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石油開采難度逐步增加,越來越多的超深井、多分支井、深井、大位移水平井產生,對鉆桿材料強度、上扣速度、抗扭性能等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鉆桿接頭上扣/卸扣扭矩影響因素,提出提升扭矩的建議。
關鍵詞:鉆桿接頭螺紋;卸扣扭矩;影響因素
既往,很多學者研究分析了如何提高石油鉆桿接頭抗扭強度,整合了較多資料。但是,就接頭卸扣扭矩研究資料較少,為探究TTTM系列接頭螺紋卸扣扭矩低的相關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參考計算公式,總結鉆桿接頭螺紋卸扣扭矩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旨在為后期接頭設計與改進提供可靠指導。
1接頭螺紋定義概述
API石油鉆桿借助帶錐度粗牙單臺肩螺紋連接,接頭扭矩強度低于管體,螺紋連接一般為鉆柱最薄弱部分。為切實滿足鉆桿鉆探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的需求,石油裝備行業多選擇的是非API規范雙臺肩高抗扭鉆桿接頭。旨在將鉆桿接頭抗扭強度提升,選擇更高級別材料之外,優化螺紋結構。
美國NOVGrantPrideco公司先后研發3代特殊接頭螺紋,第一代特殊接頭螺紋HI-TORQUER(HTTM),通過增加副臺肩結構,可將其與GPDS接頭抗扭強度提升40.0%以上,與API同規格對比,提升效果顯著。第二代特殊接頭螺紋eXtremeRTorque(XTR),將API標準原發型設計束縛突破,選擇的是小錐度、大螺距與大牙底圓弧半徑,與API同規格對比,抗扭強度提升70.0%以上。XTR螺紋鉆桿接頭可將鉆井循環壓力能耗降低,可將水力性能日升,且可允許更大外徑磨損量,近年來,在鉆井工業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提升強扭強度的同時,會導致上口時旋轉圈數增加,可將API數字型接頭螺紋旋轉從5圈朝著13圈增加,導致上扣效率降低,螺紋的磨損加重,對鉆井效率與螺紋使用壽命產生影響。
為將上述問題解決,NOVGrantPrideco公司研發了第三代特殊螺紋TurboTorqueTM(TTTM),接頭材料強度從120ksi(827MPa)提高到130ksi(896MPa),且將牙型轉換為雙頭雙圓弧的牙底,將上扣旋轉圈數有效減少。第3代特殊螺紋上扣旋轉圈數為4.2~6.5圈,接近API數字型螺紋,是XTTM系列1/2或更低,將抗扭強度提升了20.0%以上。
2卸扣扭矩影響因素分析及改進建議
通過扭矩分析石油鉆桿接頭螺紋上扣可得知,影響接頭上扣扭矩參數包括:摩擦因數、主臺肩接觸面平均半徑、接頭材料強度、副臺肩面積、螺紋導程、接頭危險截面面積、螺紋平均半徑、摩擦因數等。按照3大部分,在多項計算參數歸納整理基礎上,可劃分為6項,分別為主臺肩摩擦扭矩a、副臺肩摩擦扭矩b、主臺肩部分螺紋接觸面間摩擦扭矩c、副臺肩部分螺紋接觸面間摩擦扭矩d、主臺肩部分螺紋升角產生的扭矩e和副臺肩部分螺紋升角產生的扭矩f。在上扣過程中,該6項摩擦扭矩方向與上扣扭矩方向相反,達到扭矩平衡。
卸扣扭矩與上扣扭矩組成包括:主(副)臺肩面摩擦扭矩a和b、主(副)臺肩部分螺紋升角產生的扭矩e和f、主(副)臺肩部分螺紋接觸面間摩擦扭矩c和d,各個部分的扭矩大小相等。其區別點在于主(副)臺肩部分螺旋升角產生的扭矩e和f方向、外部施加扭矩方向不同。為更好的開展分析,假設a+b+c+d+e+f=1,此時各個字母代表不同部分扭矩占比。
石油鉆桿接頭螺紋卸扣扭矩計算也包含6項,在進行卸扣階段,需要確保相反方向的指標包括:主臺肩面摩擦扭矩a和副臺肩面摩擦扭矩b、主(副)臺肩部分螺紋接觸面間摩擦扭矩c和d與卸扣扭矩方向。相同方向為主(副)臺肩部分螺紋升角產生的扭矩e和f與卸扣扭矩方向。基于此,螺紋卸扣扭矩小于上扣扭矩。
通過分析普通鉆桿接頭各部分的扭矩比可知,對于同類型接頭,大尺寸螺紋的扭矩大于r較小螺紋的扭矩,API標準螺紋和特殊螺紋都表現出相同的規律。其原因是:當接頭螺紋的螺距相同時,大尺寸接頭螺紋的中徑大,螺旋角小,角的扭矩相對較小;雙肩關節的螺紋扭矩比R小于單肩關節。由于雙肩結構,副肩螺旋角扭矩增大,使得雙肩關節螺旋角扭矩比增大,因此其扭矩比R變低;單線接頭的螺紋扭矩比R比雙線接頭大,雙線螺紋的導程比單線螺紋的導程增大,螺旋角增大,角部扭矩也迅速增大,因此卸扣扭矩減小很多,導致扭矩比R變小。
