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汗
摘要:本文將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為相應的教育人員提供些許建議與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引言
在信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之下,互聯網逐漸成為了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資源的主要途徑,網絡平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與思想方式。因此,高等院校應該對這一狀況重視起來,合理運用網絡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與綜合素養。
一、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開拓思想政治空間
與過去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顯差別的是,高等院校中的大學生基于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無視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在科學技術互聯的全新時代下,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優勢與便捷,高等院校教師只需要在擁有網絡之處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大學生也可以隨時在互聯網平臺中接受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大環境之中,將現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間轉變成為了高度開放與高度自由的教育活動。大學生可以隨時進行網絡信息的接收,并查看與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內容,同時還可以在互聯網信息平臺中獲取多種多樣的思想政治知識內容,并依照個人需要檢索思政教學材料。教師可以基于網絡革新優化思想教學資源,從而確保大學生可以接收時政信息以及最新的教育材料。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數據信息化、網絡化都是互聯網時代中的趨勢,通過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與過去的思想政治教學相比較而言,網絡教育更加高效,也更加具有時效性,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獲取優良的成效與質量。在互聯網時代下,人民群眾的理念更加多樣化也更加活躍開放,在走進互聯網世界以后,大量的信息資源讓人們目不暇接。將過去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為基礎,加以配合互聯網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程質量,同時也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與此同時也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明顯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經由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后,可以清楚明晰了解到學生的思想變化狀況,從而進行指向性疏導與教學,應用各式各樣的網絡學習媒介,不單單可以尋找探查到最為生動教育資源,同時也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學的組成。例如,在“學習強國”這一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中,學生就可以在“直播中國”等欄目認識掌握國家的重要新聞,還可以實現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的信息資源,這些都顯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作用,確保了優良的教育成效與質量。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學生網絡信息資源辨別能力缺失
在信息發展與社會進步的背景之下,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來往越發頻繁與密切,這就使得多元化信息以及多樣化思維不斷發展膨脹,互聯網信息平臺之中各式各樣的思想文化與價值理念紛亂復雜。因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自身所具備的限制性,使得部分信息資源沒有經過選擇與過濾就直接流入到互聯網之中,部分低俗、違規以及與社會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規范以及法律規范相違背的思想,甚至對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具有嚴重侵蝕作用的思潮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中大肆傳播。在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信息平臺之中,心理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大學生通常會感覺不知所措,甚至有可能被有害信息帶偏。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以及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大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善具備應用合理的目光與思維來看待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中所傳播的信息能力,十分容易遭受到違規信息與不良信息的侵染。并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常在互聯網平臺中散播一些偏激言論,誤導大學生的思維與想法,動搖了大學生的愛國信念與理想追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與干擾。
(二)教師隊伍水平需要提升
首先,在新形勢之下,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提供了更加嚴格的標準與要求,但是在現階段實際狀況來看,大部分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師從事思政教育的時間較長,并且對于思想政治理論性知識以及實際教學經驗的掌握程度也較為牢固,但是這一類資深思政教師卻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接受與認同能力不強,對于現階段互聯網信息技術媒介的認識程度不足,獨自進行基于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基本上無法實現。與之相反,年齡相對較小的教師熟悉并認同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但是年輕教師同時也被困在思想政治知識的掌握水平以及教學經驗較為不足的困境之中。其次,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對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相應文化認識與了解程度不夠,甚至還存在著無法合理正確認識理解學生所說出的網絡新興用語,對于互聯網法律的認識不完善,無法科學進行網絡守法教育。最后,思想政治教師在面對著大學生的網絡輿情進程中,很少有思政教師可以對于網絡輿論情況進行全方位細致地研究與判斷,并及時進行回應,分析與總結,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師的團隊對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的合理應用以及認識程度還有待提升。
三、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提升大學生網絡素養
大學生網絡辨識能力以及自我管控能力較差,急需進行提升,這也是增進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要想有效提升大學生網絡素質,首先應該推進黨的方針政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互聯網信息平臺之中,可以通過應用網絡思想政治大講堂、基于互聯網的平臺互動方式進行教育,增進提升大學生的愛國思想意識與自主抵制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入侵的能力。其次,應該教育并引領大學生建立起正確合理的互聯網價值理念,可以向大學生列舉出具有典型特點的各種網絡有害信息案例,幫助引領學生學會識別并區別各種類型的有害信息資訊,培育提升大學生在互聯網世界中的信息辨識能力,引導大學生主動自發進行抵制低俗違規的網絡信息,摒除腐朽的網絡思維,從而選取積極健康的網絡信息進行吸收。最后,應該定期合理進行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應的遵守法律法規教育,引領大學生聽過科學的眼光與思維來認識網絡,雖然互聯網極大程度便捷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但是互聯網不是萬能的,互聯網也不是道德空白區,應該引領學生自覺遵守網絡公約,提升自我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