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芳
摘要:近年來繪本閱讀教育受到廣泛重視,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教師和家長在教育觀念的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存在繪本閱讀小學化的傾向,嚴重抑制了幼兒的創造力,影響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為了幼兒的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必須堅守兒童立場,有效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對此,文章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操作策略。
關鍵詞:兒童立場;繪本閱讀;指導;策略
為了有效地開展繪本閱讀教育,教師必須堅守兒童立場。為此,教師要學習如何恰當地選擇繪本閱讀材料引導幼兒閱讀和欣賞;還要抓住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與審美需要,恰當進行閱讀教育指導;在教育實踐中應該準確把握繪本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形式要素,善于啟發和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并創造性地運用語言,使幼兒在參與繪本閱讀活動中獲得身心和諧健康的成長。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對繪本閱讀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指導策略。
一、引導幼兒觀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幼兒之所以喜歡反反復復閱讀某一個繪本故事,常常是因為書中某個角色,使他獲得了相應的情感體驗,如有的故事主人公特別善良,使幼兒非常感動,故事的結局非常的美好,會讓幼兒感到舒暢。豐富而具體的情感體驗,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所以在組織和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堅持兒童立場,就要引導幼兒進行情感體驗,激起他們自主探究的心理,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入到閱讀狀態。
例如,圍繞《媽媽摘的葡萄》組織與開展閱讀活動時,教師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畫面,體驗小狐貍餓肚子難受的感覺,感悟狐貍媽媽為了愛寶寶,不辭辛勞的感人場面。為了救狐貍寶寶,狐貍媽媽遇難,使幼兒體會到了緊張又傷感的情緒情感。豐富的情感體驗,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激起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又如,圍繞《幸福的大桌子》組織與開展閱讀活動時,其中有兩個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是孩子們都在家時的場景,一個是兔奶奶一個人趴在桌子上的情景,兩個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產生了強烈的情感體驗,幼兒在閱讀故事時,更加理解兔奶奶的心情,也對持續的閱讀繪本故事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堅持兒童立場,就要把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問題情境,激起幼兒閱讀的欲望,提供創編的機會,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創造力。
例如,圍繞《龜兔賽跑》組織與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認為烏龜和兔子誰會跑得最快?幼兒根據常識一定會回答是兔子跑得最快。教師可以這樣說:但是故事的結尾是烏龜是冠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教師創設了問題情境,設置了懸念,引發了幼兒的閱讀期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尋找答案。在閱讀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繼續采用提問的策略,通過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創編,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在龜兔賽跑中烏龜贏得了冠軍,小兔子真不服氣,于是他們約定下周繼續比賽,那么你認為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從不同的視角創編豐富有趣的故事。由此可見,只要問題設置恰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幼兒就會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創編,每個人的作品都會富有個性,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語言創造能力。
三、巧用趣味材料,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幼兒的學習是建立在直接經驗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堅持兒童立場,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就應該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在直接感知和動手操作中掌握閱讀知識和基本的閱讀技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圍繞《三只蝴蝶》組織與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彩紙等,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與故事內容相關的頭飾和服裝,為接下來的表演游戲活動提供了道具。由于輔助材料的有效運用,使閱讀活動更具有趣味性,也使幼兒對圖書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輔助材料的運用使閱讀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幼兒閱讀的主觀能動性。總之,在繪本閱讀活動組織和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提供具有適宜性的輔助材料,使幼兒有機會進行動手操作和直接感知。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使幼兒有機會通過親身經歷的方式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這樣的活動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綜合經驗,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幼兒閱讀活動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幼兒時期開展繪本閱讀教育,堅持兒童立場,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智力發展,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一些幼兒教育的專家學者也指出,繪本閱讀教育能夠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發展他們基本的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所以,我們重視繪本閱讀教育,堅守兒童本位,不斷提高繪本閱讀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曉輝.信息化環境下幼兒繪本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新疆農業大學幼兒園為例[J].經濟師,2016(06):189-190.
[2]潘愛珠.小班幼兒繪本閱讀開展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7(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