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爽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現代社會需求的影響,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步走向正常軌道,甚至位于全球國家發展前列。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第一大語言,小學階段正是訓練學生語感、掌握英語學習技巧以及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基礎階段。將現代信息技術引進小學英語課堂,對于學生今后英語學科的學習無疑是理想化的選擇。本文從現代信息技術引進英語教學課堂的實際現狀出發,對信息科學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相結合的意義,兩者融合存在的弊端以及在英語學科課堂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運用其中進行一系列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英語
引言:
英語學科作為教育體系中一門基礎但重要的課程,經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單詞累積量需要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小學開設英語課堂主要目的是初步建立語言學習的語感,從英語學習中感受學習語言的樂趣,進而為以后初高中甚至大學英語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適的學習方法。聆聽、交流、閱讀和寫作是英語學習最主要的方面,對于母語是漢語的中國學生來說,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最理想化途徑是制造優越的語言教學環境。中國固有的英語學習方式難以滿足當下教育系統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到學科教育教學中,利用信息科學技術將教材內容通過音、影、像等方式呈現出來,不斷創造新穎的講課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講課效率,最大限度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融合的發展現狀
社會的進步推動科學技術遍布日常生活,據調查研究顯示,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引進投影儀、電子白板等電子設備,但在較為偏遠地區學校老師講課仍然進行板書教學,地區間教學硬件設備存在嚴重差距;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利用的信息技術僅僅是PPT,且對教材內容依模畫樣,沒有添加對講授知識特有的理解和觀點,片面的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相整合[1]。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重要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教師和同學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豐富的學科知識以及教材以外延伸的內容,但是小學生意志力差,不具備辨別知識精華和糟粕能力、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將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互聯網上課本以外的知識呈現出來,以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Module 8 Unit 2(Kangaroos live in Australia.)為例,將教材內容講授完成后,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同學們播放袋鼠的照片、袋鼠生活習性、袋鼠媽媽是如何生產以及在澳大利亞哪些地區有袋鼠出沒等課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全神貫注,還能幫助學生學習教材以外的內容,拓展知識儲備;另外家長工作繁忙,學生課業繁重,加之小學生易受外界因素誘惑,教師可以與家長組建群聊,將學生課堂表現、功課輔導等注意事項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互聯網作為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橋梁,既能減輕老師工作壓力和負擔,也能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第一狀況,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2]。
三、英語教學引入信息技術存在的弊端
多數教師在講授課堂知識時,僅僅是將教材知識內容從書本遷移到多媒體,機械性將內容展示,多媒體成了書本的替代品,這樣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反而會致使學生只專注于幻燈片絢麗多彩的圖片,不能將注意力放在老師講授的內容上,起到相反作用;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英語課堂引入信息技術,能夠呈現更多的信息和內容,講課時脫離課本教材固有的體系,教學壓力會相對減少,但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過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在課堂呈現,不能區分重難點內容,書本教材知識跟延伸知識一并學習,不但增添了學生課業負擔,還會對學生研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遭到沉重地沖擊;兩者的結合仍然是老師占主導地位,教師希望學生接納更多內容,但是忽視了學生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部分,造成學生對老師傳授的內容只能被迫接受,主動學習能力、創造力和頭腦開拓能力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四、改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結合的措施
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場景,以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一年級起點)一年級上冊Module 1 Unit 1(Hello!)為例,這也是小學生接觸英語學習的第一節課,小學生對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開始講授教材內容時,可通過多媒體播放《Hello Hello》歌曲進行課堂導入,營造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同學之間互相say hello,并介紹自己姓名,例如Hello,I am……這樣不僅可以聽并改正同學的發音,訓練學生口語能力,還能充分活躍課堂氛圍,增進同學之間的熟悉和了解;老師也可利用多媒體設置課堂游戲,以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一年級起點)二年級下冊Module 7 Unit 2(Where do you live?)為例,老師設置家庭住址,邀請同學去家里做客,設置不同地點并標記表示方向或者位置的詞語,例如east、west、north、south、left、right、next等,邊告知學生路途怎么走,邊讓學生點擊白板上設置的場所及路線,這不僅可以將學生的精力全部集中到設置的游戲,還能在游戲中把教材知識掌握,一舉兩得。教師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英語學科教育中的方法策略多種多樣,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創新講課風格,刺激學生英語學習興致的產生。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科學技術與英語學科知識學習相整合將是教育體系普遍的發展趨勢。地區間教育發展速度受到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國家要縮小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促使全國中小學生受教育水平、教育環境基本保持一致。信息科學技術的引入,將教材內容充分展現的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掌握書本知識以外的內容,拓展學生視野;但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將信息科學技術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小學生不具備更多的科技知識,致使課堂主體仍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發展規律不斷創新授課方式,加強學生自主能力,將現代科學技術優勢發揮最大化,達到教學效果最佳化。
參考文獻:
[1]韋姐婷.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英語教學[J].新智慧,2019,000(003):P24-24.
[2]林淑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000(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