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芬,陳 勇,姚 頻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2016年12月8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習總書記的指示再次明確了立德樹人的要求,這個要求的實現主要通過學生管理工作和專業教學工作兩個方面去實現,本文將圍繞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探究。
我國一向重視大學生的學生管理工作,2004 年國務院頒發16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了明確要求,2005年教育部為了進一步落實16號文件,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對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在選聘配備工作、培養培訓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見。2017 年教育部的第43 號令也推行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的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另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也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增強誠信意識,養成良好學風,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這些導向性的文件和規定都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2019 年6 月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 年 6 月 15 日,全國一共有 1 423 所高職高專院校。據統計,2020 年全國普通本專科共招生967.45萬人,在校生3 285.29萬人。擴大的招生規模給高職院校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學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招生質量越來越參差不齊。2013 年4 月,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要嘗試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以江蘇為例,部分高職院校自主招生計劃超過總計劃的50%,另外中職單招、注冊入學、中高職銜接、高考招生等多途徑招生使得最后一個專業或者一個班級學生來源復雜,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前身是中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延續了中專校的管理模式,以輔導員為主體,班主任作為補充進行管理。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校6 個班級中,有4 個班級的班主任是由輔導員擔任,2 個班級的班主任由專業教師擔任,但是這種模式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
輔導員和班主任是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基石,在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輔導員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教師群體,在具體工作中,他們要推動日常學生管理、獎助學金評定、學生心里健康、畢業生實習就業等工作的開展。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多由專業任課教師擔任,主要的工作有定期召開班會和班委會,組織班級活動,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定期與家長溝通等。班主任還要參與學生信息核對、獎學金的評定發放、助學金的評定發放、處分的上報與撤銷、醫保信息的核對與醫保費用的收繳、學生宿舍的整理檢查,并關注學生學術、實踐、就業等活動。通過主要工作對比發現,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在很多方面存在著重合,這就導致分工不夠明確的問題。
很多高職院校在對輔導員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崗多職”的現象,即在輔導員崗位,同時擔任輔導員和班主任的角色,而且很多輔導員一般要擔任4-5個班級的班主任,這就導致輔導員的工作負荷很大,只能關注到自己所帶班級,對于其他班級的情況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輔導員工作無形中就存在了缺失。對于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由于教師本身承擔著大量的教學、科研、專業建設等方面的任務,放在班主任工作上面的精力明顯不足,再加上沒有輔導員的專業指導,往往班級管理工作以完成任務為主。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參與學生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缺乏專業與經驗。現在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選聘過程中對于輔導員所學專業的要求不太高,很多輔導員沒有系統學習過心理學科和思政學科的知識,而且在上崗前也沒有針對輔導員崗位的系統培訓,只是按照專任教師的要求參加崗前培訓,導致輔導員上崗后無從下手,最后導致缺乏工作干勁。
對于班主任隊伍,專任教師很多都是基于職稱晉升的指標要求擔任學生工作,往往帶完一屆以后就不再從事班主任工作,導致班主任隊伍流動性很大,很難形成有效的經驗積累,幾乎都是以“新手”的狀態投入班主任工作,結果也是干勁不足。
(2)缺乏有效激勵。輔導員待遇相對比較低,發展空間狹窄。相對于專任教師,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可能更大,自由度更差。輔導員的工作沒有窮盡,24h全天候待命,但凡學生有什么問題都需要第一時間出現在崗位上,身體和心理壓力幾乎是高職校教師群體中最大的。同時,很多高校對于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也是最不重視的,甚至有的院校存在做好教師就去做輔導員的做法。學校在培訓機會、職稱晉升、崗位發展等方面對于輔導員的友善度不是太高,甚至很多高校的輔導員是教師(思政)系列崗位,最后需要與專任教師去競爭職稱晉升的機會。這些方面都體現出了激勵的缺乏,所以輔導員群體普遍存在缺乏干勁的問題。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激勵措施是兩個方面,班主任津貼和職稱晉升需求。對于班主任津貼,普通存在問題就是無法體現班主任工作價值,甚至有的院校的津貼都不夠班主任給學生打電話的通話費用,基本沒有任何激勵的意義。另一方面,班主任參與學生工作而滿足職稱晉升的需要,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源動力,但是對于班主任工作質量的好壞,很多高校基本不把它納入職稱評價的考核范圍,僅僅只有數量要求而沒有質量要求,這就使得班主任也缺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完成的層面。
