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摘要:對南充方言的詞綴進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南充方言的詞綴特點,了解南充方言的構詞規律。南充方言詞綴的數量和構詞能力存在極大的不平衡性,后綴數量最多,構詞能力最強,前綴次之,中綴最少。南充方言的后綴數量極其豐富,前人已有較多的調查研究,本文主要對前綴做簡單的探析。
關鍵詞:南充方言;詞綴;前綴;名詞前綴;形容詞前綴
一、前綴的分類
南充方言的前綴只有單音節前綴,沒有雙音節和多音節前綴。單音節前綴包括構成數詞的、構成名詞的和構成形容詞的前綴,其中,構成形容詞的前綴最為豐富。
二、構成數詞的前綴
構成數詞的前綴主要有“第”、“初”,其意義和用法與普通話基本相同。前綴“第”用在數詞前,表次序。前綴“初”只能和數詞“一”到“十”組合,表示農歷中每個月的前十天。
三、構成名詞的前綴
南充方言的名詞前綴常見的是“老”,其構詞能力非常強。“老”構成的名詞一般都是稱謂用語,用來指稱人或事物。
(一)指稱人
1.“老”+名詞性詞根
(1)表親屬間的稱謂,如“老爸”、“老公”、“老人婆”等,“老人婆”指丈夫的母親,一般用于間接稱呼;
(2)表示身份、地位或職業的名稱,如“老外”、“老百姓”、“老師”、“老總”等;
(3)“老”加上單音節姓氏,帶有熟識或尊敬的感情色彩,如“老王”、“老李”等;
(4)南充方言中特有的詞匯,如“老漢兒”指父親,“老倌兒”指年老的男性(也可作“哥老倌兒”)。
2.“老”+數詞性詞根
“老”用在“大”、“幺”以及數詞二到十之前,表示兄弟姐妹間的長幼排序,如“老大”、“老二”、“老幺”、“老幾”等。“老大”即最大的孩子,“老幺”是排行最小的孩子。“老幾”一指排行第幾,也有東西、家伙的意思,帶有輕視或玩笑色彩,如“你算老幾?這兒沒你說話的份”。
(二)指稱事物
在這種結構中“老”的詞匯意義完全消失,只做為一個構詞語素。如“老”加表動物的名詞性詞根語素指稱動物,“老虎”、“老鷹”等;“老”加無生命的名詞性語素帶有感嘆、埋怨的意味,“老天”、“老天爺”等。
四、構成形容詞的前綴
形容詞前綴非常豐富,一般與形容詞性詞根結合,具有程度加深的附加義。南充方言的形容詞前綴構成的詞都為狀態形容詞,因此對形容詞前綴主要從分類和功能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一)形容詞前綴的分類
單音節前綴和單音節形容詞性詞根語素組合構成“BA式”形容詞。A類語素通常能夠獨立成詞,單獨使用,大多表性質,表示人的生理感受的最多,如“酸”、“甜”、“苦”、“辣”等。形容詞前綴可分為兩類,一類只能做單音前綴,另一類既可以做單音前綴,也可以重疊后構成疊音后綴。
1.只做單音前綴
這類詞綴大部分在古漢語中常做程度副詞單獨使用,用于修飾形容詞,相當于“非常”、“極”,現在多與單音節形容詞性詞根語素一起結合成雙音節詞使用,如“稀”、“寡”等。也有少部分詞綴不是古語發展而來,多為借字,難以說明構成形容詞的理據,如“撈”、“嘿”等。
(1) 由古語發展而來的前綴
①“稀”原作副詞修飾形容詞,雖然后來“稀”的虛化程度不高,但獨立作副詞使用的用法逐漸消失。南充方言中“稀”綴一般附著在表性質且大多數帶貶義色彩的單音節形容詞性詞根前。如“稀臟”、“稀亂”等,“稀巴臟”、“稀巴亂”和“稀臟”、“稀亂”的詞義相同,但是程度更深;
②“寡”原有“很”、“極”的意思,后意義逐漸虛化,常附著于一些帶消極意義的形容詞性語素前,表程度加深,如“寡苦”、“寡兇”、“寡少”等。
(2)借字的前綴
“撈”和“嘿”沒有實際的詞匯意義,表程度高,相當于“很”、“非常”,如“撈輕”、“撈松”、“嘿高”、“嘿亮”等。
2.既可作單音前綴,也可作疊音后綴
這類前綴既可以作形容詞前綴,也可以重疊后構成ABB式形容詞,如“溜酸”(形容很酸),也可以寫作“酸溜溜”,“溜圓”(形容很圓),也可以寫作“圓溜溜”,“梆硬”(梆是擬聲詞,指敲打木頭的聲音,梆硬指很硬),也可以寫作“硬梆梆”。
(二)形容詞前綴的功能
1.南充方言的形容詞前綴具有構詞、標示詞性、增加附加意義的功能,帶有這些前綴的詞,通常都是狀態形容詞,本身具有程度很深的意義,因此不受程度副詞、否定副詞的修飾,常在句中作謂語、定語和補語。例如:
(1)今天這個稀飯撈清。(謂語)
(2)把你那稀臟的衣服洗了。(定語)
(3)他把這口袋綁得梆緊的,我解不開。(補語)
2.形容詞詞綴的另一功能是加深程度義。形容詞詞綴都可解釋為“很”、“非常”,表示程度加深,如“稀臟”比“臟”的程度更深,“溜圓”比“圓”的程度更深。
綜上所述,南充方言的前綴主要用于構成名詞和形容詞,這些前綴的存在豐富了南充方言的詞匯,使表達方式更加形象、準確。
參考文獻
[1]滿永莉.南充方言詞綴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2]楊小平.南充方言詞語考釋[M ].巴蜀書社,2010.
[3]曾曉舸.南充方言研究[M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