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華
河南省夏邑縣桑堌鄉郭樓小學
數學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關鍵的一門課程,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礎,計算水平并非短期內能夠實現的,應轉變固有觀念,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計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不但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還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工具,因此,計算教學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有一個優異成績固然重要,但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數學意識則更為關鍵,在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能夠精確算出得數,還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計算中每個步驟的涵義,計算過程枯燥無味,但也能夠將其變得簡單生動,對教師來說是一個考驗,不能只單純為了應對考試,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全方面發展。
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先確定教學目標,按照目標制定教學方案,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通過數學課堂可以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同時,要深刻理解數學符號代表的涵義,以此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目的。教師在準備教案時要全面考慮。例如,在講解《加減法》的內容時,教師要先明確整體教學任務,教學任務便是幫助學生認識1到10這幾個數字,學習相應的計算技巧,鍛煉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前半節課教師可重點講解1到5這幾個數字,后半節課重點放在6到10上。將數學知識引入到具體案例中,教師提出問題:“小蘭有6個蘋果,給了小明2個,小蘭還剩幾個”,還可運用其他豐富的教學形式,避免教學過程太過乏味,使學生喪失積極性。比如:開展小組比賽、快速搶答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掌握計算技巧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速答比賽,哪組學生回答的好便給予獎勵。[1]
數學計算能力的養成目的在于解決現實問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將實際數學問題引入到課堂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在學習《進位加法》的內容時,教師在出應用題時可引入生活實例,借助情景創設進行模擬。例如,模擬逛超市的情景:“小花買了一根鉛筆3元、三個筆記本18元、一塊橡皮2元,在結算時應付多少錢”,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深入理解計算內容。
評價不能過于注重對最終成績的評價,還要重視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與計算應用能力。即便數學考試結果較為重要,但并不意味著全部。新課改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出可將數學知識真正應用在實際中的學生。所以,在進行數學計算教學評價時,要將側重點放在過程上,并且將平時表現納入考評當中。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相關內容時,教師不要著急講解,先讓學生自行思考,看能否得出正確答案。若在計算時遇到困難,教師再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與思考,找到不足之處并進行改正。反之,學生也可對教師進行評價,向教師反饋,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有利于數學計算水平的提高。教師要最大限度利用教學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讓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建立聯系,為數學學習增添樂趣,調動課堂氣氛。
在計算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使之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數學計算中不只是單純的數字解答,還引入了更多內容,以不同的方法表達出來?;诖耍處熢谑谡n時,要舉一反三,以一種題目為例,講解類似題目的解答方式,例如,在講授《混合運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通過一道應用題傳授解題技巧,選出關聯條件,提出全部數字,探尋其中聯系,遵循運算規律,進行運算獲得正確結果。計算題有很多種能算出結果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統一解法,要鼓勵創新,研究出多種方法,以此開發學生思維,讓其真正掌握計算題的解題技巧。[2]
計算教學,算理與算法同等重要,算理是計算的參照,深刻理解算理是正確運算的前提,要鞏固計算法則,明晰算理。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逐漸適應從直觀到抽象的轉變,達到對算理的深刻理解,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牢記法則,形成計算技能,是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實現熟練掌握的效果,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課程改革指導的教學方式與路徑,科學應用教學策略,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鍛煉學生初步計算能力,使學生在計算技巧、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方面取得發展。口算與估算也是數學計算的重要方法,其能夠有效提升解題的基本效率。另外,在培養心算能力的時候,教師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計算技巧,計算能力顯著提高,對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深刻。
培養核心素養即學生的全面發展,不但要重視某項能力的傳授,還要重視綜合性,在這種情況下,需不斷改善目前的教學現狀,在數學計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盡可能的將理論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開發學生潛能,有助于理解重難點,打破傳統教學約束,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