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青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 太原 030401)
由于受傳統聲樂教學的影響,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模式現在依然沒有完全突破“一刀切”的局限。所以,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也很難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實際的聲樂實踐等綜合性需求進行聲樂課程的設置。最為顯著的問題是教學模式單一,難以周全地考慮到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也難以顧及聲樂教學的實用性,導致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模式創新性不足。本該生動有趣的聲樂教學課堂,卻缺乏活力,沉悶、單調、枯燥,難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此外,由于高職院校聲樂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偏低,以及聲樂教學模式陳舊,導致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很難結合起來,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專業能力塑造,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對學生接受較為完整和系統的聲樂知識、技能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使得學生聲樂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夠扎實,影響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效果。
如今,現代科技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在高職院校的配備率很高,然而缺乏與之匹配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是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不夠靈活,無法滿足現代化聲樂教學的需求,使得現代化教學方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不足。所以,高職院校的多媒體教學更多是流于形式,教師只有組織學生欣賞一些聲樂作品時才使用多媒體。由此可見,高職院校聲樂教學計劃和教學程序的設定還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對于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使用率低。學生作為聲樂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效率。雖然聲樂教學對學生的自發性學習要求很高,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還是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阻礙了學生專業能力的快速發展。
聲樂教師是藝術的交流者和傳播者,是培養高素質聲樂人才的主力軍,是決定高職院校聲樂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高職院校提出了現代化教學的倡議,也引進了相關的聲樂教學設備,然而學校中傳統聲樂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擁有高質量教學能力的教師欠缺,使得全新的、完善的聲樂教學模式難以建立。高職院校聲樂師資隊伍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的重要原因是高職院校聲樂教師的創新思維薄弱,這與院校為教師提供的學習和深造機會不足有關。另外,高職院校關于教師的獎懲制度不夠健全,對于有學習潛質和創新教學思路的教師,沒有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聲樂教師隊伍中缺乏先進者,形不成你追我趕的創新趨勢,影響高職院校聲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想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較為薄弱的一環。
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是一種對實踐性要求很高的教學,然而受傳統聲樂教育的影響,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還是按照固定的教材安排教學內容,主要的教學方式仍然以教師教為主、學生學為輔。這種聲樂教學形式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聲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也很少。這導致的教學結果是很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欠缺,掌握的理論知識與聲樂職業的實際要求脫節。所以,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課程安排缺乏對實用性的考慮,導致學生要么只掌握了聲樂理論基礎知識,要么自恃嗓音優勢而認識不到全面系統的音樂技能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畢業后就業困難,或者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遭遇挫折,不能很快地適應崗位。
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主要采用一對一的授課方式,這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聲樂表演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注意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融入豐富的小組式教學,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劃分小組,按照學生的嗓音條件、表演技巧和興趣愛好,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在小組學習成熟以后,發動學校組織一些較大型的集體公開課,將教師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深入推廣。教師要將教學課程結構進行優化,確保使學生掌握聲樂基礎知識的同時,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可以通過公開課對嗓音保健、作品賞析和聲樂技能訓練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另外,還要加強各大高職院校聲樂專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公開課、學術講座、學生交換等方式,拓展聲樂授課形式。通過多元化授課方式的采用,讓學生在全面的學習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聲樂知識和技能,強化聲樂實踐和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聲樂發展觀、嗓音保護意識,掌握扎實的聲樂知識和技能。
聲樂教學的發展離不開與多種教學手段的結合,特別是在現今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聲樂教學也要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功能,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以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錄音和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將學生的聲樂學習過程記錄下來,以便于對學生聲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有更好的了解,可以很直觀地針對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給予有效的指導,或者調整原有的聲樂教學方法。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PPT 等課件作為教學輔導,結合視覺和聽覺,對學生的聲樂學習起到更直接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和鼓勵一些對多媒體感興趣、有視頻剪輯愛好和才能的學生,將平時的聲樂教學或者學生自己的聲樂練習視頻進行剪輯,作為聲樂課堂的教學資料,這樣更真實,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也有很重要的引導作用,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是聲樂教學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現代化的教學模式為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改革。要保證教學效果,就必須打造一支適應現代化教學模式的教師團隊。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師中有些年齡較大,聲樂演唱功底很深厚,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現代化教學模式和新媒體教學設備接觸較少,所以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的技術培養和思維轉變。首先是對聲樂教師進行培訓,要帶領教師去參觀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教學現場,拓展教師的視野,激發教師的創造力,讓教師明白扎實的專業知識已無法滿足日益深入的教學改革的要求,學習新媒體的知識和技術迫在眉睫。要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讓教師充分掌握現代化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技術。其次,教師在提升自己的聲樂基本功和教學技術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接觸新媒體設備,提升自己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力,特別是有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可以發動自己的學生,讓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到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中,和學生一起學習、成長,這樣既能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要經常舉辦關于聲樂教師的現代化授課方式的學習講座和比賽,要制定相關的獎勵制度,對教師給予鼓勵和支持。
聲樂教師在實際的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聲樂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聲樂能力塑造方面,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科學的音樂理念和聲樂觀念。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優先考慮到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為往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目前,高職院校的聲樂教育目標是培養聲樂表演者和聲樂教學者,兩種人才的定位和職業規劃一定要在平時的聲樂教育中體現出來。如加大實踐性課程的占比,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聲樂教學體驗,在平時的課程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以便于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包括舞臺表演能力的不足,對聲樂演唱技能的運用不夠熟練等,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聲樂學習中努力的方向。此外,高職院校要加強聲樂教師和學生的對外溝通和交流,避免本校師生“閉門造車”。高職院校的聲樂教育既要考慮學生聲樂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慮學生的聲樂表演能力,所以聲樂教師要提高聲樂教學水平,課程的設置和安排要以實用性為主。將學生的具體發展需求與聲樂教學的每個環節結合起來,不斷優化聲樂課程結構,優化配置課程資源,促使學生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實現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向發展。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是與時俱進的,要隨著時代教育的發展以及社會對聲樂人才的需求做出及時的調整,不斷地優化和整合教學內容,改革和完善教學模式,以提升高職院校聲樂人才的培育能力。此外,要對當前高職院校聲樂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把握,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以構建科學系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促進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