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伯佳
摘要:2019年底2020年初發生了一起席卷全球的公共衛生事件危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當今國際政治格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人類心理及世界文明進程、各行各業的正常運轉等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本文淺談一下在這次危機影響下中國影視行業已遭受的危機以及采取的相應解決對策和中國影視行業在步入后疫情時代時,對其發展與重構前景的展望與思考。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爆發期間,中國影視行業面臨嚴峻危機,在緩解困境的道路中進行了多方嘗試,同時也不忘媒體行業的責任擔當,在想辦法應對這起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在負重而艱難前行中實現轉型發展,這對中國影視產業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和重構提供了經驗,在此態勢下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對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借助內外部的力量將疫情給中國影視行業帶來的危機變為行業的生機。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危機、影視行業、危機、展望、思考
1.公共衛生事件危機對中國影視行業造成的危機
此次.公共衛生事件危機,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2019-nCoV,2019-nCoV是一種冠狀病毒新毒株。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科學期刊《自然》正式刊印了,這個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新冠病毒的兩大傳播特征,一是高傳染性,二是高隱蔽性。因此全國各地相繼發布了減少人際交往、居家辦公的通知,大部分人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居家生活,觀眾的流失現象對中國影視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和巨大損失,全國電影院陸續響應政策停止營業、計劃上映影片堆積;各大劇組開工困難、原有的拍攝計劃被迫中斷;各大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下降、資金的流動性受損;跨區域合作受到極大限制、影視產業鏈斷裂,整個影視行業發展開始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變得如履薄冰。
1.2遭受重創的影視行業
1.2.1電影票房最先受到沖擊
疫情一起,影視行業最先受到重創的當屬春節檔電影,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以及預防措施的不斷升級,在2020年1月23日,《囧媽》《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奪冠》《姜子牙》等多部大片相繼宣傳撤檔,上映時間遙遙無期。伴隨春節檔電影的集體撤檔,那損失最大的肯定是電影票房,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今年的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總票房僅收獲181萬元,相對比去年大年初一的票房14.58億元,顯得不值一提,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慘敗收官。
1.2.2影視制作受限受困
隨著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的影響不斷蔓延,全國多地影視基地也暫停了全部劇組的拍攝活動,《有翡》《燃燒大地》《迷局破之深潛》《青青子衿》《大江大河2》等熱門電視劇集也宣布停拍,上游影視制作端遭受重創。多個影視基地決定閉園,暫停所有拍攝活動,導致中國影視行業項目出現大減產,對于已開機卻被迫停止的項目的破壞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劇組攝制被延遲的時間越長,那隨之產生的各種成本是不敢想象的。
除了電影制作的停機,各大電視臺衛視也相繼停止了原計劃的節目錄制工作,比如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平臺相繼取消了《快樂大本營》《王牌對王牌》,原本大火的綜藝節目項目也無一例外被取消錄制,尤其是戶外真人秀綜藝節目。
1.2.3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影視上下游閉環出現連鎖反應
受到疫情直接影響,原本計劃內的影視節目制作周期變長,導致拍攝成本也不斷增加,很多影視劇項目數量急劇減產,這種現狀傳輸到上游,影響到了平臺方的影視庫存供給;受危機影響,相關的影視盛典、頒獎典禮等活動直接被延后或改為線上舉行;為響應防疫防控政策號召,多數線下娛樂被迫關停,娛樂行業資金鏈斷裂,娛樂行業從業人員面臨失業困境,娛樂行業的生存空間遭受了嚴峻擠壓。
2.中國影視行業轉危為安的探索
2.1打破電影上映規則,采取線上播放
這次危機爆發導致電影院停止營業,在此危機下,要么推遲擇期上映,要么尋找其它可行途徑進行上映。徐崢導演以六億價格售將《囧媽》的影片播放版權賣給了字節跳動公司,并在抖音,頭條,西瓜視頻等APP上播出,這種將電影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放映模式,排除了窗口期的限制,直接向觀眾營銷,以贏得更多的增量收入的做法,不失為電影商業模式創新的一次有益嘗試。新危機伴隨著新生機,疫情過后,影視行業者必定會充分重視和利用互聯網,在新趨勢下不斷追求創新,更加主動地去積極探索“線下+線上”并行的合作新模式,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生存空間,高效地推動中國影視行業重振新風,實現道路穩定發展。
2.2關注觀眾的審美變化,瞄準需求
此次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爆發以來,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心理、觀念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后疫情時代,觀眾群體的審美心理已經在長時間宅家過程中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行業內應該多致力于發掘生產能夠釋放緩解心理壓抑的作品,讓觀眾在想象娛樂的身心活動中得到心靈的撫慰和情緒的宣泄。
2.3及時調整影視創作策略
在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危不斷升級影響下,影視行業應該及時調整之前的策略,將開發重點放在發行渠道多元化、生產資金回籠快速的“短平快”類型影視作品的制作上。網絡電影、網絡電影、網絡綜藝、網劇、中小成本、“中等工業美學”電影等,這些都應該是優先考慮范圍之內的影視類型。此次新冠疫情也可以作為未來大電影制作、電視劇創作的題材,在全世界人民共同經歷過的這場磨難中,更能切身體會到其中的辛酸艱難,更能引發思考以及激起觀眾們的的愛國情懷,在具備良好的社會效益上還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3.總結
多難興邦,在多災多難的時候反而會使華夏兒女目標堅定,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復興而不斷努力奮發。生機往往是和危機共存,這次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然襲擊,中國影視行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創,在影視制作上受限受困,影視生產鏈的上下游閉環也出現連鎖反應,但危機也可以變為轉型的時機。在中國影視行業步入后疫情時代,需要靠內外發力,比如打破電影上映規則、采取線上播放關注觀眾的審美變、瞄準需求,及時調整影視創作策略、利用政策扶持、企業助力等一些措施,這樣才能共渡難關,走出此次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的陰影,不斷促進中國影視行業的轉型發展,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①陳旭光.后疫情時代中國影視行業的“破”與“立”.群言.2020年(10):43-45
②陳旭光.“后疫情”時代:矚望影視“想象力消費”的增長.中國電影報.2020年
③盧燕.疫情下影視人該何去何從?.中國電影報.2020年
④吳婉寧;車路.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影視業發展的影響及應對.現代商貿工業.2020年(24):21-22
⑤蕭盈盈.疫情下影視業的危機與出路.經濟日報.2020年
注釋
所謂的窗口期,指的是院線電影在發行時有一個窗口期,電影上映之后要經過基本3個月的窗口期,才會有DVD、視頻點播、其他的付費電視和免費電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