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璦嘉 陳蓉 白俊西
摘要: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智能終端設備日益普及,在線學習日益受到歡迎,用戶體驗對整體課程的選擇或是否長久使用具有重要影響。而課程視頻后的練習屬于促進學習的過程性評估, 能幫助教師了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課程中的測驗對于每位學生鞏固知識,進行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在線課程課后練習部分的設計略有差異,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究竟何種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學生滿意度更高,何種課后練習的形式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此進行該調查,為后續各類在線微課程的課后練習優化設計提供參考。
一、概述
隨著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的迅速發展,一些國內學者針對商業化在線教育平臺滿意度的相關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錢瑛在2015年以期望確認理論為基礎,整合感知興趣、感知互動兩個變量,加入內容驅動因素和學情定位認識變量,用結構方程模型來構建用戶持續網絡學習的概念模型。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實用和期望確認對感知滿意的影響作用顯著。眾所周知,多媒體的文字、圖片、布局等因素,對于每一位學習者是十分重要的,在多媒體學習理論和認知負荷理論的啟發下,多媒體學習已經被廣泛的研究,在2014年Sweller和Mayer在多媒體學習中的注意力分離原則和劍橋多媒體學習手冊中提出這樣的觀點:“應避免在學習材料中呈現無關的(既不相關或不必要的)信息,因為這樣會妨礙學習”。
二、研究設計
通過互聯網資料得知用戶滿意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本文從八個一級維度出發,為別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自由、練習質量、感知風險、感知互動性、感知價值、滿意度。本文對研究變量的各因素之間進行研究,利用SPSS分析軟件對得出的數據進行處理。
三、研究內容
1. 研究內容
問卷設計與發放情況:本研究共設計了36道題目,分別集中以上提到過的八個維度中。有效問卷數為254份,符合問卷調查的要求。此次調研,不同年級不同民族不同專業使用在線課程課后練習的254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由spss統計得知本次調查的女性多于男性,占總樣本的62.90%。大三的學生參與率為41.90%。在專業性質方面理科類學生較多,占總樣本的42.70%,藝術類學生占總樣本的7.30%,漢族同學參與本次調查的比例較大為58.90%。學習通平臺使用率最高,占比54%,而國外平臺,使用率較少,在每周進行在線學習的時間方面大部分同學為二至五個小時。
問卷信效度檢驗:此次調研共分為四個維度,分別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自由、練習質量、感知風險、感知互動性、感知價值、滿意度。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八個維度的克隆巴特系數均大于0.950,表明測量非常可信。問卷效度檢驗的測量指標是取樣適切性量數(簡稱KMO)值和 Bartletts球形值來判斷。八個維度的KMO值都大于0.600,則說明研究變量符合要求。八個維度的球形檢驗值都小于0.050,說明能夠對這三個一級維度的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
四、數據與結果分析
對于問卷調研維度描述性分析,練習質量均值為4.008,高于其他所有維度。其次,對于問卷題目描述性分析,在線平臺測驗滿意度總體狀況計算可以看出,本調查范圍內在線平臺測驗滿意度的平均得分介于3.6237至4.008之間,處于五點量表的“一般”和“比較滿意”左右,總體上屬中等水平。其中,“練習質量”維度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感知易用性”維度。但是“感知風險”和“感知互動性”維度得分較低,尤其是感知風險滿意度最低,均值僅3.6237。且其中有六道題大于4,分別為“在線平臺課程進行測驗時,操作十分容易”,“進行在線學習時,可以自主決定練習與測驗地點”,“在線練習與測驗的界面具有清晰簡潔的頁面設計”,“課程練習與測驗,習題資源豐富”,“課程練習與測驗,習題安排合理”,“課程練習與測驗,開放及時”,最高為“在線平臺課程進行測驗時,操作十分容易”均值為4.07,最低為“我擔心浪費金錢、精力”均值為3.6。
再者,對于問卷調研維度不同分組描述分析,不同班級、性別和民族的學生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各不相同,經統計得出,大一的同學整體滿意度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和其他不同性別而言,女生的整體滿意度高于男生。不同民族而言,藏族同學的整體滿意度較高。此外,對于不同民族、不同年級和不同性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自由三個維度差異不大。然后,對于,感知價值不同性別交叉連列表分析,可以得出,男生對于感知價值滿意度略低于女生。男生“完全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比例,占該群體10.9%。此外男生有 5 位選擇完全不同意,占所有總人數的 4%;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對于整體滿意度略低于女生。
對于不同維度對于國內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用皮爾遜積差相關探討學習體驗與各個維度的關系后得出,國內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與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自由、練習質量、感知風險、感知互助性、感知價值、滿意度均呈顯著正相關,表明這八個維度對國內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有較大的影響。然后,對于感知易用性維度對于國內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國內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與感知易用性中操作容易輕松找到配合的課后練習、遇到問題與困難十分容易解決均呈顯著正相關,按照相關程度由強到弱為遇到問題與困難十分容易解決、輕松找到配合的課后練習、操作容易。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首先在線學習者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學習經歷各不相同,大多數學習者對于課后練習的設計是滿意的。其次,女生比男生更為滿意。再者,不同年級、專業性質、民族、學習平臺、學習時長,性別的學習者內外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無差異。不同維度對于內外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呈顯著的正相關。再者,感知易用性與內外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對在線學習體驗有積極影響。相關程度由強到弱分別為: 遇到問題與困難十分容易解決、輕松找到配合的課后練習、操作容易。最后,感知價值與內外在線平臺課堂測驗設計學生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對在線學習體驗有積極影響。
(2)建議
第一,對于各位產品設計這來說,應當加快課程課后練習的精細化,提高教學產品質量。第二,練習質量是核心競爭力,著力提高練習質量、感知有用性、感知風險、感知價值是大學生用戶滿意度的顯著的因素。第三,更要注意課后練習的內容設置,題目分配。第四,增加主要用戶調研與市場調研,關注市場走向,顧客才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
參考文獻
[1]錢瑛.在線學習用戶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社會化網絡環境和學情定位視角[叮.現代情報,2015,35(03):50-56.
[2]李志茹.高校在線學習平臺用戶接受度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Ayres, P., & Sweller, J. (2014). The split‐attention principle in multimedia learning.
[4]In R. E. Ma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rev. ed.) (pp. 206–22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