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君

【摘要】目的:對老年住院患者的護理方式上,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觀察其相應的護理效果。方法: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選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為本次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護理效果探究實驗的實驗對象,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患者的對應不同分組,形成一個實施常規護理方案的常規對照組和一個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的實驗對照組,排除其他對護理效果影響的客觀因素,從而綜合比對最終護理效果以及被參與實驗的患者對相應護理模式的認可滿意度。結果: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實驗對照組具有更為優秀的護理效果以及得到更高的認同度和滿意度,與常規對照組相比,P<0.05。結論:針對老年住院患者的護理方案上,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既可以有效提高預期護理效果,更可以降低跌倒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幾率,而且還能夠增加醫患關系和諧發展。所以值得被廣泛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老年住院患者;護理效果;跌倒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34
老年住院患者在實際臨床治療以及護理上,存在較多難點,比如治療上,老年群體往往一體多病,很大程度上對治療的有效開展帶來一定難度。護理上,由于年齡較大[1],很多情況下腿腳會表現的不太靈活,因此很容易發生跌倒、墜床等護理風險事件。因此,本文為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選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為本次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護理效果探究實驗的實驗對象,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患者的對應不同分組,開展本組研究,現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選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為本次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護理效果探究實驗的實驗對象,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患者的對應不同分組,形成一個實施常規護理方案的常規對照組和一個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的實驗對照組。實驗對照組54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5.34±1.51)歲,男性參與患者25例,女性參與患者29例。對照組54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55.48±1.14)歲,男性參與患者26例,女性參與患者28例。本次臨床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較大差異并且無任何客觀統計學性和事實提示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對照組? 采取常規形式護理干預。
實驗對照組? 采取常規形式護理措施方式上,結合給于相應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其基本內容包括:
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設定此次護理方案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跌倒以及墜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幾率為護理目的。而后對造成此護理風險事件的因素進行分析,對應設定護理方案。一般情況下,跌倒以及墜床均發生在晚上較多,而夜間上衛生間是主要的原因。因此,首先對每一個病床增加遮擋的簾子,同時在床下配備夜壺和便盆,并安排墻邊或床下的照明燈,將燈開關放在患者可以直接碰到的地方。確保患者在夜間可以有一定微弱光亮照明,并直接可以接觸到夜壺和便盆[2]。完成上衛生間的目的。在患者病床上加裝護欄。并指導患者如何操作,對自己行動不便的患者床前加裝呼救鈴,當有問題的時候可以直接呼喚護理工作人員。對需要使用輪椅患者,定期檢查輪椅質量,尤其是輪椅輪子部位,防止由于輪椅造成患者發生護理風險事件。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監督,血壓升高容易引發患者頭暈,進而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因此要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增加對患者的肢體康復訓練的同時,增加對應保護措施,防止由于訓練,引發護理風險事件。
1.3觀察指標
排除其他對護理效果影響的客觀因素,綜合比對最終護理效果以及被參與實驗的患者對相應護理模式的認可滿意度。實際臨床護理效果根據兩組參與患者墜床發生幾率和跌倒發生幾率作為參考依據。對護理方案滿意度,采用本院本科室針對此次實驗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收集數據,量表為百分制,分值越高代表對護理干預方案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這一次開展的實驗,所采用的統計學軟件是非常專業的SPSS 23.0軟件系統。此系統對相應實驗數據的分析非常準確。相應的各種計量和計數資料分別用(x±s)和(%)表示,應用t檢驗和x2檢驗。當出現P<0.05則有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參與患者得到的最終護理效果
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實驗對照組具有更為優秀的護理效果,與常規對照組相比,P<0.05。詳見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方案滿意度
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實驗對照組得到更高的認同度和滿意度,對護理方案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5.65±2.22)分和(79.21±5.26)分,與常規對照組相比,P<0.05。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屬于近些年新型的護理理念,其通過對影響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3],對應開展護理干預措施,從而有效規避不良事件發生比例,從而增加護理效果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而結合研究結果顯示: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實驗對照組具有更為優秀的護理效果以及得到更高的認同度和滿意度,與常規對照組相比,P<0.05。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住院患者的護理方案上,嘗試增加臨床護理路徑措施,既可以有效提高預期護理效果,更可以降低跌倒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幾率,而且還能夠增加醫患關系和諧發展。所以值得被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韋杰平, 李素君, 謝小玲. 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精神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科學, 2020, v.10;No.222(06):186-188.
[2]王建鳳, 謝波, 周慶,等. 基于循證的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 健康研究, 2019, 39(001):114-115,118.
[3]陳慧慧. 臨床路徑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飲食保健 2020,7(1),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