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彬
摘要:所謂數學史,就是數學從最早到現在發展的歷史,記載著古人的智慧,對當代小學生有很大幫助和啟迪作用,為此,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將數學史充分融入小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史發展,最有效的方法為開展數學史知識課堂、通過數學知識展現數學史,將數學史記載知識融入教師教案。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史;調查分析
數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關聯較為密切的,并且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有著重要作用,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中被代代人們研究,最后發展為現在的數學,老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是古人對數學智慧的記載,為此在小學生數學課堂上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史是現代老需要做的,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有了簡單接觸,正是對數學的萌芽階段,在此期間讓學生對數學史有一定了解,能夠給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大幫助。
一、簡單調查數學史
數學史,就是數學從最早到現在發展的歷史,記載著古人的智慧,具體敘述數學發展歷史,從最早的古埃及時期開始,就出現了以形為像的數學,這種數字就是最早的數字,現在叫做“數字雛形”,在以后長久歷史發展中,又斷斷續續出現了計算、小數、分數、圓周定律、等數學知識,而我國數學在歷史悠久的數學史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如,我國著名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的計算方面為歷史上圓的面積做了巨大貢獻,數學史的學習不只是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定義,更要認識到在數學史發展期間,數學家付出的貢獻和數學家對數學刻苦鉆研的精神,從根本意義上幫助學生有正確的數學意識,知道數學是可以繼續發展的學科,當前學到的數學知識都是古人記載的數學智慧,小學生應通過對前人智慧的學習,發展自己的智慧,對數學進行更深入研究,來更長久的發展數學。
二、小學數學融入數學史的有效策略
在教學中開展數學史知識課堂,有些老師在數學課堂上表現得十分生硬,將學生在上節課知識還沒有完全消化及在課間活動中還沒有將學習情緒理清的同學硬生生拉到數學課堂中,而在每節課上通常都會進行新知識學習,學生學習狀態還處于被動狀態,所以對老師講授的新知識并不能完全掌握,從而使新知識學習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現階段的小學生,年齡普遍低小,自我調整能力不夠,更不容易做到已進入課堂學習就最足狀態準備學習新知識,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在課堂展開數學史的知識,作為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鑰匙,通過數學史來提高學生注意力,利用學習數學史知識的時間作為緩沖,逐漸調整學生學習狀態,在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在融入數學課程新知識,來達到學生對新知識充分掌握的目標。比如,在學習“倍數與因數”這一章的內容時,對于“數的世界”這一課的講解,需要教師立足教材中提供的具體情境來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數和證書,然后聯系乘法知識來幫助學生認識背書和因數。雖然高年級的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認知經驗,但是對于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陌生的,再加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足,對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掌握不清,這就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創造時機為學生介紹相關的數學家、數學史等人文性強的內容,如最早發現完美數的是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斯拉,帶領學生步入歷史長河,從文化的角度來揭秘數學知識。通過融入數學史的方式教學,既可以使得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美麗,還能夠了解數學史,通過融入數學史的學習方法學習數學,使小學生在心里接受數學知識學習。
三、在數學知識中引出數學史,在教案中編制數學史
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融洽地將數學史延伸到教學過程中,為了學生對數學有深入理解,增加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在講課時,針對數學知識,告訴學生這類知識是在什么時期誰計算出來的,并進行簡單描述計算是在什么情況下形成的,對人們目前應用中有什么幫助,我們學習這個知識有什么好處,在講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念,并且建立學生“學無止境”的思想,理解到學習知識可以像星辰大海一樣,廣闊無邊,不計其數,并且不停被人們挖掘從中鼓勵學生研究新知識,并提高學生研究意識。比如,在教學“圓”的這一章內容教學中,雖然學生已經通過圖形的學習,對圓形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學習本課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為有著一定的額要求,所以教師需要合理的運用數學文化來幫助學生認識圓,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引進圓周率的歷史,學生最為熟悉的就是祖沖之,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祖沖之在圓周率探索上的成就,引導學生了解圓周率的研究歷史,并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以此來使得學生明白圓周率精確位數的現代價值。學生在感受數學文化魅力的同時,還能夠增強自身研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數學學習中,數學史起到的作用不只是幫助學生學習數學,還可以在老師編制教案時起到作用,這就需要老師自身對數學史有更深掌握,并對數學史的內涵進行詳細分析,將數學史和數學知識節點有效融合,在講授該節點數學知識時,將數學史自然地融入其中,編制出更利于學生學習的教案,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借助古代柏拉圖提出的幾何圖形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在教案編制時,有效合理地將數學知識與數學史相結合,在學生學習圖形的面積的同時提高了學生邏輯思維。
結束語:
相比而言,小學的數學知識是較為簡單的,也是數學史發展初級階段。小學階段作為學習數學史的最佳時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正確合理融入數學史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對數學史也有一定理解,對數學也有更濃郁興趣,從而實現學生數學文化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案:
[1]趙玉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史的實踐研究[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21(2):79-80.
[2]阮淑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運用重構式[J].讀與寫:下旬,2021(1):0256-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