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琳
摘要:閱讀始終是任何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其在英語考試中占有重要比例,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不符合高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基于PISA情境理念,結合2019版新教材第一單元閱讀課例來分析情境化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現今高中教師實施此種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 PISA理念;情境化教學
1.引言
“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由世界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舉辦,其以紙筆測驗為主要方式,旨在衡量年齡為十五歲左右的中學生在一定情境下運用和實踐知識的能力。PISA測試十分重視對學生基本素養的考察,其不僅關注學生對日常課堂教學的掌握程度,還注重評價其未來進入社會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是其主要評估內容,每一屆測試都會從這三者中選取一個作為測試主項目,其它兩者作為輔助項目。PISA2018 提出閱讀應在特定的閱讀情境下,通過參與閱讀活動來對閱讀文本進行理解、運用、評估、反思,從而實現個人目標、增進個人知識、發掘個人潛能,使個體可以有效參與社會生活,不斷提高其閱讀素養。2017版英語新課標提出學生對主題語境和語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響其思維發展水平和學習成效,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語境,通過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性的活動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一觀點與PISA測試強調閱讀情境對于個體構建知識和塑造自我的重要性相呼應。
傳統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偏重于工具型知識的傳授,忽略對人文性知識的滲透。學生脫離語境進行機械學習,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以一節高一英語閱讀示范課為例,分析該教師在主題語境下進行教學的具體過程,旨在為一線高中英語教師情境化教學提供范例。
2.情境教學案例分析
2.1教學背景
本課時是人教2019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的閱讀模塊,該板塊的活動主題為“Compare school life in different places”。閱讀文本的題目為“The Freshman Challenge”,引導學生探討和比較中外高中新生的生活,了解同齡人的生活狀態和感情世界,尤其是在成長過程中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心路歷程,促使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迎接高中生活的挑戰。語篇內容貼近高一學生的現實生活,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需求,能讓學生產生共鳴。
2.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閱讀情境下記憶學習新單詞和新短語。
(2)使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來解決不同的閱讀問題。
(3)比較中外高一新生生活,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4)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總結出主人公Adam的優秀品質,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
2.3教學過程
Step1: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students’ school lif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Then, ask students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lif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 teacher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
該步驟體現了情境創設方法中的“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中外校園生活的圖片來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討論中外校園生活的差異,圖片的應用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投入不同場景的學校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該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Step2: Have a free talk with students. Ask the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senior high school? 2) Have you come across some challenges that make you upset?
該步驟體現了情境創設方法中的“創設問題情境”。當教師提問高一學生他們在學校生活所遇到的困惑和挑戰時,學生的反應非常熱烈,因為這個話題與他們當下心境緊密相關。他們結合自身經歷暢所欲言,該活動實現了學生運用英語去真正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教學目標。
Step3: Learn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in context
語篇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語言學習者主要在真實且相對完整的語篇中接觸、理解、學習和使用語言,因此語言的學習不能以孤立的單詞為單位,而應以語篇為單位。教師在教授新單詞時結合語篇上下文,使學生在語境中生動有效的理解詞匯的具體含義。
Step4: Skimming for main idea and Scanning for details
該步驟主要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教師在該活動中要求學生結合具體事例總結出文章主人公Adam的優良品質,這一點不僅培養學生的總結推理能力,而且使學生可以結合不同語境評判人物的性格特點。
Step5: Make an interview with your partner
該步驟體現了情境創設方法中的“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教師在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或者利用多媒體展現了情境后,學生還需要自己去感知情境完成意義建構。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做”中“學”。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高中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愛表現、愛競爭的特點,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教師要求學生和他的同伴進行角色扮演,一個是記者,另一個為高一新生,通過采訪使學生說出自己現今校園生活面臨的挑戰以及將要采取的措施。這不僅可以極大的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充實自己的思想。
3.結語
情境教學近幾年備受國內外學者關注,實踐證明其是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教學,此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新課改對教材提出的新要求,新教材又對教師發起了挑戰,因此教師不能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應創造性地“用教材教”。發掘 PISA 情境理念及相關情境開發思路,引導教材開發者、使用者理解情境開發的理論,領會情境設計的意圖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而把握情境選擇的方法,掌握情境設計的策略,進而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開發教材以外的情境資源則是教師應進一步聚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