所謂“雙軌制”學生管理,就是在學生管理中以班主任和輔導員共同管理來實現。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部分問題,充分發揮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各自崗位特色和職業特色,具有較好的實踐價值。
要有效實踐“雙軌制”學生管理工作,首先要對學生管理的具體工作進行有效分析。在“教育部43號令”中有對輔導員主要工作職責的明確規定,將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和輔導員工作職責進行對照,見表1。

表1 輔導員與班主任工作職責
通過比較分析,輔導員工作與班主任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為了有效實施“雙軌制”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對這些崗位進行梳理合并,并且根據各項工作的微觀程度和管理層級的角度出發,以輔導員工作職責為基礎將各類工作主要劃分為班級管理工作和班級事務工作,形成矩陣式管理模型,見表2。其中,班級管理工作以班主任為主,輔導員為輔,針對具體班級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和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班級事務工作以輔導員為主,班主任為輔,主要是各職能部門規定的專項學生工作,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與咨詢工作、校園危機時間應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與實踐研究。

表2 “雙軌制”學生管理矩陣
基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現狀,輔導員在各個院校相對數量比較少,有的院校甚至都沒法滿足1:200的規定要求,通過其他行政科員來充任的方式才能滿足規定比率,所以在實施“雙軌制”學生管理時,還是需要借助“年級制”管理模式,將輔導員按照年級來進行分配,當平行班級比較多,年級人數比較多的情況,按照學生數配比的方式來安排輔導員。班主任通過聘請專任教師,按照專業相近的原則,在系統培訓的基礎上上崗。
“雙軌制”學生管理的實施首先要設定有效的管理架構,明確各管理層級的責任,形成監督體系,保證管理效能,具體結構如圖1 所示,班主任向副書記反饋輔導員工作情況,學生向副書記反饋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情況,形成有效閉環管理。

圖1 雙軌制學生管理架構圖
(1)副書記管理工作優化。在很多高校中,學生工作由黨總支副書記負責。根據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管理跨度最優為7,一般也不應該超過10,而一個二級學院平均規模下輔導員和班主任總數在21 左右,很難完全發揮出管理效能,所以應該增加管理層級,降低管理跨度,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改革,高職院校副書記直接管理3個年級的3名輔導員,有的學校副書記還需要分管就業和團委,也就是加上二級學院的團委書記和就業專員,管理跨度也就5,還有增加的彈性,可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提質創優的工作中去。為了整個管理活動的順利實施,副書記還需要組織以集體會議、個別面談和網絡交流為主要渠道的協調活動,保證有效的層級管理和真實的效果反饋。
(2)輔導員工作專業化。根據“雙軌制”學生管理矩陣,輔導員能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班級事務工作之中,對于輔導員的個人職業發展,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都有很大幫助。而從管理跨度來分析,一個年級如果班級數量不超過10,就配備1 名輔導員,如果超過10 個班級就安排2 名輔導員,充分保證輔導員對班級班主任的有效協作。
(3)班主任工作簡化。在“雙軌制”學生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工作不再那么繁瑣,班主任主要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的主體是各個專業的專任教師,班級管理工作與專任教師的教學活動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足夠了解學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多接觸學生才能做到有效的價值引領和職業指導,最后幫助專任教師在教學、科研、競賽等方面獲得更多收獲。
雙因素理論,又稱保健-激勵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該理論的研究重點是組織中個人與工作的關系問題,試圖證明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任務的成敗。赫茲伯格提出,影響人們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兩類: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與人們不滿情緒有關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監督、人際關系、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保健因素處理不好,會引發對工作不滿情緒的產生,處理得好,可以預防和消除這種不滿。激勵因素是指那些和人們的滿意情緒有關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榮譽感、責任感、晉升空間等方面的因素。與激勵因素有關的工作處理得好,可以使人產生滿意情緒;若是處理不當,其不利效果頂多是沒有滿意情緒,而不會導致不滿。
(1)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滿意度調研。為更好地保障“雙軌制”學生管理模式的實施,針對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滿意度進行了調研,對本校及周圍兄弟院校的輔導員和班主任發放100份問卷,回收98份,其中有效的是93 份,有效率為93%。對主要問題進行統計,具體數據見表3。

表3 輔導員班主任滿意度統計表
為了保證所得數據結果的可信性和準確性,本文使用SPSS 軟件對該量表做了信度分析,通過計算克巴赫系數,得出問卷α 系數為0.794。信度分析是指所測驗的結果與測驗工具的一致性,信度系數越高則說明結果越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一般來說,該系數越高則信度越高。在基礎研究中,信度至少應達到0.80才可接受,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達到0.70就可接受,介于0.7~0.98均屬高信度,而低于0.35則為低信度,必須予以拒絕。本次調查作為一個探索性研究,信度系數>0.7,所以數據可信。
