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有教化作用的自然語言類學科,其對大學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亞于學生從小學習的語文,況且不是所有專業的大學學生都會在大學階段繼續學習了解漢語言,這就顯現出了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的重要性。并且隨著當今社會媒體傳播媒介的不斷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出現的傳播形式也越來越多的被用于大學課堂當中,如何使用新媒體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的話題也將被更多的教育界的人士討論。
關鍵詞:新媒體;思政教育;英語教育
引言:
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當代的大學教育越來越多地結合新媒體傳播的方式進行授課,而英語作為大學教育當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也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地聯合新媒體進行授課。同時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也充當著文化教化和文化傳播的作用,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正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課題,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以期為從事英語教育的人員打開新的思路。
一、新媒體的概念
結合新媒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英語教育當中時,英語教育從業者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新媒體。新媒體首先是具有“新”的特點,區別于以往的傳統媒介,新媒體是新發展出來對舊媒介、舊傳播方式和舊運營模式的一種革新,新媒體的新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比如:以往的電視媒體對于報紙媒體來說是新媒體,而現在的網絡交流平臺快手、抖音、b站等對于電視媒體來說是新媒體。
新媒體的第二個要點是“媒體”,簡單地說媒體就是依托某種方式或者載體介質以達到信息傳播的目的。當今的新媒體呈現碎片化、標題黨化、簡短性閱讀的特點,如何使用新媒體抓住學生的眼球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語學習教育的目的成為了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思政教育和英語教育的雙向教育
高校的英語教育具有時間跨度長、課時多和占比重大的特點,并且高等院校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青年人,為社會注入新的血液,保證社會能夠規律有效地運行,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能夠擁有開拓的國際視野能夠合理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英語教學當中。
英語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需要注意西方文化入侵的問題,隨著社交媒體的不斷發展,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外國的文化教育已不再如過去困難,這也就導致西方媒體更容易對于高校學生進行西方文化宣傳,再加上現有的英語教材中對于西方的描述篇幅占比重是極大的,這更加要求教師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英語學習當中,在課堂授課時增加課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本,達到向學生灌輸中國美好優秀道德品質的目的。英語教師除了根據英語教材教育學生外,還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在網絡上找到有政治教育意義的英語文章在完成教材上的教育任務后供學生瀏覽閱讀。比如外交發言人的英文發言稿的英語翻譯文稿、中國傳統文化的英文翻譯文稿等等稿件。
英語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要注重學生本國文化自信的培養,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授課時多提及中國的文化底蘊,例如在講述動物的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講述古代的養寵物文化,這就需要教師對于中國的文化底蘊有足夠的了解程度,教學時可以在各方面穿插進中國的文化故事。教師在自身能力足夠的前提下,還能夠對于不同國家的文化情況進行橫向對比,讓學生了解國際新形態。英語教學不能僅僅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學生授課。
三、使用新媒體教育的必要性
在當今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僅僅依靠傳統的媒介教授學生已不再適用于當今時代,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學會依托新媒體的傳播力量輔助自身的英語教學,成長為新型的全面的教育工作者,教育這件事不僅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自身能力的提升,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意義重大的,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不能止步于過去的教學成果,而不知道創新。并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而新媒體作為一種強勢的傳播媒介,對于學生的意識沖擊是極大的,英語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熟悉掌握運用新媒體引導學生學習正確政治思想的英文文章,提高自身政治覺悟高度,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新興的媒體媒介雖然使得英語教育資源方便容易獲得,呈現信息量大的特點,但是新興的媒體媒介也使得有效的有政治思想教育意義的英語教育資源信息密度下降,這使得高校學生在尋找對自身英語水平有提升作用的資料時遇到阻礙,這時就需要英語教師憑借自身的閱歷幫助學生篩選有用的資源。例如高校學生在進行英語四級考試時需要英語教師整合有用的資源協助學生的學習進步。
四、媒體環境下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的方式建議
1.對教師的建議
得益于現在的科技信息穩定發展,大學英語教師通過新媒體與學生進行交流已不再如過去一般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取得聯系。教師可以為學生專門開一個英語教育學習專用的社交媒體賬號用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況,記錄學生最新學習動態,增進與學生的感情,便于教學展開。教師除了在這個社交媒體中定時發布英語學習的方法還可以附加上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教師能夠通過直播app的便利在實際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對高校學生進行跨時間跨區域授課。例如在疫情期間教師使用慕課、騰訊會議、釘釘等對學生進行簽到統計和授課。相對于線下授課,線上授課確實存在教育質量下降的問題,但同時線上授課相對于線下授課也更加的方便便捷,對特殊情況下的教育起到了緩沖作用。得益于網絡的發達,大學英語教師在授課時也能更快地通過網絡查找需要的有教育意義的英語資料,利用信息技術傳播給學生,而且直播時的信息記錄對教師來說在對學生進行教育評測時也更方便。
2.對高校的建議
高等院校對高校學生的教育應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培養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高校可以通過新媒體的宣傳糾正學生的錯誤概念,例如學外語是不愛國、學外語是為了出國等等錯誤觀念。而在英語領域上的媒體宣傳方面,各高校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要形成以外語學院為主要負責人。以非外語學習為主的高校為輔助的宣傳模式,肅清高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
高等院校要建立專門的英語教育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等等社交媒體賬號,讓校內學生和教職工關注。這不僅僅可以用于英語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還可以增加高校自身對外界的宣傳力度。高校要適當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及時捕捉熱點,增加自身流量。管理賬號的人員要有足夠的政治覺悟,在制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語教育的內容時,對于不能踩的紅線要有足夠的警惕性,不能帶頭犯錯。例如高校賬號可以適當更新一些國外新聞資訊和國外熱點時間,對于不實的內容,賬號管理人員應當有極高的辨別能力。對于錯誤的抹黑中國的內容大肆批評,還可以做英語專欄批判國外的錯誤信息。
高校在建立英語專用賬號時除了要關注自身內容的審核,反應高校的主流價值觀時,還要注重和高校學生的互動,及時獲知學生的觀點想法,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在賬號建立初期,能夠以教職工為主提高高校媒體賬號活躍度,再通過學生的參與使得高校的媒體賬號保持一定的流量,讓學生積極參與進和高校媒體賬號的互動。并且高校媒體英語賬號的建立主要的意義是為了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英語課堂教育中,所以高校媒體英語賬號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賬號可以通過每日的日活躍度得知學生對每期的專題的興趣程度,從而制作出更優質的內容,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進步的中堅力量,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極為重要的,在大學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對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行鞏固加強,才能大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者希望英語教育的從業人員能夠從本文得到啟發,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大學英語的課題當中,加強學生正確的三觀,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為中國的英語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黃華.基于課程思政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7):67-68.
[2]宋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路徑[J].紡織服裝教育,2021,36(03):234-239.
[3]張蓉.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路徑[J].高教學刊,2021,7(18):189-192.
[4]聶雯.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長江叢刊,2020,{4}(18):58+60.
[5]李嫣.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4}(08):72-75.
作者簡介:
何玥,1981年3月,女,漢族,籍貫黑龍江齊齊哈爾,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