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豐
摘要: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對于學生學習化學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科學方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多變性和危險性,因此,復雜性、多變性和危險性的化學實驗過程對學生的心理安全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開展高中生化學實驗操作對其心理安全的影響關系的研究,可以對之后的教學提供科學的、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操作;心理;安全影響
一般來說,安全的化學實驗操作就是指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對自身沒有危險、危害和損失的操作。但是在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會用到一些易燃易爆、強氧化性、強腐蝕性和強酸強堿的試劑,這些試劑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在取用時候學生的心理安全會相對較低,為此就高中生化學實驗操作與其心理安全影響的關系做了研究。
1目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主要問題
1.1實驗教學枯燥乏味,缺乏興趣調動
實驗的本質在于對未知現象及問題的探索操作,是一種未知且有趣味的學習過程,但經過分析后發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步驟流程較為復雜,且教師在實驗過中缺乏積極引導,無法讓學生快速融入實驗學習中去。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各化學儀器及元素等操作存在厭煩性,長期乏味教學使學生對實驗失去了興趣,這極易造成錯誤操作及實驗失誤,對探究能力培養及核心素養鍛造極為不利。
1.2教師專業能力匱乏,教學方法傳統
教師作為高中實驗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其功能發揮、作用體現十分關鍵,經分析后發現教師專業能力相對匱乏,無法對化學實驗教學步驟進行有效規劃,對實施主體認識不清,缺乏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造成實驗教學過于形式化、片面化,無法形成統一協同的教學體系。同時,對化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過于傳統、片面,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是體現實驗本身效能及作用發揮的重要載體,但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中缺乏方法應用,教學內容及形式單一,這就影響了實驗質量及成績的提高。
1.3實驗合作及體系建設滯后需完善
高中化學實驗中對合作方式、體系建設十分考究,從實驗本身層面分析,需提升實驗體系架構建設。經分析后發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合作機制不健全,方法應用不合理,如實驗小組形式缺乏,在實驗中學生無法進行實時互動、建議溝通、互相鼓勵,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存在隔閡,有較大的距離感,整個實驗氛圍不佳。
2高中生化學實驗操作與其心理安全影響的關系
2.1危險性的化學實驗操作會降低學生的心理安全
危險性的化學實驗操作主要考慮的是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危險性的化學實驗,比如說:遇到有毒氣體泄漏、取用危險性的試劑、腐蝕性試劑濺到皮膚上、做易燃易爆的實驗、實驗過程中發生火災和遇到實驗事故。這些都是化學實驗操作的潛在危險性,一旦遇到就會降低學生的心理安全感。
學生在進行相對安全的實驗操作的時候,心理安全感相對較高一些;在進行相對有危險的實驗操作的時候,心理安全感相對較低一些,這都是人之常情,我們對于危險的事情總是擔心過多一些,不安全感相對較多一些。總之,面對危險性的化學實驗操作,學生的心理安全會降低。
2.2復雜性的化學實驗操作會降低學生的心理安全
化學實驗的過程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因為不同的實驗用到的儀器、試劑和操作步驟存在差異,使得實驗具有復雜多變性。一般情況下,由于所用的試劑過多或者儀器過多,所涉及的實驗操作也過多,使實驗操作步驟變得更加復雜。
一般來說,如果實驗操作步驟越簡單、用到的藥品和儀器越少,那么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會增強自身的心理安全;反過來說,如果實驗操作步驟越復雜、用到的藥品和儀器越多,那么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會降低自身心理安全。
2.3規范性的化學實驗操作會增強學生的心理安全
化學實驗的操作的規范性,就是指實驗過程中每個環節、每個步驟、每個流程,都有一定的規矩和標準。一般來說,為了實驗操作的安全性,在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操作前都會進行規范性的講解和正確的示范。
大體上來看,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候,操作越規范,學生就會感到越安全;反之,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候,操作越不規范,越容易出現實驗事故,那么就會減弱學生自身的心理安全。
3結束語
化學實驗的心理狀態對化學實驗的進行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保障實驗順利進行,因此,化學實驗的心理探索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筆者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會繼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實驗操作的興趣,為化學實驗的心理安全發展獻出自己有限的力量,也會采取相關的措施,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化學,愛上化學實驗,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張建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安全意識的培養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11):160.
[2]牛飛倫.淺談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