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馨 郝欣宇

多項政策指向了醫藥領域的不正之風,對醫療領域的灰色交易關系網打擊力度呈現加大趨勢。圖/IC
2021年前三季度,已有至少19名衛健系統的官員、60名醫院院長因腐敗問題受到查處。其中,近六成涉嫌受賄、權錢權色交易,32人的腐敗與醫藥、醫療設備采購有關。
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將醫療和食品藥品列為查處重點。
《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79名受查處的官員和院長中,已有32人由于為他人在醫藥采購等方面謀取利益受到處分。
這些原職衛健系統官員、醫院院長的貪腐行為,不少并非一次性行為,而是在較長時期內持續發生的。
例如,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原副院長馬林昆,就在日前被控利用擔任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一附院”)副院長、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中就包括利用職務便利,在醫療設備采購、藥品配送、醫用耗材供應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收受巨額財物。而他任職昆醫一附院已是十年之前。
種種跡象顯示,藥品和醫用耗材施行集中采購常態化后,醫療賄賂利益鏈被斬斷的同時,對過往發生的醫療賄賂的“清算”也在同步推進,處罰力度亦不小。
前三季度受查處的院長中,15人已受到判決,最低獲刑2年,最高獲刑12年(一審判決,二審待宣判),平均獲刑8年零7個月。還有22人正在接受調查,11人已進入司法程序,12人被開除黨籍或公職,并移交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2021年對醫療賄賂的查處特征是“受賄行賄一起查”。
9月《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印發,將醫療和食品藥品列為查處重點。相關部門在解讀該政策時稱,“行賄作為賄賂犯罪發生的主要源頭,行賄不查,受賄不止,因此必須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仍以馬林昆案為例,該案至少已牽出八家企業,其中四家經營醫療器械相關業務、兩家為藥企,企業涉案人員均被采取留置措施。云南省紀委監委對此案通報措辭嚴厲,稱馬林昆甘于被“圍獵”,對不法藥商的前呼后擁、阿諛奉承享受至極,利用手中職權,拿醫療設備、藥品、耗材采購準入資格作為籌碼,長期與不法藥商結成利益同盟,尋找中間人作為“防火墻”,充當“影子股東”,內外勾結大肆受賄,大搞“期權腐敗”。
企業“圍獵”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不惜花費重金。如廣西中醫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唐農即斂財1598萬余元。他的主要犯罪事實是,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為私營企業主游某等八人在工程項目承攬、醫藥和醫療設備采購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并非法收受上述人員給予的財物,最終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0萬元。
根據中國檢察網公布的起訴書,前三季度共通報查處醫藥企業向醫生行賄案件18起。為擴大藥品銷路、提高藥品銷量,醫藥企業的銷售人員通過“紅包”“回扣”等方式向醫生發起“圍獵”,總計行賄金額超千萬。
行賄者中不乏大型知名藥企及其關聯方。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的判決書顯示,一家大型藥企全資營銷公司的兩名員工,為感謝時任溫醫大附一院麻醉科主任徐旭仲對該公司在麻醉科相關藥品業務上的關照并希望繼續得到關照,于2017年至2019年間,先后三次向徐旭仲單人行賄共計140萬元。
另兩家著名藥企哈爾濱譽衡制藥和人福醫藥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藥業也存在商業賄賂行為,并因此上了醫保局“黑名單”,在浙江和河南被評定為“嚴重失信”的藥企。
2021年8月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計劃(2021-2024年)的通知》,自2021年至2024年,集中開展整治“紅包”“回扣”專項行動。

資料來源:《財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制圖:于宗文

資料來源:《財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紅包”范疇,包括但不限于醫務人員在從事診療活動過程中,患者及其親友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或者參與對方付費的宴請、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也就是說醫療機構應當要健全醫患雙方不收不送“紅包”告知制度,對于不知情或不可抗“紅包”,應當建立上繳登記制度。
“回扣”范疇,包括但不限于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其提供的可能影響醫療行為公正性的宴請、禮品、旅游、學習、考察或其他休閑社交活動,以及以某醫藥產品的推薦、采購、供應或使用為交換條件的推廣活動。
在2021年前三季度通報查處的醫院院長違規違法行為中可見,各種類型的禮品、禮金,以及藥品和醫療器械銷售分列前兩位。
其實,早在2020年10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就已將醫療賄賂視為重點查處目標。《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文《斬斷醫療賄賂利益鏈》介紹了一批查處案例,并稱“2016年至2019年全國百強藥企超半數存在回扣問題”。
不僅藥品、醫療器械集中采購政策,醫藥代表備案制、“兩票制”等組合政策都指向醫藥領域的不正之風,對醫療領域的灰色交易關系網進行聯合打擊,隨著反腐力度加大,諸如醫院院長、科主任落馬的消息案例在一段時期內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