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昊
摘要:隨著軌道交通產品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IRIS認證要求的推動以及產品跟國際市場的接軌,企業對質量系統的故障信息采集處理、質量控制、流程設計、系統集成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優化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利用先進的移動端開發和可視化技術,實現對產品外部故障信息閉環管理的有效管控,對產品售后階段的產品質量與故障信息閉環狀態進行有效監控。
關鍵詞:故障數據;質量控制;閉環管理;信息化
一、故障數據閉環控制技術概述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企業在積極引入和執行IRIS國際鐵路行業標準、EN50126軌道交通質量體系標準的同時,在企業內也在加快推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在質量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上做出了積極探索。隨著企業內、外部對質量信息的管理要求及業務需求的變化,對質量系統的業務管理內容、系統穩定性、運行速度、部署方式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在功能實現、故障信息采集處理、質量控制、流程設計、系統集成等諸多方面對于故障信息閉環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產品全壽命周期數據的重要性凸顯,外部故障數據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集以及閉環處理的及時性問題亟待解決。
二、故障數據閉環控制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2.1外部故障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不及時
外部故障數據采集方面,駐外服務人員仍通過郵件的方式報送給數據錄入人員進行合規導入,錄入工作量大,且需專人完成。另外,如機破、救援等突發信息及時性反饋和處理的問題,以及每日質量信息,如日報、專報、電報、傳真等其它外部信息,都缺少及時的反饋方式,導致故障數據更新滯后,且信息不完整,外部質量問題的處理效率大大降低。
2.2外部質量信息分析使用實用性差
受外部網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多數駐外服務人員需將大量的外部故障數據以集中批量導入的形式進行反饋并等待處理,不僅給數據錄入人員增加了很大的額外工作量,且對于如機破等突發信息,缺少支持質量數據多維報表統計分析、可視化查看等功能,影響了現場質量問題的處理效率和實用價值。
2.3各系統間的集成度不高
無法實現與其它信息系統的同步或者關聯,數據維護和追蹤困難,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目前,系統數據主要用于售后質量信息反饋和閉環管理,缺少與目前已有的設計、工藝、生產、采購等信息系統的有效集成,無法實現最終的機車產品全壽命周期質量履歷管理與質量數據分析。
三、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的應用措施
3.1提升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性能
系統穩定性及性能提升工作包括登錄速度優化和項目加載優化兩方面。登錄響應速度主要體現在客戶端向服務端驗證授權文件的過程,通過現場調研服務器與PC客戶端,此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首先,客戶端與服務器版本匹配確認,確保所有客戶端的應用程序的版本號包括小版本號;其次,客戶端授權配置確認,確保各客戶端的配置文件準確高效;第三,服務器防護及部署環境更換測試,協調測試建立單獨的服務器,在公司安全機制內,關閉相關網絡防護機制,對比分析,確定最終部署方式。
3.2優化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流程
結合業務需求、部門設置和管理模式等,精簡、優化業務流程,并給出專家建議,對故障流程分級處理(類似故障進行歸集處理),開發和配置需適合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工作要點、輸入和輸出等。工作流程支持可視化定制,可實現信息自動傳遞,并且具有信息報警和全程跟蹤功能。按照現行組織機構和流程,優化后配置在系統中,需符合現有外場故障處理工作需要,將用戶工作性質的不同劃分出不同的工作組,并為每個成員指定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授予各自權限,配以所需要的信息處理界面等。
3.3數據分析及報表開發
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在保證數據完整性的情況下,減少錄入的數據量。定義各部門績效指標,進行系統統計報表分析,并形成報表優化規劃,包括輸出報告和圖形定制等。可選多個字段信息屬性信息設置,易于操作,定制效率高。具有對原有統計分析和計算定制功能的優化設計,具有靈活的報告/圖形設計器,允許用戶自定義報告,生成的報告能夠直接輸出到其它文檔中;同時在報告設計器中還可自定義計算公式,生成符合用戶特殊需求的統計分析報告。利用故障閉環流程中設置的時間節點,統計各個部門相關人員是否按時間節點完成相關工作,為故障閉環考核提供支持。為客觀了解故障閉環業務進度,了解故障閉環所需時間,定制故障閉環時間報告,為管理人員進行故障閉環監督和考核提供支持。
3.4數據采集移動端開發
移動端以APP開發及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實現,適用性廣,對設備的要求低,開發和維護成本低,能夠通過移動端錄入現場故障信息,支持掃碼和拍照,上傳附件,支持語音輸入,避免繁瑣的輸入內容,以勾選式輸入或掃碼式輸入方式,提升數據采集效率。移動端與系統內的數據在DMZ區域進行交互,能夠將外場故障數據實時傳到系統中,提供數據的及時性、完整性。小程序的系統登錄與系統中的用戶進行映射系統的相關權限。
3.5系統集成應用
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的很多原始數據可以通過SRM、QMS、PLM和ERP等系統獲取,避免數據的重復錄入,例如產品結構樹、產品BOM、批次信息等,此次優化需要預留接口,實現與多系統互聯的故障信息閉環控制系統,采集更全面的信息,從而利于故障根因分析,防止問題復現,實現問題閉環管理。打通各系統的數據壁壘,實現跨系統的業務流程流轉,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通過故障數據閉環控制系統的建設和實施,實現質量數據的結構化,提升了質量問題追溯效率和準確率。減少了質量部門對供應商故障問題處理時間,實現問題發送、分析結果反饋的端到端線上管理,質量部門能更有效的將時間用于措施結果的驗證,從而提升閉環效果,減少復發故障。減少業務部門數據采集的工作負荷,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實時性,提高閉環效率及追溯準確率。通過建立不同管理層級和不同部門的故障統計報表,由數據驅動質量改進,提高數據利用率和數據分析效率。為產品可靠性分析提供經驗數據,為質量改善提供數據,提升維修效率。
參考文獻
[1]趙高飛,陳曉彤,丁志新,《FRACAS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電子質量期刊,200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