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摘要:疫情期間,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各高校較順利地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的目標,此次突發性公共事件揭示了今后教學改革的方向。本文以基礎西班牙語課程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將這些信息手段運用到初級西班牙語的課堂教學中,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構建良好的混合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從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混合教學模式;基礎西班牙語課程;線上教學;線下教學
一、混合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混合教學模式的內涵
根據教學過程中運用網絡技術的比重來劃分,教學模式分為傳統教學、網絡輔助教學、網絡教學、混合教學等。通常情況下,混合教學是指一門課程有30%-70%的教學內容以網絡形式存在,將在線學習的優勢與傳統的師生面授教學優勢相結合,線上學生自主學習,線下師生深入互動的教學模式。
(二)混合教學模式的特征與優勢
大學生的學習不同于中小學生,具有更多的課外學習時間,應該以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研討式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提升。混合式教學的特征恰恰符合這種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習者的學習方式。
首先,混合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方式靈活多變。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學時不太充足,對于教學內容的完成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混合式教學則使學生能夠在多種形式且跨時空的環境中,實現課前利用老師發布的教學視頻或推送的相關資源來合理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學習進程;課后利用視頻回放功能,解決課堂上未掌握的部分和疑惑,以及線上進行討論和分析,幫助學生盡可能地將零碎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學習。
其次,混合教學模式課堂互動性強,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混合教學模式中,教師引入應用了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工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課上通過彈幕討論、小組合作練習等方式展開互動,增加了課堂上的互動環節,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設計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培養知識的應用能力。
最后,混合教學模式便于實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并進行教學調整。混合式教學通過各種軟件平臺,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教學評價、學生互評、小組互評等,教師可以第一時間得到全面的教學反饋,為下一步及時調整線上、線下的教學設計、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提供支持。
二、基礎西班牙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基礎西班牙語課程是在西班牙語學習初級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根據《高等學校西班牙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的要求,該課程開設時間為大一及大二,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向學生傳授西班牙語基礎知識;使學生對西班牙語國家的文化和國情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用西班牙語進行交際的初步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具有初步的獨立工作能力,為提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1]
在各大開設西班牙語專業的高校中,基礎西班牙語課程的授課方式依然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在當前傳統模式的基礎西班牙語教學中,課前教師通常都會要求學生自主預習新單詞和課文,而實際情況是在課下能主動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不多,教師在上課前也無法獲取學生預習情況的各項數據。課堂上,教師一般以講單詞、講語法、講課文、做練習的流程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從而導致課堂缺乏互動。課后,教師會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作業的形式以課本上的習題為主,如填空、動詞變位、翻譯等,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譯能力,但聽、說能力沒有過多的練習。
學生由于課時緊湊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內容的學習,這些內容大多為教材上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此外,目前高校基礎西班牙語課堂教學普遍具有一定的封閉性,教師以自身為主導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西班牙語專業知識,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以至于在生活中無法較好地將課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運用,也難以完成對西班牙語知識的深入學習,如西語國家的文化、口語交際等。
三、混合教學模式下基礎西班牙語課程教學設計
當前,教師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沖擊著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將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探索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基礎西班牙語教學改革方法。
(一)教學準備階段設計
教師可借鑒翻轉課堂的方式,利用新的技術,西班牙語專業教師之間相互討論,根據每單元教學安排將語法、單詞講解模塊制作成導學課件,運用錄屏軟件將課件制作成教學視頻,分工完成基礎西班牙語課程視頻的錄制,并發布在相應的網絡教學平臺(超星、騰訊課堂等),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預習,對于不會的、跟不上的部分可以采取倒退重新觀看的方式,避免在傳統課堂上因不同原因跟不上老師節奏,解決了教學課時不夠的問題,教師也能實時獲取預習學生的數量及進度數據。
(二)教學實施階段設計
跟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混合教學模式是讓學習者課前完成課本知識的學習,而將課堂轉變成老師與學生之間答疑解惑、知識運用等活動的互動場景,如課文翻譯找學生對話或分組完成,課上由學生講解自己課下的做題思路,既可以鍛煉學生口語和發音,教師也能在課堂上了解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有效的輔導,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促進知識的吸收。同時,課堂互動具體體現在教師角色的轉變,西班牙語教師由原來的內容呈現者轉變為西語學習的指導者。
(三)教學評價階段設計
在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學習后,教師要及時獲得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反饋信息,為達成這一目標,借助互聯網開展學習行為評價,包括視頻觀看時長、發彈幕數量、討論區活躍度、課堂互動活躍度、課堂回答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質量、課堂隨機點名等。[2]結合反饋信息,教師布置相應的實踐作業,如情景口語或發音跟讀等作業;提出西班牙語文化方面的開放性問題,學生在互動平臺上用西班牙語交流討論等等。教師也應注意同步記錄學生日常在交流平臺和課堂中的表現,增加了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基礎西班牙語教學改革通過健全課堂組織體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加頻繁,有效補充了教學時間,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了西班牙語教學團隊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高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西語組. 高等學校西班牙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2] 王瑞娟. “金課”建設過程中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 計算機教育, 2021(6):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