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東?郭敏
摘要:小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小學時期是否養成健康的人格也會影響人的一生,小學時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健康的人格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作為教育主陣地,學校在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養中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我們必須做好所教的小學生的思想及行為的工作,在各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工作中注重學生自信、擔當、堅毅、進取等健康人格的培養。
關鍵詞:健康人格;自信心;進取心;擔當力;小學生;培養
引言
兒童教育的核心是學會做人,即培養健康人格,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健康人格具體指什么呢?簡單地說,每個人的行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這些特征的總和就是人格。小學生還處在心理成長發展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他們在心理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狀態,極易因環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點。因此,重視和加強小學生人格教育是當前小學生教育改革中一個極其迫切、重要和無法回避的課題,我對小學生健康人格教育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一、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于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有要求,有疼愛,能夠使孩子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堅毅、擔當、進取、親切、責任感等積極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如家庭成員關系不和,經常吵架,不關心孩子。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對任何事也不自信,缺乏擔當,沒有進取心和責任感,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
二、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愿望,要求興趣和愛好家長要學會洞察兒童內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小,而隨意斥責或辱罵,特別不要去嘲弄、諷刺孩子。現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他們的心理壓力、學習負擔卻重了,那是因為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意愿、興趣,強制他們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扼殺孩子愛玩的天性。原本輕松愉快的雙休日反而變成孩子的“苦難日”從早到晚在作業和興趣班中周旋。成人經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要求孩子要達到自己規定的日標,而且常用命令、指責的語氣對待孩子,這些都不利于兒童個性健康成長。對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父母都應及時給予背定和鼓勵,增加其自信心和進取心,保護自尊心。
三、要培養孩子生活的獨立性和擔當
現階段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陽,吃、喝、玩的條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過度保護,認為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其它的事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導致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對事情的擔當能力,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嬌生慣養的比比皆是。如果讓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賴成人,孩子的獨立性和擔當能力會逐漸喪失,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也不利于孩子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形成。
四、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活潑開朗的個性和愛心
交往能力對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養成任性,自我為中心等缺點,也不擅長于與同伴交往,作為父母要多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交往、多觀察、少干涉,讓他在逐漸的交往中學會適應、積累經驗、學會交往
我認為:活潑開朗的性格對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遇到一些挫折。這時,父母不應用指責、批評的語言,而是多用鼓勵的口吻引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特別對于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不要一味地去壓抑,要讓孩子保持天真、活潑的天性,留有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我們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時間教孩子學習知識技能,而要教孩子做一個品德優良、人格健康的人,卻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做到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人格,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而我們作為教育者或父母,正是這個幸福的創造者之一。只有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孩子擁有這個幸福。
參考文獻:
[1]王春華.淺談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 《青春歲月》?【年(卷),期】2016(000)004。
[2]黃瑞芬.努力塑造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小學教學參考,2006(0Z2).119-120。
[3]陳坤.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健康人格,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