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情感體驗為切入點,從物境、情境、意境三個層次分析中外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的現狀和不足。指出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情感體驗設計要加強本土特色文化空間的建設、創新整合新空間、營造人文關懷、打造多元文化服務公共空間、強化兒童讀者參與和互動、引導設計者參與建設等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情感體驗;兒童閱讀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0
0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不斷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各級政府在不斷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投入,用以建設與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1]。國內新建公共圖書館的數量不斷增加,作為公共圖書館中重要的兒童圖書館數量也逐年快速增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單獨設立少年兒童圖書館[2]。建筑空間作為兒童圖書館事業發展和服務拓展的根基與保障,一直受到圖書館界的普遍關注。《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圖聯兒童圖書館服務指南》《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都明確指出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及閱讀空間環境建設的必然性。隨著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發展,公眾對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關注度逐漸提高,亟需打造優美、舒適、便捷的兒童閱讀空間,給兒童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因此,將情感體驗納入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是為更好地滿足各年齡段兒童閱讀需求,更有效地激發兒童閱讀興趣,促使兒童的心理向著積極的方面發展。
1情感與情感體驗
對于“情感”一詞,《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體驗”作為一種感性認識,較之感覺更深入也更帶主觀性。它不同于理性的理智,它常常伴隨著情感活動出現[3]。情感作為一種體驗,是主體對客體生理和心理的某種反應,由體驗情感內容和個體體驗過程構成[4]。情感體驗可以看作是個體在自發融入某種環境或親身經歷特定事件的過程中,有序地將外界信息納入自身的知識框架,并通過不斷反復的思考而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從而獲得有別于平常心態的體驗[5]。
兒童情感體驗類型分為三個層面,即物境、情境及意境[6]。物境層級立足于空間形式、類別、規模等對兒童的吸引,進而引發兒童情感的共鳴;情境則是指兒童在空間環境中由主觀審美產生的樂趣;意境是通過空間環境、內心審美產生的情感共鳴。
2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情感體驗設計的意義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兒童讀者對公共圖書館閱讀空間需求主要集中體現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通過情感體驗設計,可以有效滿足各年齡段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需要,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助力兒童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2.1有利于各年齡段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兒童情感帶有直接性,與認知活動密切聯系。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兒童心理的發展隨年齡增加而不斷分化,由低級的、簡單的情感向高級的、復雜的情感發展變化。1歲以前的幼兒,不能用語言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往往只會用笑或哭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感受。1至3歲的幼兒,身心各方面快速發展,對事物已有了簡單的自我意識。3歲以上的兒童,步入了幼兒園或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情感的社會性成分逐漸增多,初步有了成人的所有情感體驗。兒童在各年齡段探索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性、靈活性與創造性,環境的打造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2.2有助于激發兒童閱讀興趣,提升兒童閱讀能力
