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華
摘要: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無論在哪個階段,數學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從一開始便形成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對數學產生興趣,教師需要好好把握小學這個重要時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本文的研究對象就是小學數學課堂,通過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找到問題所在,從而總結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可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方法研究
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每的時間也很短暫,而教師需要為學生傳授的知識卻有很多,加上學生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和理解教師所講的,因此在這么緊湊的時間里,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工具。采取一些措施,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的收獲最大化。
一、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不佳的原因
1.1課堂設置不夠有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邁入學校大門,對周圍很多事物都感到新鮮,會經常被哪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方式比較單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不能做到全部吸收,從而使得學習效果不佳。這樣以來,教師就需要花費比計劃中更多的課時來講解該部分內容,直接導致教學效率下降。
1.2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反饋
無論是在哪個階段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中都認為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的是聆聽者的角色。正是因為這種觀念使得許多教師在授課時只在意能否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而不關注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反應,也很少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有時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并沒完全聽懂,但是卻沒有機會反饋給教師,而教師認為學生已全部掌握,便會繼續開始新的內容,從而出現了欲速則不達的現象,使得教學效率嚴重降低。
1.3合作學習的效果不理想
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導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會采取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方式。這種教學策略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時反而沒有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效率也是不升反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教師并沒有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落到實處,有些學生在應該討論與學習有關的問題時,會趁機和其他人說些閑話,而教師也沒有監管到位,影響了教學效率。
二、探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2.1豐富課堂內容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只有足夠的興趣才能支撐學生全神貫注的聽完整節課,并且能做到大腦時刻跟隨教師的思路,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將知識理解透徹。在信息時代,有豐富大量的網絡資源可以獲取,并且十分便利,教師也可以借助其他輔助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學效率也會達到提升。
例如,在講到五年級的《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個紙箱,里面放上各種顏色的小球。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一個小游戲,隨機挑選幾名學生到講臺上來摸球,每人可以摸五次,讓其他的學生觀察每種顏色的球出現的可能性。通過這種實際操作的方式,學生能對所講知識獲得更加直觀的感受,對于知識的理解會更加透徹。此外,引入游戲的做法還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2.2增加師生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是真的在聽還是會出現走神的情況。有些教師認為和學生進行互動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影響教學效率,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教師只有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知道所講的內容學生能否聽懂,講課的速度是否合適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針對不同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師要講解《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一節內容時,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小紙條,每個上面都寫上有關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題,然后再找一個紙箱,把這些練習題放進去。在上課時,教師講解完基本的計算方法后,讓每名學生按順序依次在紙箱中抽一個紙條,然后進行做法。學生做完后可以舉手告訴教師,如果教師檢查后發現全部正確,學生便可以得到一個獎勵。如果有學生錯的很多,可能表明他對本節課的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教師在以后的學習中要特別關注一下。通過這種方式,既能使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增多,又可以將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的反饋給教師,教師得到這些信息后,能對教學方法或進度安排做出調整,從而有效的改善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2.3加強對小組學習的管理
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合作討論是教師開展小組學習的主要方法。這種方式如果能夠正確的實施,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在不斷的討論中產生思想的碰撞,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得教學效率顯著提升。為了使這種效果最大化,教師需要充當一個負責的監管人,保證學生所交流的內容沒有離開數學知識,杜絕學生產生渾水摸魚的想法。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百分數》一章時,教師便可以設置小組討論的環節。很多數學知識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將所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過百分數、這些百分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教室里來回走動,觀察學生是否真的在認真討論。討論結束后,每組還要上交一份總結,展示自己的討論成果。通過這種方式,每名學生都能獲得額外的知識,對于數學的理解能力也逐漸提升。此外,最后的成果驗收也是對學生是否按照教師要求進行小組學習的檢驗,對于效果不好的小組,教師要進行批評,并且在之后開展小組學習時要對他們特別留心。在教師的監管下,可以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學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獲得提高。
結束語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開始數學學習的開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使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更加順暢,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究。通過上述的分析和總結,對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有了大致的了解,但還需要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檢驗其是否真的有效。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要及時進行修改,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霞.關于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科學前沿),2021(09):34-35.
[2]賈鑫.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