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涉及到我國大部分人民群眾最基礎的利益,同時也是基層文化工作的重點問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負責人民文化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順應時代不斷進步所發生的變化,對待由于新的形勢變化發展而出現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詳細的討論與分析,做好相關的組織任務,通過豐富的文化活動,幫助人民群眾滿足日常精神滋養的需要。本文根據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以及組織與開展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現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多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聞名的重大成績,伴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人民日常生活的構成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往的“三飽一倒”的生活觀點也已經被高質量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所替代,人民文化活動也變成了大眾生活方式中比較重要的一面,對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關乎到廣大群眾的最根本利益,是有關基層文化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
一、目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所面對的問題
(一)近幾年以來,對于我國經濟文化的創建以及廣大人民精神文化的創建,國家提出了相關政策,但是在具體詳細的施行過程中,各個級別的政府機關依舊是以經濟建設為主要目的,把提升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作為工作的核心內容,通常把那些無法帶來經濟效益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置之不理。就在同時,目前依舊有個別的相關領導以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就只是簡單安排不同類型的演員到鄉間去匯報演出,每過一段時間就舉辦一場到兩場的匯報演出以及相關的比賽活動,利用這些單一的文化活動來完成表面的任務,相關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消耗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真正進入到群眾生活到中,去了解群眾對于文化活動最真實的需求。這就導致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特別是個別基層群眾在空閑時間里,因為沒有其他的具體文化活動,部分基層群眾會為了打發空閑時間,進行打牌、打麻將以及賭博等違法行為,容易造成基層居民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為將來正常生活帶來無盡隱患[1]。
(二)因為基層群眾文化相關工作無法形成最為直接的經濟利益,導致許多地方中相關的工作中缺少專業人員以及藝術能力較強的人才。首先致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缺少了專業性的指點,其次還會導致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方式方法過于單一,活動內容比較枯燥無趣。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針對大部分的基層群眾來說,除去農忙的時候,其余空閑時間都是依靠看電視和打麻將來消磨時光。個別農村即使有許多的文學藝術主干,但是這些專業人員更加喜歡參與不同類型的商業化表演,嚴重阻礙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有序發展。除此以外,許多地方的文化活動不僅開展次數少之又少,而且文化活動內容過于陳舊老套,無法體現出該地區的特點所在,以致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很難達到最初的設計預想。并且個別基層文化站依然存在相關費用的欠缺,導致設施設備比較破舊,相關的工作人員素養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基層群眾文化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目前基層文化相關工作面對的最主要問題依舊是相關活動所需要的費用不足。基層群眾文化相關活動所需要的費用不但來源比較單一,并且相關費用的金額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只是單純依靠這有限的費用來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精神滋養的需要就會顯得格外杯水車薪。大部分的基層群眾文化相關工作的進行都需要我國政府中相關的財務部門的支持,我國社會中的資金加入的少之又少,致使大多數時候的文化活動因為費用的各種問題很難正常進行。另外,還有很多地方在開展基層文化相關活動過程中,需要廣大群眾自行出錢來購買相關裝備、租借相關場所以及為演員定制服裝等,這樣雖然使基層文化相關活動可以如期舉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減少各位群眾對于基層文化相關活動參加的積極性,對于基層文化相關活動組織產生了強烈的抵觸以及不滿情緒[2]。
二、對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的意義
(一)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化建設過程中,即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但是造成不同利益之間的沖突產生了激化。尤其是激化了基層群眾內心深處的矛盾,從而引起了很多復雜的社會現象。基層群眾相關文化活動是廣大群眾對于精神文化創立的主要體現,不但承載了廣大群眾的理想信念,而且真實體現了廣大群眾的具體實踐過程。對于我國在新時期增加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建立,可以將基層群眾文化相關工作完美的融入到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將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的,而且還可以提高基礎群眾自身的文化素養,漸漸的減少了基層群眾的內心矛盾,為我國和諧社會有序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文化建立是基層群眾文化建立的重要目的,并且基層群眾文化的建立同樣是人民群眾滿足日常精神滋養需求的保障,并且在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點主要體現在“群眾”之上,需要通過深入廣大群眾的內在,來舉行相關的文化活動,增加廣大群眾對于活動的興趣,從而提升廣大群眾對于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在確保相關基層文化活動的正常舉行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建立。
三、對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相關策略
(一)滿足不同階段群眾的需要
對于在今后增加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的同時,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注重不同階段廣大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以保障所有群眾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滿足。以往固定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沒有辦法來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也沒有辦法保障文化建立事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所處的這個階段,對于基層文化相關活動的進行優點也更加明顯,同時相關文化活動方式也更加充實起來。但是對于這種背景之下,依然存在許多參差不齊的現象。
目前,在我國最基層的地方,因為實際的生活狀況,許多成年人必須選擇外出務工,這樣就直接造成了許多地方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孩子比較多,對于這類群體,如果想要正常開展相關的文化活動,需要根據結合現實的特殊性,才可以保障相關文化活動與群眾的需求相吻合。必須要對這類群體的需求以及自身特點進行詳細研究討論,然后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并且按照不同年齡階段進行相對應的文化活動,推動更多的基層民眾積極主動的參加到文化活動中來[3]。
對于這個特殊群體,有關工作人員需要更加注重有關孩子的文化活動,每一位孩子都會是我國未來的頂梁支柱,針對孩子的文化活動,首先需要以教育為主要目標,引導孩子在文化活動中依然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比如:可以舉辦詩詞朗誦表演,幫助孩子更加深刻理解我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魅力,也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邊玩邊學習,為每位孩子在將來學習發展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或者開展相關的益智類比賽,讓孩子之間展開友誼比賽,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發散能力的發展,并且加深孩子之間的友誼,增加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孩子的表達溝通能力。
(二)對于專業人員的培養
如果想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舉辦的井然有序,在之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相組織與開展的同時,需要重視對于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也要積極引進藝術能力較強的人員,并且及時的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相關工作人員展開培訓學習,推動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同時增強對相關工作人員思想培訓,使其真正意識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所帶來的重要意義。組織所有工作人員對于我國相關政策規定以及法律法規進行仔細學習,加深不同環節過程中工作人員對相關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4]。
對于相關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都十分需要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只有利用專業化的團隊才能確保文化活動工作的有序進行。對于保證人才的輸入,需要給予相對應的補貼,我國政府機關需要增加對于基層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對相關工作人員增加相應的薪資待遇,促進更多的專業人員投身到基層文化活動相關工作崗位上。而且政府還可以與各所高校展開合作,因為往屆的畢業生中人才濟濟,而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相關工作需要眾多的新鮮血液注入。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描述,豐富多彩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每一個基層人民的“精神食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基層人民的文化素養以及思想政治素養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國政府要重點關注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增加對于基層文化活動所需要設施的建立與投資,通過地區不同,開展相對應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動,通過廣大基層人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最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愛華.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現狀與優化辦法研究[J].參花(上),2021(07):135-136.
[2]蘇文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模式探討[J].藝術家,2021(07):118-119.
[3]胡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在不斷創新[J].中國航班,2021(06):116-118.
[4]鄒力.關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及輔導方法研究[J].今古文創,2021(07):115-116.
作者簡介:邱虹,女,出生年月1988.10,漢族,籍貫:四川省隆昌市,本科,群眾文化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