兒童時期,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對于兒童來說,最好的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不斷體驗。而淳美、有趣、舒適的兒童情感體驗閱讀空間的打造,能夠讓兒童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激發好奇心與閱讀興趣,同時調節兒童非智力因素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最終提升兒童的閱讀能力。
2.3有效擴展兒童閱讀推廣服務
《公共圖書館宣言》第一條明確指出:“養成并強化兒童早期的閱讀習慣”,因此公共圖書館承擔著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職責與使命。兒童閱讀推廣離不開閱讀空間的打造,通過對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讓更多的孩子走進圖書館,感知空間。利用空間誘發、引導和調節兒童情感,提高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喚起兒童對閱讀的熱情,讓兒童在空間環境的體驗中學會閱讀、享受閱讀、愛上閱讀,這就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職能。
3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情感體驗設計研究及實踐
3.1國外相關研究與實踐
3.1.1國外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早在1803年,美國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兒童圖書館——賓厄姆青少年圖書館,館藏圖書150冊,為9-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閱讀服務[7]。19世紀中葉,英美等國家公共圖書館開始興起兒童閱讀空間的打造,向兒童提供服務。這時期的兒童圖書館依照成人的空間概念布置和裝飾,只有簡單的教室感覺,并不能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20世紀初,是兒童圖書館的成長期,“兒童重要”的理念盛行,空間設計像家一樣簡潔而溫馨。20世紀中后期,兒童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的一個重要部門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開放式空間設計讓兒童空間和成人空間之間自由轉換。20世紀80年代以后,兒童空間服務得到高度關注,圖書館主題化空間設計從兒童需求出發,打造充滿趣味、互動和多元的兒童閱讀空間。隨后,伴隨兒童圖書館的快速發展,兒童空間設計的理念不斷發展變化,當前,在數字化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國外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方面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打造適合兒童閱讀的綜合空間[8]。
3.1.2國外兒童閱讀空間再造研究
國外學者在不同方面對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提出看法,如世界上第一所圖書館學校——哥倫比亞學院圖書館經營學校(Columbia School of Library Economy)的優秀畢業生瑪麗·賴特·普盧默認為理想的兒童圖書館應該有合適的書籍、充足的空間、充分的幫助以及周到的管理。1896年6月在美國普瑞特圖書館開設了單獨的兒童閱覽室,里面有專門為兒童量身定制的桌椅和書籍,成為普瑞特圖書館開展兒童服務的實踐場所[9]。1911年,兒童圖書館領域先行者塞耶斯的《兒童圖書館》強調了兒童讀者的重要性。在其《兒童圖書館手冊》一書中又詳細介紹了閱覽室的墻面色彩、窗簾、桌椅擺放和閱覽室空間的閱覽和游戲的功用。1961年,最頂尖的專業圖書館員皮姆利科兒童圖書館館長在他的《兒童圖書館》一書中建議兒童圖書館應該盡可能布置得更加“舒適和華麗”。2007年,英國兒童文學大師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里介紹了如何打造適合兒童閱讀環境的方法,這對于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打造具有重要的學習借鑒意義。2007年國際圖聯IFLA出版《嬰幼兒圖書館服務指南》中提出3歲以下的兒童圖書館應該實施無障礙安全設計。2005-2008年,探討如何使用技術開發兒童圖書館的環境,以增進創新、學習、玩樂和想象力等。雖然專門針對兒童閱覽空間設計的系統性、整體性研究不多,但是這些學者的理論觀念都對后來兒童圖書館的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3.1.3情感體驗下的國外兒童閱讀空間經典案例分析
