次計量認證獲得通過,并在其后的計量認證復查復評中表現優異。中心在此基礎上對中心檔案室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和升級,嚴格按照計量認證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對室藏環境監測檔案資料進行分類、編目。較之前的檔案管理狀態相比,通過首次計量認證及復查后,監測中心檔案門類不斷擴充完善,檔案管理日趨齊全、規范、完整。尤其從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建設之后,中心檔案管理工作正快速走向科學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道路。
2.3 環境監測檔案管理做法
1)思想重視。環境監測檔案在計量認證方面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從中心領導到各部門負責人都十分重視環境監測檔案工作,思想重視不僅是保障檔案工作有序推進的重要動力,也是做好環境監測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在中心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中心先后對檔案室改造多次,辦公樓搬家后又新增檔案庫房30平方米,配備了環境監測檔案設備、儀器,修訂了相關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2)目標明確。中心環境監測檔案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權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也緊緊圍繞如何符合計量認證的目的和要求為目標,持續不斷對生態環境監測檔案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限期整改,并督促相關部門反饋整改結果。3)動態調整。從中心生態環境監測檔案的管理歷程來看,生態環境監測檔案的分類和編目都是在不斷調整和發展變化著的,始終圍繞計量認證的標準和要求而動態調整。評審及內部審核過程中發現與計量認證不符合的,及時予以調整。
3 環境監測檔案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計量認證工作的持續推進,以及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環境監測檔案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3.1 主動性有待提升
計量認證作為一項考核環境監測機構的重要舉措,在復評或復查階段,環境監測檔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要顯著強于其他階段的檔案管理工作。往往存在評審前或檢查前集中歸檔,平時歸檔工作不及時,歸檔質量也不高的現象。因此,應該做到按照計量認證的標準和要求,復評或復查開展與不開展一個樣,在思想上要進一步提升認識,不能有應付檢查的思想。
3.2 完整性有待改善
根據生態監測管理相關規定,環境監測檔案管理重點應該落在檔案門類以及檔案資料齊全規范完整的要求上,但從目前檔案管理來看,存在檔案歸檔內容不完整,不規范,存檔內容無法體現環境監測的全過程,也不能完全按照計量認證的項目進行歸檔和整理、分類等問題。這就要求環境監測檔案管理部門在每一個歸檔周期前提前編制歸檔方案,增強環境監測歸檔的科學性、可預見性,不能“找到什么就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