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文
摘要:計算機是當前社會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為人們的溝通與交流提供了巨大便利。所以,對高校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很有必要,只有積極革新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之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促進計算機教學發展。本文以高校計算機教學為背景,從不同角度針對其教學策略革新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校;改革;計算機教學;革新
當前時代背景下,計算機已成為社會中最為流行的一項工具,為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創造了無窮的便利,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為密切,工作效率更高。所以,高校中計算機教學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青睞。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做出一些改革,改革后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很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這方面教學迎來一個更為光明、美好的未來。
一、分層優化教學體系
初入大學,學生們的計算機能力差異較大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分層優化教學的實施可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教學的側重點不同,第一階段的教學重點在于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在于教授學生如何實現計算機辦公,并熟悉一些辦公軟件,旨在為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便利;第二階段的重點在于軟硬件的采購、識別以及安裝,該階段主要針對采購、配置與安裝計算機硬件,同時還包括對一些軟件的安裝;第三階段的重點、主要在應用上,側重于對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圖片制作、網頁制作與動畫制作等。實施分層教學時,重在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并盡可能地與一些實際案例結合起來,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還要與實踐教學互為補充。
二、多種教學法搭配應用
(一)扎實基礎,注重實踐
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為學生們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將關注點放在實踐應用上。計算機課程的操作性極強,在教學過程中實踐環節的重要性較高,因此學生們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以后,應該積極的將其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因此對于這門課程而言,應該具體做好對理論學習、上機課程時間的安排,一般情況下兩部分教學的課時是相同的,當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后,學生們上機操作的欲望非常強,此時需趁熱打鐵,利用上機操作的時間提升實踐能力。另外,學生興趣的濃厚與否也非常關鍵,還要與其知識掌握程度相結合,適當提升題目的難度,這樣才能激發好奇心,引導其更好的探究、思考和實踐。
(二)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計算機教學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適當采用電子屏、投影儀等設施,以一種聲情并茂的形式將知識內容呈現給學生,必要時還可以借助一些專業性視頻,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另外,還應按照實際情況,根據目前學生們的思維模式,制作出一些教學相關課件,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借助于多媒體技術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提升。
(三)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雖然計算機教學中都是獨立上機,但是當有問題發生時,還是要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解決。目前社會中,任何問題想通過一個人的力量解決都是存在困難的,因此課上應引導學生們在社會中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團結合作的意識,并將其投入到實際應用之中,這對其學習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
三、多元結合推動結構優化
(一)營造氛圍,打破常規
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導向環境創設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常規模式中走出來,打破常規的同時,利用發散的思維去看待解決問題。當把一些任務交給學生時,他們就可以嘗試在自己的經驗水平基礎上打破以往的模式化思維,大膽的假設、大膽地吸收。這對洞察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其創新性思維。
(二)設置問題,引發思考
創新能力的形成不僅對思維的便捷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同時還要求人們具有對問題的好奇心。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保持好學生思維上的主動性,巧妙的設計一些問題,并在問題的指引下深入思考。并且還要針對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組織小組討論,提升其提出、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辯異對比,深入分析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可借助于一些問題引申人們的思考,通過引導分析幫助其認清本質。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要培養創造性的思維,首先要引導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要大膽地想象,獨立的思考,不能受到固有模式的影響,勇于打破常規。從大量教學實踐來看,利用辯異對比的方式實施教學,對于發散思維的培養非常有利。
四、結語
為了更好地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發展形勢,高校計算機教學應該不斷改革,這樣才能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高技能型的人才。高校計算機教學策略的革新是其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路徑,值得我們重視和關注。
參考文獻:
[1]王志強.“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4):136-137.
[2]江春,羅維長,林杰.基于微課教育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革新思路[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