(1)動態可移動的荷蘭集裝箱兒童圖書館。動態可移動空間也稱流動空間,它具有空間的移動便捷性和空間組織的靈活性,通常這類空間利用已有的機械、器械、設施創新整合變換成新的空間形式,提升兒童的閱讀體驗感。例如荷蘭集裝箱兒童圖書館,就是由于資金短缺和空間有限,無法為兒童構建圖書館,于是荷蘭兒童圖書館把回收改裝后大小增加一倍的海運集裝箱建成兒童圖書館,這種圖書館由于體型狹窄,它可以在街道間自由穿梭。在海運集裝箱兒童圖書館的內部,分為兩層,上層開辟為閱覽室,下層作為小型書庫,并安裝有4個電腦終端,以滿足孩子們對數字閱讀的需求。孩子們在集裝箱兒童圖書館內,盡情體驗閱讀的樂趣[10]。
(2)生動有趣的泰國兒童活動中心。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提到:“形式既為空洞的抽象之物,又有自己具體的內容,藝術形式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內容,即他的意義。在邏輯上,它是表達性的或具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明確表達情感的符號,并傳達難以捉摸卻又為人熟悉的感覺”[11]。形態是空間情感體驗的基礎,不同的形態影響著兒童對空間的基本感知和體驗。國外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時尚理念主要是突破傳統觀念,彰顯讀者的品味和個性,這著重表現在兒童空間的形態設計上。兒童階段,生動有趣的形象更能吸引孩子們走進圖書館,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如泰國灣庫德島上的度假勝地索納瓦其瑞,在臨近海邊的巖石坡上建立兒童圖書館,外形用編織手段和材料塑造了一只巨大的蝠鲼,內部設計充滿童趣,仿佛能帶著孩子潛入海灣,營造了“探險”的奇妙氛圍[12]。
(3)游戲環境中的西班牙懸空圖書館。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也是他們最基本的活動。作為兒童閱讀的區域,也應該是孩子們游樂閱讀場所。因此,國外兒童圖書館從兒童本真出發,設計屬于孩子們的游戲閱讀體驗樂園。如西班牙懸在空中的圖書館,一款懸在半空中的閱讀網帶領孩子們在玩中學習和成長,孩子們可以肆意玩耍,滿足了對飛檐走壁、騰云駕霧的好奇心理,也可以在更加靈活的空間里閱讀書籍,既學習到了知識,又能放松玩耍[12]。
(4)數字環境中的挪威 Biblo Tyen 圖書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兒童所處環境日益信息化,如3D電影、電子游戲、AI授課等,國外圖書館循著時代的步伐和兒童的興趣,將現代技術與體驗式閱讀相融合,通過多媒體技術構建真實生動的閱讀情境,使兒童閱讀更直觀化、情感化、個性化、智慧化,進一步豐富了閱讀情境內涵。為適應數字化的新技術環境,挪威專為10-15歲兒童及青少年設計打造Biblo Tyen圖書館,這家圖書館充分利用先進技術,融入最新服務理念,打造出集學習、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空間。兒童可以在實體機艙里體驗閱讀,躺在墊子上聊天,窩在車廂里討論作業,學習3D印刷與編程課程,體驗由AI人工智能掌控的圖書借出與回收服務[13]。
3.2國內相關研究與實踐
3.2.1國內兒童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1912年,湖南雙峰縣青樹鎮董事會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兒童圖書館,它以發展小學教育的需要出發,向社會開放借閱圖書服務,這與封建時代的藏書樓有很大區別[14]。1912年至1919年,第一批留美圖書館學家回國后發起公共圖書館運動,我國大批的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始建立,這時期也是我國兒童圖書館發展的起步階段;1920年至1937年民國時期,文化文藝長足發展,第一批圖書館學家在圖書館建設、裝備、分類編目都有著專業論述,兒童圖書館發展出現第一次發展高潮[15];1937年至1949年,由于戰爭的影響,我國兒童圖書館受到了重創,發展緩慢;1949年至1965年,抗戰結束后由文化部組織復建兒童圖書館;1966年至1976年,由于“文革”的影響,兒童圖書館處于停滯階段;1977年至1990年振興階段,圖書館事業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出現第二次發展高潮[16];1990年至2009年改革開放階段,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文化體制改革啟動,受互聯網影響,國家三大數字文化工程啟動,這對于兒童圖書館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0年以后,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社會需求發展,國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兒童圖書館出現了第三次發展高潮,處于繁榮階段[17]。