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名兵
摘要:興趣是推動學生展開深入學習和探索的主要動力和源泉,所以教師就應該以興趣激發為主,指導學生更為深入地探究數學知識點,促使自己能夠構建更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實現深層次的學習,綜合運用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實現自身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文章基于此點,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興趣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的數學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思維的活躍性,讓自己的個性思維及學習特征得到凸顯,實現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析和理解,進而創造性地領悟數學知識,深化對數學知識的應用。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的數學知識與小學的數學知識相比,不管是在難度還是數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點的時候,會感覺比較枯燥乏味,進而產生抵觸的心理。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去理解數學知識點,讓他們對這些數學產生認同感,進而加強自身的理解,激發出學習并探索數學知識點的興趣和積極性,實現有效教學。
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時,就應該充分利用生活中一些十分典型的、真實的案例導入課堂,讓這些案例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生活回憶,對即將所學的知識點產生興趣和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課前就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參與過商場的抽獎活動嗎?”借助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快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然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各種各樣的答案。在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出一個十分經典的數學概率題:已知商場的抽獎轉盤一共分為了二十份,主要有五種獎。一等獎有2份,二等獎有3份,三等獎有4份,四等獎有6份,參與獎有5份,請問五個獎的中獎概率分別為多少呢?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教師還可以事前準備一個二十份獎的轉盤,抽選幾名學生起來參與抽獎活動,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在實踐中獲得感悟,加強對概率知識的理解,實現有效教學。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想充分激發出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應該盡可能地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活動的枯燥性。因此,教師就應該基于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情感的醞釀和激發,促使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心理,實現高效的學習。
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平移與旋轉》時,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教師就應該充分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階段向學生展示一些著名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故宮、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等。教師可以放大這些圖片,讓學生獲得更為直觀的體驗,能夠借助這些圖形體會到建筑中所蘊藏著的美感。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積極引入相關的知識點。比如中國的故宮,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能夠看到兩邊是對稱的,所以故宮講究的是對稱性。那么針對這些建筑,教師就可以順利地引入教材中的軸對稱、平移與旋轉等基本概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欣賞這些宏偉建筑的時候,進入到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在獲得與美有關的體驗時,能夠完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整個學習的難度,還能夠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實效。
三、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應該立足于他們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之間的存在著的個體差異性,要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情況作不同的教學設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進而實現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構建。
因此,教師在初次接觸學生的時候,就應該實行為期一到兩個月的系統考核。要根據考核結果,對學生進行組別劃分??梢愿鶕W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態度,劃分成A、B、C三個層次。例如,針對于A組的學生,教師就應該注重他們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學習,要基于課內知識,給他們布置一些稍有難度的課外數學題。鼓勵他們去展開探索和研究,讓他們能夠始終保持在汲取新知識的狀態,激發學習的興趣;針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就應該注重選擇課本上較有難度的數學題,讓他們進行練習,并且還要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夠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興趣;針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就應該從基礎的知識著手,適當地放寬整個教學的進度,降低教學的難度,整體放低他們自身的期望目標。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對數學逐漸增強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讓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實現對知識的創造性理解,進而構建更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魏安潤.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利用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9(73):89.
[2]周宇.談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9(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