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輝
摘要:就目前我國合唱文化活動的舉行情況來看,其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不僅存在于廣大的城市地區,還存在于農村地區,從行業來看,存在于不同的行業中。可以是簡單的休閑街頭活動,也可以是公演活動,合唱的形式有效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
關鍵詞:合唱;群眾文化;益處與特色分析
合唱活動的開展需要大量的人參與其中,通常情況下,企業繁重的工作之余,會有大合唱排練與演出這種產生凝聚力的職工群體文化活動,社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也會采取不同人數的合唱表演,這種具有群體性和娛樂性的活動不僅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還能夠使人與人之間相互吸引、相互幫助,充分體現集體的團結,形成統一戰線,滿足人們對合作的需求。
一、合唱具有娛樂性和群眾性的特點,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由于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注重情操和情感的發展,良好的合唱不僅能夠愉悅人的心情,還能夠調節身心健康發展,讓人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精神狀態。尤其對于社會生活中的老年人來說,退休后參加老年合唱團,能夠調整生活頻率和節奏,給退休老年人一定的心理慰藉,提供更加輕松、休閑的娛樂方式,能夠減少孤獨感增強生活愉悅感、增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提高機體的協調能力、老年團隊的協作能力等,營造和實現老有所樂社會氛圍。合唱,當作為群眾文化中消遣的群體來說,本身對合唱的專業性要求并不高,它具有一定的娛樂特性,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業余娛樂方式之一,在廣場、在公園、社區等群眾聚集性較強的休閑場所常可見到,形式多樣,有效地滿足了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從合唱的區域性來看,目前我國合唱文化活動的舉行情況,其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不僅存在于廣大的城市地區,還存在于農村地區,可以是簡單的休閑街頭活動,也可以是公演活動。從合唱的作用來看,合唱的形式有效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合唱活動能夠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以娛樂的形式感染著廣大人民群眾。根據我國合唱協會組織的綜合計算和統計,發現目前我國熱愛合唱活動的群眾越來越多,各種業余和專業的合唱組織成立,且出現各種各樣的合唱活動,引領一定的藝術風潮。之所以有這種發展趨勢,是因為合唱里包含的娛樂性特點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興趣和積極性,空前的熱情使得各種合唱活動受到眾多人的追捧,各種合唱節目的組織與舉辦都體現合唱的覆蓋面和鮮活性特征。可以說,合唱者參與的廣泛性,尤其是業余愛好者群體,促使合唱活動的規模越來越龐大,照此速度發展,合唱事業將是一片繁華,接下去將會帶來相關產業的發展,對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
二、合唱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群眾文化的健美性追求
在現代社會中,不僅要滿足人的物質需求,還需要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使國人保持強健的體魄,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國家國力的提升,解決民生問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過物質生活的提升促進人們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現階段,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從滿足溫飽到現在的美好生活追求,無不昭示著國人有了更加穩定、富足、舒適的幸福生活,在此基礎上群眾文化對于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合唱體現群眾文化的健美性,滿足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標準。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劇,越來越多的老人在社會中享受閑適的生活,這些老年人不僅需要舒適的生活,還希望能夠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擁有更好的體質。因此,促使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需求依托,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廣泛的群眾基礎,合唱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和群眾性,人人皆可參與其中,從而促使大合唱成為國人健美需求的活動之一。在參加合唱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愉悅人的心情,還能夠通過發音的聯系和咬字的鍛煉提高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促進參與者音樂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獲得一定的樂理知識,感受到合唱過程中聲部變化的魅力,感受到合唱的健美性特點。在合唱過程中還能夠幫助參與者獲得一定的自信心,業余娛樂性的合唱不用擔心自身聲音條件和演唱能力,表達自身情感,得到藝術的熏陶和審美情操,從一定程度上可能改變不良習慣,提高自身行為的藝術性。因此,合唱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吸引更多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促進人的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提升,就目前我國所開展的合唱活動來看,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有效提高人們的體質,行為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合唱營造良好的氛圍,滿足群眾文化的合作性需求
群眾文化的魅力不是一個人的文化形式,其代表著集體,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體現著合作性和集體性特點,就企業職工來說,合作性與集體性表現尤為突出,枯燥的流水線工作時都在埋頭苦干,只有集體空間集體工作,沒有核心的集體娛樂活動,工作幾年下來,幾乎都不認識,只要開展大合唱,分聲部之后,每個聲部的合唱者都會關注自己聲部里誰唱對了誰錯了,不知不覺產生了溝通與交流,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即協作又集體爭上游的精神,一個百人大合唱拍成了,這一百人的生活圈子都在談論大合唱排練過成中的趣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大合唱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便越來越廣泛了,大家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凝聚力增強了,心情愉悅了,知識豐富了,這就是大合唱的張力與魅力。另外,大型的合唱活動通常蘊含著一定的教育意義,不僅能夠使參與者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獲得更加豐富的藝術體驗和感受,還能夠使參與者的思想得到一定的升華,比如:通常許多人喜歡唱流行歌曲,對革命歌曲紅歌之類的都不感興趣,只有通過發聲集體訓練,規范訓練唱紅歌,他們才能捕捉到紅歌的精髓,他們才能通過反復唱革命歌曲記住歷史與英雄,他們才能通過歌曲對歷史、對文化、對政治、對經濟的深層認識和改觀思想情感,激發參與者的愛國意識精神,對英雄的崇尚和敬畏之情,從而廣泛地提高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覺悟、改善審美三觀,產生凝聚力和戰斗力。這類通過合唱所得到的教育意義,不僅是工人,而且是全社會,尤其是平時與政治無關的社區范圍,如果發愛黨愛國的傳單,大多數人不會看,看了也會很快忘記,但是,大合唱的比賽不得不使人們曲不離口,而且通常情況下,為了選出相對高質量的合唱團員,社區開展大合唱群眾文化活動時首先需要動員大量的人參與訓練,大大地營造了群眾文化良好氛圍,所以,這種具有群體性和娛樂性的活動不僅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還能夠使鄰里之間打破“對門陌生或者對面是否有人住”的尷尬局面,從而使社區居民相互吸引、相互幫助,充分體現社區的團結,形成“統一戰線”,培養社區的合作和諧文明。合作性作為群眾文化活動最顯著的特點,在合唱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每個人都可以在合唱中收獲一定的知識,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合作的好處,從而形成健康的社會心理狀態,使社會氛圍更加融洽,大合唱是各階層各領域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構建積極健康的社會,需要利用合唱這一群眾文化活動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充分體現合唱的群眾性和娛樂性的特點,從而帶給人民群眾更加深刻的精神感受,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何寧波.以群眾合唱助推和諧文化建設之實施策略[J].北方音樂,2019(17):74—75.
[2]李春玲.以群眾合唱助推社區和諧文化建設之新思路[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09):16.
[3]常磊.新時期下群眾合唱藝術發展的思考和建議——以鄭州市為例[J].藝術教育,2019(0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