少年兒童圖書館經歷了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后的三次高潮,目前正處于第三個高潮期。百年以來,少年兒童圖書館面向未成年人服務,無論在理論建設還是在業務實踐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實踐與探索。
3.2.2國內兒童圖書館的空間再造研究
自2005年以來,吳建中館長將圖書館空間理念引入,我國圖書館空間改造陸續啟動[18]。2012年5月,《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中針對少兒館工作提出:公共圖書館應當注重培養少兒的閱讀習慣;少兒閱覽區應與成人閱覽區分開,宜設置單獨的出入口,有條件的可設室外少兒活動場地。2018年,《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規范》出臺,其中明確提出少兒分級服務、安全原則、硬件資源等相關要求。筆者以“兒童閱讀空間”為關鍵詞,在CNKI檢索,共檢索到相關研究論文15篇。如馮妍[19]探討圖書館閱讀空間建設對于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產生的推動作用;莫丹萍[20]對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功能的現狀進行了梳理,并從生理、心理、社會需求三大方面分析了兒童閱讀的多元化需求;張琍霞[21]基于心理學視角探討營造有趣且有利、心動也行動的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
3.2.3情感體驗下的國內兒童閱讀空間經典案例分析
近年來,國內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改造設計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地兒童閱讀空間各具特色。本文選取國內幾個頗具特色的經典案例加以分析。
(1)杭州蕭山圖書館曉時光——STEAM學習空間。兒童圖書館建筑空間需要以開放包容作為設計理念,突出空間的功能多樣性、空間兼容與包容性特點,使圖書館內部空間之間有效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公共文化綜合體,讓兒童可以在閱讀空間內體驗綜合性的閱讀服務。杭州蕭山圖書館曉時光——STEAM學習空間[22]是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多學科融合的空間,旨在培養綜合性的人才。從空間布局上,STEAM學習空間采用大開間、靈活隔斷設計方式,實行藏書、閱讀、獲得一體的開放式布局,讓兒童學習游戲融為一體;材質的使用影響兒童情感體驗,兒童閱讀空間設計中多以柔軟安全的材料,使孩子們產生舒適、安全的感覺。STEAM學習空間根據兒童年齡段添置了三種類型的桌椅,有軟有硬,有大有小,根據不同活動需要更換使用;色彩給人以直接鮮明的視覺印象,所謂“七分顏色三分形”,就是描述色彩具有重要效應[23]。兒童閱讀空間色彩設計構成空間設計的重要部分,通過空間色彩合理設計,可以向家長和兒童渲染閱讀的氛圍,讓孩子們在單純、明快、柔和的色彩環境中體味閱讀的樂趣。STEAM學習空間色彩運用上,四壁、門窗、地面、頂面的裝飾以及書架、辦公用具及陳設上,運用色彩調節兒童讀者的情緒,刺激兒童的感官,以使視覺上的變化引發兒童閱讀興趣,使兒童在身心愉悅的環境中獲得情感滿足與知識體驗。
(2)廣州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情境體驗,以模擬生活情境中事、物及場景為核心,通過各類情景交融的閱讀形式,將相關知識信息形象化的揭示出來,讓少兒讀者“身臨其境”去體會和感受其內涵和思想感情,從而提高讀者閱讀理解、獲取知識、提升認知能力[24]。兒童圖書館情境體驗借助現代科技創新,讓兒童讀者更具有創新活力和創造能力。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在全國少兒館中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不管在圖書館的哪個角落,連上5G網絡,就可以在書海里光速沖浪。三樓“智趣閱讀樂園”為小讀者提供新奇好玩、充滿創意的設施設備,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機器人導航找書、創客空間服務、5G網絡遠程課堂、安全教育類VR游戲體驗等。
