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玲
摘? 要:集體備課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反思能力。備課是優化課堂內容的前提條件,新課程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的讓自身專業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應立足于課堂學習的新理念,深入研究新教材,共同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途徑。新課程改革后,我們也為集體備課做了一些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集體備課;專業成長;有效途徑
引言
備課是優化課程的前提,也是幫助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而傳統的備課方式較為封閉,備的是自己知道的,講的是自己熟悉的,教師之間也缺乏交流,長期下來制約了教師的發展。我們要提高對于集體備課的認識,發揮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共同研究,不斷優化、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個人專業水平。
一、集體備課的意義
集體備課是指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共同制定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設計優化教案和教學結構的過程。
二、集體備課的前期準備
(一)成立備課組
可以根據年級、學科安排教師的辦公室,要改變以往隨意組合辦公的方式,為相對陌生的同事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為了可以在備課組間迅速建立合作、和諧、凝聚力強的氛圍,學校對此開展了“備課文化建設評比活動”,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各備課老師之間可以積極交流,相互溝通,齊心協力的融洽,體驗集體思維火花碰撞所帶來的快樂,為集體備課打造良好的基礎。
(二)確定形式及人員分工
確立備課組長。在集體備課當中,備課組長應該及時檢查組內成員備課的預案,在保證討論時間的前提下積極組織大家討論并及時調整談話話題,對于每次討論出來的方案設計進行總結,在科目實踐活動中搜集的文字內容要適合本地教學教材的內容增加,有計劃的對學科實踐活動進行系統性整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
校內文化的建設。校園內的任何空間都可以加以利用,像文化墻、宣傳欄、黑板報、花壇等都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宣傳欄上可以將世界前沿的科技發展等內容通過文體和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也可以利用課間鈴聲用英語歌曲代替音樂,黑板報用雙語方式展現。
三、集體備課如何幫助教師專業成長
集體備課可以幫助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鉆研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矯正的好,實踐和理念就會結合在一起。
這個過程的著力點是:(1)以課堂為工作點;(2)以關鍵事例、案例為對象;(3)反思課堂教學的問題;(4)以思考研究為主要工作歷程;(5)以解決課堂教學問題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
四、集體備課的案例《方向與位置》
集體備課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集思廣益、探討、找尋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揚長避短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以《方向與位置》為例:
首先在確定了集體備課的研討主題為《方向與位置》以后,新老教師可以共同交流溝通在教授這課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小學生對于方向的認識比較薄弱,只有簡單的上下左右,雖然在課中教師教授了東南西北,但是大部分學生換一個場景之后就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辨認,因此辨別位置是本節課的難點。
其次新教師由于自身的經驗不足,對于這課的難點和學生實際的問題還不能很好的把握,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集體備課中教師交流這一環節來進行交流,交流在這一課中如何簡單有效得幫助學生認識方向,比如告訴學生早上的太陽在東,中午的太陽在南,傍晚的太陽在西等方法,來以太陽辨別方向。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問題也是層次不齊,有些可能都超出了教師的設想范圍,無法準確很好地解釋,像這類問題就可以在集體備課時提出來,共同探討解決,
最后通過集體備課來解決一些上課中的問題,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案、教學手段、教學策略。
五、集體備課對教師專業有效發展的意義
集體備課并不是個人臨時備課,而且需要每個教師在集體備課前彰顯自己福特的個性魅力,充分的準備出個人驕傲
(一)提升素質,專業發展
備課組長是學科教學研究和組織者,也是將備課質量把關的關鍵性人物,需要具有堅強的組織策劃評判的能力,還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深厚的教育理論水平,要善于學習,及時的掌握教育最前沿的知識和理論。備課小組的教師應事先熟悉課程內容,以自己的教學理念參與討論,認真做好教學工作,如學生熟悉的環節、學習的程度、教師應如何提供幫助、設計練習、如何評價等。
(二)教學藍本,取長補短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有教學骨干積極的將自己好的資料,好的做法毫無保留的介紹給了組員,并將每次備課活動中的有關問題積極坦誠發表意見和做法看法,并歡迎其他教師隨時聽課。集體備課聚集了教師的智慧,相互學習,是難得的教育藍圖,也讓青年教師得到指導少走彎路。
集體備課有利于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優秀的教師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通過集體備課改變了教師以往單打獨斗的備課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將自己的智慧和特點展示出來,通過大家集體的交流討論中發展不足,彌補不足,在傾聽吸納的過程中學會了協作和分享。
(三)集體智慧,碩果累累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研組各教師應獨立設計教案,教師應是主力后援。教研組成員聽取主輔助人員對設計方案和意圖的詳細介紹,其他成員根據自己對教學方案的設計思路提出意見,然后進行討論和修改。通過這種方式,他們通過對每個環節的討論來完善它,結果就是一個借鑒他人智慧的產品。在此過程中不管是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是初入教壇的教師都會將自己積極融入到討論組內,集思廣益,從而使自己的素質得到充分的展示。
參考文獻:
[1]王至輝、王龍. 集體備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J]. 蘭州師范附屬小學, 2009, 000(001):8-9.
[2]周慧. 集體備課:新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4, 000(0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