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對綜合性創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高校依然采用固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課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是與社會需求是脫節的。因此,各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高校美術設計專業為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也應做好社會調研,革新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增強美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的推進,家長、學校、教師等對美術課程越來越重視。當下家長都希望孩子發展一項甚至多項興趣愛好,美術便成為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科。在這樣的環境下,為美術課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對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做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當前,高校美術設計專業在教學模式上還存在著一些與社會發展相脫離的地方,為培養出高素質的美術專業人才,高校該如何進行美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本文為此做出幾點分析與建議。
一、高校美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所遇到的困難
1.各高校、教師教育理念不同
每個高校、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都有自己認識和想法,所以他們的教育理念也各不相同。有的教師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繪畫技巧,營銷策略等,為學生畢業后就業打基礎。有的教師意在培養學生藝術情操,認為藝術不應與金錢掛鉤,注重對學生藝術情操、專業素養的培養。這就致使同樣是美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專業技能。
2.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是高校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是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主導者和執行者,因此,教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校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成功與否。當前,部分高校美術教師的綜合能力與崗位所需不相匹配,如有的教師雖然專業水平較高,但在教學中卻按部就班,教學模式傳統古板,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有的教師雖然語言表能力較強,教學方式新穎,但礙于專業水平不高的限制,對學生的專業學習不能起到教育引導作用。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能力有關,因此高校要優化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
3.強調考核成績,忽視素質培養
所有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都需要通過一定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現今大多數高校以考試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雖然現在的考試形式和內容涉及比較全面,但都是對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測試,所以學生大多講學習重心放在專業知識與技能上,缺乏了對專業素養的培養,忽視了對美術作品賞析能力的提高。
4.教學資源落后,教學理念傳統
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美術課程教育資源與時俱進日漸豐富。但是部分高校卻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資源,美術專業課程資源與先進教育資源相脫節,難以讓學生的專業意識與時代想匹配,教學資源落后,無助于學生專業學習,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有部分高校教師教學理念傳統,教育方式單一。課上花費大量時間講授專業基礎知識,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對于培養學生藝術鑒賞、創作思維等綜合素養的時間更少,導致部分學生對藝術創作缺乏創作能力,對美術學習缺乏積極性和興趣。
二、高校美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方法分析
1.優化教學資源,完善學習設施
美術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對于高校的硬件設施需求較高,要有畫室、畫板、繪畫材料等等基礎設施,為保障學生能夠順利進行美術專業學習和創作,學校應積極配合美術專業需求,完善學習設施。與此同時教學資源也要與時俱進,實時更新,讓美術專業的學生能夠與時代接軌,接觸最新最前沿的教學資源,開拓學生創作思路。
2.革新教學方法
美術專業學習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傳統的“一言堂”式教學模式不適合美術專業教學。除了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在日常作業布置或測試中,可以不只是讓學生進行任務臨摹、素描等,可以給定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自理的理解,自由發揮創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設立多元化學習成果考核模式
傳統的考核學生學習成果的模式只有考試成績,過度看中理論知識,忽略了文學素養的培養。因此,高校應與時俱進,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在保留考試考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其他考核模式,降低考試成績占比。例如,高校可以采取現場美術作品賞析的考核方式,多媒體展示藝術作品,考生根據作品說一說作品的優劣。這樣的考核方式即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藝術鑒賞能力。
4.優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教師作為專業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中堅力量,其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對改革與創新的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各高校應優化師資力量,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短板進行改進,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各個高校間也可以通過交流學習,共同促進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結語
高校美術設計類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有助于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美術專業人才。任何改革和創新都會遇到困境,各高校在改革進程中應積極打破困境,全方面為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宏芹,李夢凡.淺析京津冀地區藝術設計人才的交互培養與自主創業[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6).162.
[2]魏友寬.美術教育專業藝術設計教學的困境和對策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17).114-115.
[3]羅元.基于市場導向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策略[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4).33-35.
[4]郝敏.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J].速讀(下旬).2018,(12).61.
作者簡介:安寧,副教授,平頂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