(3)南京圖書館少兒館主題區。主題化裝飾的空間能讓兒童對世界產生美好的幻想,讓兒童對閱讀產生良好的期待。南京圖書館少兒館童創童話主題區設置了繪本創作的“兒童故事沙盤”,兒童通過家長的陪伴、教師的引導與自己動手操作,完成繪本的閱讀和體驗,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南京圖書館少兒館(0-3歲)親子閱讀主題區,提供適合低幼兒童的各類玩具和繪本,低幼兒童挑選喜歡的玩具和繪本,與家長共同完成親子共讀;南京圖書館少兒館(0-3歲)DIY制作主題區定期舉辦低幼兒童畫展,手工涂鴉繪畫,吸引孩子們;南京圖書館少兒館(0-3歲)森林故事會主題區,定期由館員老師策劃組織兒童故事會的閱讀,讓孩子們在深度體驗中感受到玩具帶來的樂趣。空間主題是兒童閱讀空間設計的基礎,根據調研分析看,低幼兒童閱讀空間主題設計基本滿足了兒童閱讀情感需求[25]。
國內外兒童閱讀空間設計的探索和實踐,突破了過去圖書館作為圖書倉儲庫的傳統形象,在充分尊重和保護圖書館特有文化形態的基礎上,將公共圖書館打造成了更加豐富有趣,更具多元文化包容能力的公共閱讀空間。
4國外兒童閱讀空間設計對我國的啟示
國外在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再造方面研究相對成熟,追求人性化和體驗式的物理空間設計,希望給孩子一個活潑、有趣的閱讀體驗。近幾年,我國兒童圖書館空間也在進行不斷改造,力圖通過空間的改造和完善,提升兒童的舒適度和體驗感。然而,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在情感體驗設計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尤其需要重視本土特色文化建設、空間轉換利用、人文關懷理念以及如何進行空間再造等問題。
4.1加強本土特色文化空間建設
本土特色文化是某一地區在社會發展中形成的物質和精神優秀成果的總和,它反映了一個地區各時代、各方面的發展面貌,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6]。公共圖書館同樣承擔著兒童教育的重要職能,在兒童閱讀空間中融入一些本土特色文化,讓千篇一律的兒童空間具有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屬性。目前,縱觀國內兒童閱讀空間設計,不外乎包含了藏書、借還、活動、游戲等各類服務空間,缺乏屬于自己的特定文化空間。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可以依托本土文化服務體系,從靜態到動態,從平面向立體轉變,加快推動本土特色文化空間的建設,讓小讀者能更深層次地體驗當地的特色文化。可以在專門的空間開辟出“本土特色文化”展區,用來展示兒童收集的有關本土特色文化資料,與同伴們分享自己對本土特色文化的認知心得,這樣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專注力和參與的興趣。如“瑪麗皇后的娃娃屋”,以英國歷史文化中的關鍵詞“城堡”進行設計,它是世界上最大且最著名的兒童游戲室圖書館[27]。
4.2創新整合新空間
由于空間限制,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往往不能完全滿足各類小讀者的需求,這就需要圖書館創新打造新空間,用創新的理念設計新空間。創新發展理念主要是指打破常規,突破現狀,敢于挑戰未來,打破思維定勢,創造新的境界[28]。創新整合新空間就是將不同功能的空間創新結合起來,通過對原空間進行功能布局改造,形成新意義的空間。這種設計思維實質上是將兩個不相干領域中的相似部分整合到一起,進而產生新的意義。這類空間創新整合既讓廢棄空間重新得到利用,又讓空間發揮了新的功能。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設計師將一輛1979年的福特獵鷹改造成移動圖書館,車的頂部安裝有可旋轉隔間和一個假炮筒,車身則全被書架環繞,每次可擺放約900本各類書籍,改裝車穿梭于城市中心和農村社區,免費分發書籍[29]。
4.3打造情景空間,營造人文關懷
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中,圖書館要結合兒童讀者的閱讀需求,構建相應的閱讀情境,促使兒童融入情景,產生良好的閱讀體驗。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環境及其創設對兒童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發展了兒童的各種興趣,滿足了兒童的求知欲,培養了兒童的觀察力。兒童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他們樂于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閱讀,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因此,兒童閱讀空間的創設需要體現情境性,讓孩子們在情境化的閱讀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營造人文關懷。