提高石油鉆桿接頭斷絲扭矩也是螺紋鎖緊技術的研究內容。國內外學者對斷絲機理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設計并實施了多種對策。大多數可以實現的螺紋鎖緊方案不適合頻繁拆卸螺紋連接。
因此,結合石油鉆桿接頭螺紋對安全性和疲勞壽命要求高的特點,從接頭螺紋的理論擰松扭矩模型和計算公式出發,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提高螺紋扭矩比R,降低鉆桿接頭井下擰松的風險。
(1)變徑螺紋導程的設計。擰緊圈數受擰緊前的插入深度h和螺紋導程s (s是單螺紋的螺距)的影響。據擰緊螺紋時轉數C的計算公式(C=4htS。其中h是螺紋牙頂高度,mm;t為螺紋錐度,mm/m),可以看出,提高螺紋上扣速度不僅可以增加螺紋導程,還可以優化螺紋錐度和牙頂高度,這樣也可以使螺紋上扣圈數更少。
(2)增加輔助扭矩結構。例如螺紋的設計、徑向錐對錐、圓柱對圓柱的過盈配合扭矩結構等。,增加其他部分扭矩值的比例,達到降低螺紋導程部分扭矩比例的目的,并且還增加卸扣扭矩和扭矩比r。
(3)錐度優化。API鉆桿接頭設計外螺紋正錐度公差(即錐度可以更陡)和內螺紋負錐度公差(即錐度可以更平)。當擰緊螺紋時,外螺紋的錐度變得更陡,內螺紋的錐度變得更平。螺紋齒的應力主要集中在大端的前三齒,后3/4螺紋側的接觸壓力很小。這導致實際接頭斷裂扭矩低于理論計算值。因此可以優化螺紋錐度公差,外螺紋錐度設計略平緩,上扣后所有螺紋有效接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螺紋接觸面之間的摩擦,提高卸扣的扭矩值和扭矩比R。
(4)提高螺紋膠的摩擦系數。增加螺紋復合摩擦系數可以提高接觸面間的摩擦力,直接增加非前導部分的扭矩值及其比例,間接降低前導部分扭矩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螺紋卸扣扭矩和扭矩比R。
(5)減少鉆孔過程中的摩擦。在接頭外壁與井筒經常發生摩擦的位置,設計了減摩裝置,可以降低鉆井過程中的摩擦阻力,使摩擦阻力小到足以導致接頭在井底發生斷裂。
(6)由以上分析可知,在API數字鉆桿接頭螺紋中,螺紋超前對NC23的影響最大,規格最小。通過計算,NC23鉆桿接頭超前率為0.16,R為0.68。該規格的接頭已經使用了幾十年,在正常鉆井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井底斷裂事故,因此可以將0.68設置為鉆桿接頭螺紋的最小扭矩比,以確保安全鉆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螺紋導程減小,增加螺紋過盈配合等輔助手段,能夠改善扭矩結構,可實現螺紋錐度優化,以此將螺紋脂摩擦因數提升,將鉆井摩擦助力降低,實現螺紋卸扣扭矩、扭矩比提升。
參考文獻
[1]魯喜寧,丁潔瓊,曹晶晶.鉆桿接頭螺紋卸扣扭矩影響因素研究[J].鋼管,2020,49(02):58-62.
[2]何體財. 石油鉆具螺紋應力分析與減摩涂料的開發[D].西安科技大學,2019.
[3]李曉暉,呂拴錄,李艷麗,王克虎,常吉星,滿國祥,朱立強,鮑華雷.鉆桿接頭抗粘扣性能試驗研究[J].石油管材與儀器,2017,3(03):49-53.
[4]吳翔實. 石油套管接頭結構分析及其抗扭機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7.
[5]董亮亮. 抗彎鉆桿接頭螺紋及彎曲疲勞行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作者簡介:王云,1983,男,漢,籍貫:江蘇泰州市姜堰區,職務職稱:助理工程師、質量技術副總,學歷:大專,單位:泰州凱圣石油鉆具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單位所在省市及郵編:江蘇省泰州市,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