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娟
摘要:《隴東報》創刊于1937年,經過80多年的發展,始終堅守“百姓情懷”、牢記職責使命,應時而動、主動作為,圍繞受眾需求,以融合創新推動地方主流媒體出新出彩。在內容維度,增強“流量”意識、打造區域名片、堅持價值引領;在合作維度,探索區域聯動發展模式、啟動市縣媒體融合、要變“合”為“融”;在技術維度,移動優先、智能驅動、探索智媒時代敘事規律、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關鍵詞:隴東報社 媒體融合 區域聯動
移動互聯時代,面對新媒體的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輿論環境,肩負黨的政策宣傳和人民群眾動員之重擔的地方主流媒體,迫切需要完成融合轉型。《隴東報》創刊于1937年,脫胎于中華民族最痛徹的家國記憶,承載著老一輩革命家的殷切希望,至今已走過83載春秋,滿載著慶陽大地的蹁躚歲月。近年來,隴東報社抓住主流媒體大力推進融合建設這一契機,以“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為目標,積極探索、砥礪前行,邁向全媒融合發展的新征程。在此過程中,隴東報社依托本土優勢,以“掌中慶陽”APP為牽頭,微信、微博、手機報、數字屏幕等多端發力,形成了覆蓋紙、網、掌、微、屏5種媒介的現代傳播體系,展現出媒體融合的空前活力。
在內容維度,《隴東報》圍繞受眾需要,將主流媒體的價值取向和新媒體時代的大眾旨趣相糅合,源源不斷地推出新聞精品,為當地改革發展凝心聚力。
1.搶占入口,地方也要有“流量”思維。移動互聯網以其包容性、共享性,弱化了內容生產傳播的門檻性,吸引了包括普通人在內的多元主體參與進來;同時,也加速了網民的遷移與流動,使媒體受眾黏性大幅降低。地方媒體既缺乏央媒的資源及影響力優勢,又缺乏新媒體的先進技術,在“入口之爭”中面臨較為突出的困境和矛盾。隴東報社更新內容生產意識,提出“新銳主流”定位,強化“流量”思維,以在爭奪受眾中占據有利位置。如旗下慶陽網的內容架構由“新聞”“問政”“縣區”“文教”“服務”五大板塊組成,“軟新聞”比例較高,以吸引更多年輕群體的關注。此外,“問政”板塊是全網UGC的匯聚之地,網友可通過上傳圖文、視頻類內容,諫言獻策、聯系記者、尋求幫助等,與PGC緊密結合,共同實現該板塊的服務目標。
2.塑造歸屬,打造區域“新名片”。人們對當地自然稟賦、歷史印記、文化底蘊等獨特文化基因具有天然的貼近性。尤其,在新鮮事物和多元價值不斷沖擊人們生活與內心的當下,地域歸屬已成為一種“根基感”的需要。甘肅慶陽市位于甘陜寧三省交會處,又稱“隴東”,是中華農耕文明和黃土地域文化的誕生地,也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立足慶陽歷史文化、發掘本地紅色資源,并將其外化為可視可感的標簽,不僅有助于隴東報社打造區域“新名片”,也有助于彰顯本土文化魅力。
3.守正創新,堅守價值基因。對地方主流媒體的融合轉型而言,放棄內容深耕和原創,以泛娛樂化、全熱點化的方式來贏取更大“流量”的策略,不僅削弱了媒體獨家新聞的生產能力且效果有限,而回歸價值引領是增強媒體內容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有效方式。隴東報社在融合轉型中始終秉承價值基因、牢記職責使命。一方面,隴東報社不盲目迎合受眾。在報道本地突發事件時,報社必須確保所掌握的一手資料真實、準確,方發布信息,讓真相跑在謠言之前,占據輿論引導先機。另一方面,作為本地政治生態的重要一環,隴東報社積極履行貼近本地生活、提升民心凝聚力的職責使命。如在內容選擇上,從當地百姓“痛點”和“癢點”出發,助力實際問題的解決,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隴東報社通過探索區域聯動發展模式、啟動市縣媒體融合、打造新型地方主流媒體平臺等方式,不斷提升其傳播影響力與觸達率。
1.橫向合作,探索區域聯動發展模式。近年來,成渝城市群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聯動發展模式,勾繪了一幅區域發展的美好圖卷,也為地方媒體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隴東報社區域聯動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基于采編發合作而形成的聯動發展模式,合作媒體資源融通、一體協作,共同制作內容并抱團分發,推動傳播效力上一個新臺階。如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期間,隴東報社聯合慶陽市電視臺、慶陽市疾控中心進行疫情防控宣傳,選派優秀記者深入抗疫現場,采訪了一線醫護人員,報道了慶陽市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感人故事。二是新聞平臺共享模式,合作媒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擴大內容的傳播范圍和專業程度。如慶陽網與甘肅新聞網、慶陽市人民政府網、慶陽文明網合作,共享各自采寫的社會、政治、經濟新聞,豐富了內容,減少了成本,并收獲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2.多維拓展,啟動市縣媒體融合。隴東報社探索與區縣媒體融合發展的模式,進一步深化合作,增強影響力。2020年9月,隴東報社以“掌中慶陽”APP為載體,啟動與慶城縣融媒體中心的“一縣(區)、一首頁”的融合方式:用戶在慶城縣打開“掌中慶陽”APP時顯示的是該縣首頁上的新聞動態,點擊“切換區縣”時可切換到其他縣區的首頁。目前,“一縣一首頁”已輻射慶陽市下轄西峰區、正寧縣、環縣等8個區縣。同時,“掌中慶陽”APP上線“慶陽號矩陣”,與慶陽應急、慶陽鄉賢文化、隴東報小記者等百家市直、區縣媒體互聯互通,發揮新媒體矩陣的聚合傳播效應,提升受眾觸達率,助力慶陽經濟文化的融合發展。
3.變“合”為“融”,打造新型地方主流媒體平臺。很多地方媒體的融合轉型“合”得出色、“融”得不足。隴東報社全力進軍全媒體,努力打造跨部門、跨媒介、跨平臺的策采編發一體化運行模式,實現了變“合”為“融”。首先,堅定發展移動媒體,自2014年以來,先后上線了“掌中慶陽”APP、隴東報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積極打造自己的移動傳播矩陣。其次,在整體架構上突破與重構,改變過去內容采編發“小、散、亂”的狀態,紙、網、掌、微、屏上的11個平臺“一平臺一團隊”,日常分開采編及內容運營,特別專題時聚合起來,形成合力,如《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坐著高鐵看中國》,使受眾足不出戶即能獲取全方位信息和服務。另外,隴東報社建立了與移動傳播矩陣整體聯動、互為補充的電子閱報屏集群,統一后臺管理,點對點即時傳輸,有效打通信息傳播“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