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微電影誕生于Web3.0時期,從2005年胡戈導演的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到2010年真正將微電影帶入觀眾視野的《老男孩》,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也讓創作者看到了電影的新形式。2010年在凱迪拉克的廣告短片《一觸即發》中首次表明了微電影的特征:其內容短小精悍,時長最短五分鐘,最長不超過三十分鐘,微電影和傳統電影一樣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除此之外,相比傳統電影而言,微電影與之區別最大在于時長上面。微電影獨特在于它的“微”,除了時長上面“微短”之外,微電影的“微”還體現在“微”制作周期,“微”成本等特點。微電影的“微”和短視頻的“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業界將短視頻定義為: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一分鐘以內的視頻。由此可見,二者并不是對立的兩組概念,而是具有交叉關系,一方面短視頻的興起威脅著微電影的生存,另一方面微電影可以借助短視頻的平臺,趁著短視頻的風口進行革新與進一步發展。國內第一部豎屏微電影《悟空》首次打破傳統電影的橫屏畫幅展示,運用手機豎屏拍攝,呈現出適應手機豎屏觀看的微電影。張藝謀團隊的賀歲公益微電影于2020年春節期間發布,共四輯,每輯時長約四到五分鐘,分別講述四個不同的溫暖平凡故事。張藝謀團隊通過這四部豎屏美學微電影,讓觀眾看到了微電影的新可能。
在平民化敘事中展現主題。在傳統電影中,比較常見的是宏大敘事和英雄敘事,主要是以大見小。以張藝謀以往的電影作品來看,從主角上看大多是選擇英雄或者是大人物如《英雄》《十面埋伏》等,從主題上看大多也是關于家國情懷或者俠義正道如《金陵十三釵》《長城》等。張藝謀團隊在他們的豎屏美學系列微電影中,一改往常英雄敘事,采用了平民化的微小敘事手法,從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情和平凡人著手,展現生活中的細節,以此來體現人情溫暖。《遇見你》講述了在火車臥鋪中男孩對陌生女孩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陪伴你》講述了一家人在外面吃年夜飯的親情故事,《溫暖你》則是講述了一個玩偶兼職女孩溫暖了一個陌生而失落的上班族的故事,《謝謝你》則講述了一個辦公室白領為高空工作的玻璃清潔工遞熱水,兩者相互感謝的故事。四則微電影都是選取的生活任意一個片段,雖然類型不同,但是導演的訴求都是一致的——在平凡中尋求感動。故事也發生在最平常的地點,如火車上、電梯間、辦公室等,選取的人物也是平凡的普通人、學生,上班族或是工人。這樣一種以普通人為主的敘事手法,不僅更加貼近大眾生活并且能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
微觀敘事中展現宏觀情感。在短視頻時代觀眾更加傾向于觀看日常化的內容,《遇見你》系列從生活入手,從四個不同方面分別展現出不同類型的美好和溫暖,從微觀視角出發以小見大。如在《謝謝你》中對工人的感謝中也能讓觀眾對所有辛勤工作為他人服務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在這樣短時長的豎屏微電影中,內容切入點雖然小,卻有反映整個宏觀社會面貌的意義。現代信息過于碎片化,以往電影的宏觀敘事會讓影片內容和觀眾產生距離感,微觀敘事更加適合當下觀眾的觀看習慣,并能讓觀眾在“小人物”身上發現“大感動”,從以小見大的敘事中展現出社會底層百態,挖掘出人情冷暖。
單線敘事為主,多角度展現感性成分。傳統電影為了凸顯懸念和回轉一般會采用非線性敘事手法。非線性敘事手法主要會采用回憶、重復、省略等一系列不完整的敘事手法,這種敘事手法錯綜復雜,讓故事情節撲朔迷離,往往適合展現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或者是設置難以猜測的懸念。在短視頻中,觀眾往往希望在短時間內看清故事的脈絡和結構,因此微電影一般采用線性敘事而且是單線敘事。在線性敘事中,導演能在短時間內闡明故事的起、承、轉、合,偶爾也會省略掉起和合的部分,但是整體是按照一條時間線進行,并且能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和情節的連貫性。例如,《遇見你》是從男主一個人在臥鋪車廂開始,接著是遇到了一個車廂的女主角并對其暗生情愫,隨后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瞬間。短短的四分鐘時間內,導演按照時間順序從男主為主要視角切入,并分別從遇到女主和同車廂的大叔展開情節,多角度展現了在一節車廂與陌生人之間的趣事和以及男性對女性的情感。可見在微電影中,線性敘事一樣可以表現細膩的人物內心活動。
