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東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采用文獻資料法,對小學生的體質下降原因從教師、學生、家庭進行分析,針對學生體質下降原因提出相應意見,為提高學生體質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字:小學生;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391
一、小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所關心的最重要問題之一。電子產品逐步代替了生產勞動,但也呈現出諸多負面效應,讓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校門口經常車接車送,無形中又減少學生參與運動的時間,使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健康狀不斷地下降,在每年的國家體質健康標準中難以達到體質健康標準。因此,關注小學生身心健康必須由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二、小學生體質的持續下降的原因
家長對孩子們成績的期望使學習壓力加大,為讓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家長們付出精力無限、心血無數,無形之中以犧牲孩子們的鍛煉時間,增加其學習時間來提高成績,這樣不僅損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違背了少年兒童成長規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家庭生活質量也在也逐步的提高,孩子們的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趨于不曬太陽,運動量小、舒服、休閑的室內項目。這樣發展下去,學生身體素質也會越來越差,學生的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如何培養?學生的“三維”目標又怎么能完成?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一旦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時,學校就應該有勇于擔當的精神,分責到崗,積極主動的尋求幫助和解決管理辦法,以保護自己學校聲譽和教師自身利益。而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脫給教師,讓教師個人承擔全部的責任,無助的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定會存在恐懼感,放不開手腳,不敢讓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導致學生體育活動量下降。
三、體育教師的原因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安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持能不動就不動,能少動絕不多動的原則,努力將每節體育課的運動強度和動作難度降到最低,其目的就是在體育活動中確保學生不存在安全問題。這種低強度和低難度的體育課,根本沒有辦法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對于“有效的促進”那更是天方夜譚。
當體育教師每節課都懷著恐懼的心理進行教學,那體育教師對每節課都是保持應付的態度。這樣體育教師在編寫教學設計、制定教學內容時根本不會依據學生生長發育的需要,而是選擇安全的教學內容,或者是按照教師的的喜好隨意安排。這就使體育課程教學沒計劃、不系統,體育教學前后沒有聯系。這種沒計劃,沒聯系,不系統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不會有促進作用的。
為了在活動中確保安全,體育教師讓學生在自己認為安全的區域內活動,而且還會設置很多約束條件。這樣,學生失去了自主活動的權利,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更讓學生失去了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的機會。
四、對策
1、學生方面:
小學生身體鍛煉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他們興趣愛好廣泛、可塑性大和模仿力強,因此,在小學生的健身鍛煉,以發展身體協調和靈活為主,適當加強力量和耐久力的練習,可以塑造正確的身體姿勢,同時學習簡單的體育保健知識和安全知識。
2、教師方面:教師要進行自我教育
(1)加強服務學生成長的責任心教育
作為一個專業的體育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工作、角色和未來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定位,要明白學生的成長離不開體育,要想搞好體育教育,上好體育課是最基本的,同時,體育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和教育。體育教師要想堅持守住職業道德底線就應該加強自身的責任心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教育教學中,才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加強體育知識、運動技能、教學技能教育
作為專業性極強而且還具有交叉性的一門學科,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不僅學會體育知識,還應掌握運動技能、教學技術技能等知識和能力。想要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師依靠現有的知識技能對小學生進行教育是往往是不夠的。因此,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重視學生喜歡的、關注的活動,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科學施教的教師。
3、學校方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制度
(1)、對于學生課程的開設問題,學校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絕不對課程進行隨意的增減。
(2)、除按規定開設課程和提高效率之外,還要嚴禁利用各種空余時間補課。
(3)、學校對課外作業量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同時加強對學生作業批改的檢查。
五、建議
對小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建議
小學生在進行身體鍛煉和體育運動時應遵守循序漸進原則,使學生由易到難逐漸掌握;堅持全面鍛煉原則,學生要注意身體各個部位都要進行活動,并達到全面鍛煉的效果;堅持經常性鍛煉原則,學生在鍛煉時要長期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始終如一;堅持安全性原則,學生在進行鍛煉時要注意一切安全;堅持準備活動和放松原則,學生在進行鍛煉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結束后也要進行適當的放松,注意運動后的調整。
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小學生的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體育教師不僅要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還要注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上體育科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小學生養成鍛煉的好習慣,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秀華.淺析少年兒童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及提高的對策[J]中國科教創刊,2011,(12)
[2]李英玲.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內外因素與高校體育課程干預措施研究[J]中國科教創刊廣州體育學院報,2007,(2)
[3]袁潔.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原因的社會學分析[J],網絡財富,2009.7:138-139.
[4]賴小玉,劉海金,劉尚禮.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體育學刊,2007.8.14(5):125-128.
[5]萬有善,王曉宇.中學生體質下降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院報,2008.6.26(3):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