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斌
【摘要】目的:分析神經內鏡在三叉神經痛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時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抽選出本院三叉神經痛收治的2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探究神經內鏡的應用價值。結果:20例三叉神經痛患者采取神經內鏡治療均順利完成手術,且無手術死亡病例,所有患者術后均未出現明顯的并發癥。結論:神經內鏡在三叉神經痛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顯著提升手術視野清晰度,保證患者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神經內鏡;三叉神經痛;臨床治療;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651?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40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神經內鏡技術得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隨著神經內鏡各種輔助設備不斷完善,神經內鏡中與神經影像導航系統、立體定向技術、超聲引導技術計算機等技術部不斷完善,使得神經內科技術得到了快速的普及與應用,在臨床上治療中應用逐漸廣泛。三叉神經痛患者大多屬于病情遷延難愈、病程較長、疼痛明顯,而且患者治療難度相對較大,術后并發癥相對較多,神經內鏡具有低創傷性而且精準度相對高,適用于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為了進一步分析神經內鏡在三叉神經痛中的應用價值,以下是詳細內容。
1? 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抽選出本院收治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間收治的三叉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中抽選出20例病患,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神經內鏡治療。
20例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男(n=11例)、女(n=9例);年齡范圍:38~70歲,平均:45.7±3.7歲。由于本次研究數據屬于組內分析,因此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本次研究結果并無較大影響(P>0.05)。
1.2方法
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在手術前均接受頭顱MRI斷層掃描檢查,排除患有橋小腦角占位病變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可能性。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麻后,患側向上側臥位。并在手術顯微鏡下內下牽拉小腦半球,解剖后顯示出三叉神經根,放置神經內鏡進行探查,觀察局部血管走向與分布情況,明確責任血管以后使用固定內鏡,并注意將鏡面與面聽神經水平正對三叉神經根方向,形成最佳視野。分離時需要將責任血管推移,改變兩者之間的位置后,將神經與血管進行隔離,周圍使用明膠海綿。
1.3觀察指標
記錄20例患者手術治療結果、隨訪后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
SPSS22.0,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2組有效資料,以P<0.05認定有統計差異。
2? 結果
20例患者經神經內鏡治療后手術均順利完成,術中無1例死亡病例。且20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全部消失,術后隨訪3個月,20例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并發癥,出現1例面部肌肉痙攣,三個月后癥狀自行消失。
3? 討論
隨著內鏡技術不斷完善,神經內鏡技術已經逐漸成為神經外科患者的重要的治療方式[1]。其中,單純的神經內鏡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腦積水、腦室內囊性病變患者中,通過神經內鏡為患者創造出合適的造瘺口,有效清除患者腦內積水,手術操作較為簡單而且手術成功率相對較高[2]。而神經內鏡輔助下聯合顯微鏡手術治療是三叉神經痛中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這是因為顯微鏡能夠對遠距離、相對狹窄的角度成像,而內鏡則屬于近距離的廣角攝像,對顯微鏡手術中無法達到的盲區進行觀察,兩種檢查方式能夠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病灶部位觀察中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作用。同時大部分患者術后并未出現內鏡產生的并發癥,血管夾閉效果十分理想[3]。
而且內鏡控制下行顯微鏡三叉神經痛手術治療中,手術視野清晰,在內鏡的指導下緩慢分離責任血管進行隔離,能夠彌補手術纖維鏡管狀視野的缺陷,具有局部放大的作用,能夠起到良好的照明效果,且不會對小腦、腦干、神經、血管進行牽拉,而且可以正確判斷出責任血管,減少盲目剝離和牽拉情況出現。另外大部分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且未發生其他并發癥。與單純的顯微鏡手術治療,內鏡控制顯微鏡手術能夠保證手術治療效果,創傷性相對較小,不會對患者手術周圍組織產生傷害,能夠減少手術過程中對神經、血管系統產生的損傷,同時能夠有效減少手術時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4]。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三維成像技術與神經內鏡不斷結合,使得神經內鏡技術邁向更高的層次[5]。
在本次研究中,20例使用神經內鏡治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均令人滿意,而且神經內鏡手術治療并不會對患者產生較大創傷性,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三叉神經痛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使用神經內鏡技術,能夠明顯提升手術視野清晰度,保證了手術的微創性,提升患者治療安全性,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彭偉澄,關峰,胡志強,等. 全程神經內鏡下鎖孔入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效果分析[J]. 中華醫學雜志,2021,101(12):856-860.
[2]費小斌,高恒. 神經內鏡輔助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20,15(9):31-33.
[3]張亞梅,郭學倫,孫晰博,等. 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210例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8):2347-2349.
[4]逯德勝,陳亮,逯莞婷,等. 神經內鏡下和顯微鏡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療效的meta分析[J].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9,24(10):602-604.
[5]魏文斌,陳敏潔,張偉杰,等. 虛擬內鏡技術在三叉神經痛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評估[J].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9,17(5):46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