(2)提高輔導員班主任工作熱情的措施。①保健因素的措施。從保健因素評分值排序可以發現,評分最低的三個指標是工作上領導對教師的指導、生活上領導對教師的關心和上下級間的關系,評分分別是2.720 6、2.784 6 和3.021 6。這三個指標中,都把問題集中到了一個問題上,領導在滿意度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雖然輔導員班主任的直接領導是分管副書記,但是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工作中接觸的學院領導、學校領導遠遠不止一個分管領導,所以這個評分結果反映的是整個領導層面的問題。結合調研的結果,要顯著提高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熱情,首先要做的領導層面的人文關懷,從生活、工作到溝通,提高人文關懷的溫度。
②激勵因素的措施。激勵因素指標分析中,學院提供的晉升機會、學院提供的培訓進修機會和工作中的職稱晉升三個指標得分最低,分別是2.688 4、2.816 9 和3.054 1,而這三個指標集中反映了輔導員班主任對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學院晉升機會指標是所有指標中評分最低的指標,說明現在高校中對于輔導員班主任的崗位通道設計還不夠合理,遠遠沒有達到老師們的預期。所以,高校需要從全校崗位設置層面給輔導員規劃出發展路徑,對于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專任教師也需要為他們提供有別于普通專任教師的發展前景。另外,學院要增加對輔導員和班主任就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培訓,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職稱晉升中,要結合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特點,設計合理的評分指標,提高他們在職稱晉升中的競爭力。
輔導員人員穩定,工作進一步標準化,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節約時間和精力,更加專注于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為個人在教學管理研究、思政研究取得更大成績提供支持。同時,由團隊教師擔任班主任,穩定了班級管理隊伍,對于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也為班主任的有計劃培養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以專業教師為對應專業的班主任,能夠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培養學習興趣,增進專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聯絡師生感情,最終以優秀的職業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去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建立優秀的班級學風、班風。
為調動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的積極性,給予管理工作置換教學工作量的制度。團隊教師工作量減負后將有助于壓縮總體教學總學時,將一些“混課時”的教學內容剔除出去,同時也讓團隊教師思考與嘗試課堂教學改革,壓縮必要課時,為學生減負。
在前面課業減負等前提下,學生將擁有更多的課余時間,學院團委可以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組織更多豐富的校園活動,在活動中長本領,在活動中學知識,在活動中全面提高個人素養。
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于2003 年開設,2012 年評選為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2018 年以相關專業聯合申報并評為省高水平專業群,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和辦學條件,但是受到招生的困擾,學生生源復雜,中高職銜接、高職提交招生、高考學生和注冊入學等各個渠道的學生皆有,且以前兩個渠道為主,這對學生管理和人才培養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所以在2019級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試點實施“雙軌制”學生管理工作。
根據“雙軌制”管理的思路,19 級物流管理專業配備了一名輔導員,然后2個行政班級各配備一名物流管理的專業教師負責班級學生管理工作,其中輔導員負責各個班級的事務工作,專業教師負責本班級管理工作。輔導員面向整個年級的學生事務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教師負責各個班級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專業指導更加細致更加個性化。
(1)班級氛圍良好,充滿活力。在輔導員和班主任雙重努力下,19 級物流管理專業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班級活力。班級在參加學校各項集體活動表現出了很強的戰斗力,朗誦大賽、大合唱比賽和辯論賽都獲得了學院一等獎。其中物流1932班更是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先進班集體”。
(2)學生發展個性化。專業教師承擔班主任的優勢在對專業發展的引導方面表現的更加突出,物流19級同學的成果也體現了這方面的優勢。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引導參加技能大賽,分別斬獲了2021 年江蘇省物流技能競賽一等獎,2020 年江蘇省物流服務師技能競賽二等獎,第二屆江蘇省職業院校快遞專業技能大賽三等級。對于熱衷于創業經營的同學,引導參加經營類比賽和創新創業比賽,獲獎同學超過10人,更有10名同學選擇了直接創業。年級共有79 名同學,參與競賽與創業的同學共有42人,達到53%。
(3)立德樹人效果顯現。在輔導員的引導下,物流19級同學有40多位同學加入了志愿者服務隊伍,一些表現突出的同學獲得了優秀志愿者稱號。所有學生參與“抗擊疫情 希望同行——關愛抗疫醫務人員子女”捐款行動、參加“戰疫有我 青春常在”居家青少年守護計劃、弘揚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活動等,其中6位同學還獲得了地方或社區的“抗疫志愿者先進個人”。
(4)教學相長提升工作熱情。為了更好指導學生,輔導員和班主任本身也在不斷學習,提高管理能力和專業水平。在學生成長的同時,輔導員、班主任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優秀輔導員、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帶來了很好的精神激勵,各類比賽獲獎在職稱評聘中的加分獎勵也給老師們帶來了實在的好處,有利于學生管理團隊的穩定。
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重視,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是每個職教人的使命和職責,而學生管理工作就是保障整個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雙軌制”學生管理模式,讓學生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化,發揮出輔導員、專業教師的特點,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形成合力,保證學生的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