人文理念主要是指對于人性的關注與理解。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人文理念的融入主要是以良好的建筑空間人性化設計,滿足兒童讀者豐富多樣的閱讀需求,提升他們對閱讀服務的滿意度和體驗感。情境空間的人文關懷可以從幾方面入手:(1)兒童圖書館的出入口是兒童與家長進入、穿行以及離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多數的兒童圖書館出入口設計都是一個簡單的咨詢臺的樣式,不能起到直接激發兒童閱讀熱情的作用。在出入口設計上,應考慮用更符合兒童心理喜好的動物立體形象,以吸引孩子們入內一探究竟的興趣。(2)為保證兒童個體充足的學習和體驗空間,應設計移動書架代替固定的書架,增大兒童的閱讀體驗空間。(3)兒童讀者有自己的審美,研究表明,四個月大的嬰兒就會對色彩表現出明顯的偏好。1至3歲的幼兒隨著自我意識的凸顯,個體有著自我喜好。3歲以后,隨著兒童融入到學校生活,已能夠獨立區分美丑事物。故而,兒童圖書館的造型設計直接影響孩子閱讀的積極性。美觀并令孩子們喜愛的標識可以更好地為孩子們提供引導,讓孩子們在卡通動物世界情境中體驗閱讀的快樂。(4)圖書館要靈活運用新技術,豐富情感內涵,促使學生產生真實、生動的情境體驗。可以為廣大兒童提供機器人導航找書、創客空間服務、安全教育類VR游戲等科技體驗,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培養良好的閱讀素養。
4.4打造多元文化服務公共空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圖書館室內改造,而應該積極打造多重功能性融合和方便快捷一體化的多元文化服務空間,提供多層次、不同類型的閱讀服務。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圖書館針對兒童對展覽的需要,在兒童借閱區、活動區范圍內專門設立少兒展覽區,改造中增設立體展示空間,讓兒童展覽更加生動。江西省圖書館少年兒童區分為五個“體驗式”區域:中小學生借閱區、童書啟智園、親子閱讀角、智慧樂玩天地、少兒悅動空間[30]。其中智慧樂玩天地為兒童讀者提供數字閱讀、多媒體設備使用、VR、AR體驗感設備體驗服務。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設計構建了多樣化的空間形態,以讀者舒適度與隱私保護的個人閱讀空間、兒童分組閱讀討論所需的小組探討空間、家長與孩子的親子共讀空間。這些服務案例通過開放、靈活、多樣的空間形式滿足不同兒童讀者的閱讀需求。
4.5強化兒童讀者參與和互動
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打造,旨在讓更多的兒童走進圖書館,參與圖書館的活動,體驗閱讀活動的樂趣。兒童閱讀空間環境的創設應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應讓兒童參與空間設計、支配和管理。互動是希望兒童與兒童,兒童與家長,兒童與館員,在閱讀空間里親切交流,從而完成閱讀的興趣、理念、情感的互融。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利用內部和外部空間,為少年讀者搭建“室內+室外”的開放式互動交流平臺,閱讀能力有限的讀者、擁有共同閱讀和創造興趣的讀者、親子讀者等不同群體,可以在室內、室外各個服務功能區進行讀書分享、專業課題研討、實驗研究討論等交流互動。
4.6引導設計者參與建設創新
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的設計者包括圖書館館員、建筑師、室內設計者、兒童等,設計者們應以敏銳的戰略眼光設計出讓兒童感到舒適、安全、有趣的閱讀空間。他們從物象層面和行為層面滿足兒童閱讀的情感需求,努力讓兒童閱讀空間成為一個兒童及其父母流連忘返的地方。圖書館員由單一的服務者向設計者轉變,他們參與兒童空間設計,能從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對孩子的了解,設計出符合兒童需求的閱讀空間;兒童參與圖書館的空間設計,應大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努力將兒童情感賦予在空間設計中,這對于圖書館和孩子來說都是大有裨益;建筑師能夠研究特定的圖書館兒童空間的技術效果,設計室內書架、桌椅的移動擺放,是圖書館空間創新設計的重要參與者。
5結語
兒童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階段,周圍的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兒童的發展[31]。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從兒童喜好的物境、情境、意境體驗出發,有目的、有意識地設計空間,讓兒童從體驗中感受閱讀,從閱讀中獲得快樂。未來兒童閱讀空間的打造,要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中心,逐漸改善和優化空間布局,最大限度滿足兒童閱讀情感需求。
參考文獻
[1]搜狐網.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1-05-18]. https://www.sohu.com/a/221896843_741674.
