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
摘要:在當前初中教育階段,學習習慣對于其學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知識掌握能力。而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除學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是重要影響因素,不同類型的家庭教育會對初中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意義,并探究具體影響,提出高效改進策略,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旨在促進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提高學習發展能力。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影響
前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掌握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為有效開發智力、提高學習探究能力,應當培育其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家庭教育作為學校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對中學生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作用,通過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適時鼓勵和表揚學生、創造和諧家庭教育環境等,培養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核心素養。
1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意義
在初中生個體學習過程中,通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習效果得到增強。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家庭教育具有直接關系。當學生在家開展學習活動時,往往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很容易出現不良學習習慣,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家長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過度干涉學生或家庭環境不良,則會造成學生在家學習時,難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導,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精神,對正確、健康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價值。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指導正確的家庭教育,促進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1]。
2當前家庭教育類型對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
2.1專制型家庭教育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
家庭教育是家長與學生長期相處中,通過自身言談舉止、家庭生活環境氛圍等,有目的施加影響的活動,因此家庭教育與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具有密切聯系。當前階段在家長嚴格化的教育觀念下,出現很多專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即是強迫學生進行學習,并頻繁參加課外輔導班,強調為提高成績而學習,忽視學生的真實心理感受和興趣愛好。比如過分要求成績,一旦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則采取辱罵、諷刺、挖苦等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對學習和家長產生抵觸,甚至對立心理,限制其學習主動性,不利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2]。
2.2放任型家庭教育導致學生學習缺乏進取心
由于初中學生已經發育到一定階段,其具有獨立的思維思想,家長在繁忙工作中,對學生疏于管理,導致部分權利和義務喪失,出現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比如家長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對學習成績漠不關心,與專制型家庭教育形成兩個極端,放任學生的過度自由,致使學生沉迷網絡、對學習失去興趣等,難以養成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無法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2.3民主型家庭教育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
民主型家庭教育的表現是家長關心關愛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創新,在遵從學生自身意愿的基礎上,引導加強學習。在督促學生開展在家學習活動的同時,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形成家長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尊重健康的獨立個性思想,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采用寬容和理解,并注重適當批評和引導,激發學生在生活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覺和自律性,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家庭教育對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改進策略
3.1樹立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綜合不同類型家庭教育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影響,家長應當積極與學校和社會相配合,轉變傳統教育教養觀念,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思想。比如強化自身,發揮榜樣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探究,主動追求知識,在家長的帶領下掌握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但要注重避免學生產生依賴,促使學生學會獨立生活和自主探究。比如家長要在日常生活和相處中,表現對知識的熱情和渴望,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不斷加深理解,提高應用能力,例如開展家庭閱讀活動、參觀科技館、合作進行家庭小實驗等,與學生共同學習,促使學生養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
3.2注重鼓勵和表揚中學生
根據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其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家長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需注重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比如學生向家長主動提出問題時,家長要通過贊賞性語言表揚其發現性,并耐心解答疑惑,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形成有效的心理暗示,促進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的提高。比如家長可采取正向激勵方法,對主動完成學習任務、考試成績提高、正確獨立探究等給予獎勵,固化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3.3創建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在家庭教育中,環境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家長應當深刻認識到環境熏陶對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創建和諧的家庭環境,促進家庭關系融洽和睦,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強化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關心和關愛,不得干擾學習狀態,避免影響學生的學習思路。比如在家庭中為學生營造獨立、安靜的學習場所和環境,推動學生不斷反思學習行為,改正不良學習習慣。
結束語
初中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依賴正確、健康的家庭教育,家長需要在新時期下轉變落后的專制、放任型教育觀念,注重體現民主,同時要適時鼓勵和表揚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并注重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在平等地位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受過分干涉,促使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張旭斌.家校合作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的措施探究[J].中外交流,2020,27(1):388.
[2]湯國軍.初中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J].讀與寫,2020,1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