傳統電影的橫屏畫幅一般是16:9或者是4:3,這是由于電視機和電影幕布的大小所決定的,這樣的比例適合展現遠景和全景,使畫面有延伸感以及能突出一種宏偉的氣勢。如今短視頻流行的9:6畫幅則是順應了手機屏幕大小,用戶可以用手機觀看視頻,不用翻轉手機。因此豎屏下的視聽語言更顯重要,視聽語言是一門特屬于電影的藝術,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微電影想要從眾多短視頻中脫穎而出必須在視聽語言上超越一般的短視頻。而豎屏模式下,由于畫幅的改變則需要適合豎屏的視聽語言,張藝謀團隊的美學系列微電影正是在對新的豎屏視聽語言進行探索。
縱向構圖彌補運鏡缺陷。傳統電影在攝影機滑軌等器材的幫助下,能夠輕松實現推、拉、搖、移、跟等鏡頭運動,使電影的鏡頭語言更加豐富。豎屏下,9:16的屏幕中畫面卻少了延伸感,由于豎屏設備和視覺的限制,運鏡上也有一定的局限。但由于豎屏自身具有縱長橫短的特點,它在構圖可以達到新的審美效果。在《遇見你》的故事發生在火車的臥鋪中,臥鋪分為上中下三個鋪位,男女主初遇時,一個從上拍的俯拍固定鏡頭,男主躺在上鋪看著女主在尋找自己的鋪位,這一個固定鏡頭達到了傳統電影搖鏡頭的效果。在電影中還采用上下構圖以及上中下構圖技巧。其中一個畫面是男主躺著,女主在中鋪鋪床,中間隔著一個床板,達到一個對稱效果。整個鏡頭記錄下男主對女主的關注,雖然失去了景深效果但是整個畫面顯得飽滿充實。在《溫暖你》中導演更是將構圖美學發揮到極致,故事發生在上下扶梯間,開頭導演采用左右對稱構圖,俯拍上行和下行的電梯,反向行駛的電梯暗示了大家彼此都是陌生人沒有交點。后來玩偶女孩的玩偶掉到了隔壁扶梯后,從此兩個陌生人開始有了交集。隨后女孩開始每天逗為她撿起物件的男子,構圖發生改變,采用對角線構圖或者三分構圖,暗示兩人在方向的扶梯中彼此溫暖,從此有了交集。
小景別畫面增強細節描述。傳統的大場景大景別顯然不適合手機豎屏觀看,因而豎屏微電影主要將鏡頭集中在中近特景上。在張藝謀美學系列微電影中,四部都集中在一到兩個場景里,因此除了部分對場景的交代上需要運用遠景和全景其他全是小景別。小景別能聚焦細節,增強畫面的敘事性達到引發觀眾思考和共鳴的效果。在《遇見你》中,大部分采用中景來展現人物關系,如男主到下鋪后偷瞄躺在中鋪的女主,中景中兩人之間的距離表現出暗戀與被暗戀的關系。又用男主的面部特寫,如眼神微笑關注等,來展現男主對女主喜歡卻無法開口的復雜心理活動。在《陪伴你》中,導演運用了大量的中近景來呈現過年夜中一家三口溫暖有愛的畫面。
畫外音與字幕為主,減少人物對話。在傳統電影中,對話是必不可少的,就連在短視頻中對話也不少。語言是一門藝術,無論是臺詞還是獨白都需要精心設計,否則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現在很多短視頻由于臺詞設計不合理會變成“土味視頻”。在短視頻中,由于時間限制,光靠語言無法展現全部內容,反而會顯得節奏拖沓。張藝謀團隊在語言上做了權衡,用最少的人物對話講最溫暖的故事,用字幕和話外音作為補充。在《謝謝你》中,由于場景設置,清潔工在大廈外面,公司白領在大廈里面,寒風呼嘯,兩人無法對話,白領用寫字替代了語言,清潔工人用手語比出感謝。這種無聲的交流使情景更加逼真,觀眾的代入感更強,最后配背景音樂,出現字幕“感謝每一份平凡的給予”,使觀眾沉浸其中、回味無窮。
在短視頻“滑屏”時代,是以內容為王。微電影在形式上做出了巨大改變,由橫屏變為豎屏。除此之外,在敘事上由宏大敘事轉為微小敘事,選題平民化貼近日常生活。在視聽語言上也順應豎屏短視頻特征做出調整,構圖上多采用對稱、三角、三分等縱向構圖,并且減少對話增加字幕。張藝謀團隊在對豎屏美學微電影摸索中小試牛刀,讓人們看到了微電影的更多可能性。微電影在短視頻時代中應該順應時代特征做出改變,在改變中要保有自身特點,比如電影本身的視聽語言。麥克盧漢把媒介視為人類身體的延展。微電影則是視覺和聽覺延伸,從視聽上雙管齊下,微電影這一媒介能在短視頻時代中彰顯出它自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