[2]李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的歷史貢獻[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11):4-15.
[3]王朝聞.審美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9.
[4]葉卓雅.基于情感體驗的親子繪本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6.
[5]王妍.基于情感體驗的少兒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11):91-94.
[6]梁瑜.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兒童主題空間設計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25.
[7]江山.近代世界兒童圖書館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圖書與情報,2011(1):10-15.
[8]Ingrid Bon,Andrew Cranfield,Karen Latimer.兒童圖書館的空間設計[M].石鑫,李愷,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1-46.
[9]張慧麗.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普瑞特圖書館學校的兒童圖書館員[J].圖書館雜志,2021,40(2):38-45.
[10]百度.厲害了,這些國外兒童圖書館是這樣打造的![EB/OL].[2021-05-1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570266358610381&wfr=spider&for=pc.
[11]蘇姍·朗格.情感與形式[M].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62-63.
[12]新湖南客戶端.世界上最炫酷的兒童圖書館,我要去,別攔我![EB/OL].[2021-05-25].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1707/2017072208142040800
01.html.
[13]搜狐網.這些堪比游樂場的兒童圖書館,讓孩子們一秒愛上閱讀![EB/OL].[2021-05-20].https://www.sohu.com/a/433752563_100145053.
[14]湖南圖書館.鄧峰縣青樹坪村[EB/OL].[2021-05-20].http://www.txhn.net/zjzy/hngczgmj/gczgmj_gcgz/201403/t20140325_626799.htm.
[15]李然,民國時期兒童圖書館發展狀況概述[J].圖書館,2013(5):111-114.
[16]劉小琴.我國少年兒童圖書館事業發展概況[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1(6):69-71.
[17]丁寧寧.從“三大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實踐看中國數字圖書館發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3):80-83.
[18]伍玉偉,宋瑞杰.高校圖書館空間改造的實踐及思考——以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9,49(2):29-35.
[19]馮妍.基于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的圖書館閱讀空間建設實踐探索——以大慶市圖書館少兒館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2):160-162.
[20]莫丹萍.多元化需求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功能設計探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9):124-128.
[21]張琍霞.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趣味設計的研究——基于心理學的視角[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3):84-86.
[22]蕭山圖書館.蕭山圖書館喜獲2020浙江省“發現圖書館閱讀推廣特色人文空間”活動二等獎[EB/ OL].[2021-05-20].https://mp.weixin.qq.com/s/WJ6gCvjNFj9_MtacgFfV6Q.
[23]王令中.視覺藝術心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125.
[24]任東升,劉紫丹.情景化閱讀在少年兒童圖書館應用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5):116-118,123.
[25]蘭小云.情景化閱讀在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5):14-16.
[26]鄧暉.教育部發布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N].光明日報,2012-10-16(006).
[27]百道網.世界上最妙趣橫生的十個圖書館[EB/ OL].[2021-05-25].https://www.bookdao.com/article/
64976/.
[28]晏濤.創新發展理念的產生、內涵和意義[J].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6-11.
[29]Yossa.藝術家的終極武器,讓我們去經歷書彈炮灰的洗禮吧![EB/OL].[2021-05-28]. https://www.topys.cn/article/16635.
[30]百度.江西省圖書館新館少年兒童區昨日開放[EB/OL].[2021-05-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150275072868830&wfr=spider&for=pc.
[31]強薇.心理學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兒童早期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2):1-5.
作者簡介:朱蕓(1984),女,碩士,南京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閱讀推廣。
(收稿日期:2021-07-14責任編輯:孫煒)
Research on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Design of Childrens Reading Space in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Zhu Yun
Abstract:Tak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childrens reading space design in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from three levels: phys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design of childrens reading space i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space, innovate and integrate new space, build humanistic care, build multicultural service public space, strengthen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readers, and guide design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Experiential Learning; Childrens Reading Spac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