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爍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開展,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強、邏輯性強等特點,所以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 ?價值? ?措施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1.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枯燥等文藝,原因是教師習慣使用傳統教學方法。但是,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但可以豐富教學方法,而且可以及時將課件、視頻等資源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
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火箭發射倒計時的視頻等,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明確時間這一概念。又如在教學“分類”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小動物回家游戲,要求學生將相同類型的物品放置在一起,從而加深學生對分類的認識。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也可以受到氛圍的影響,逐漸理解數學知識,掌握分類方法。
2.優化課堂教學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數學課堂中,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人性化與智能化,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思維導圖,將思維具體展示出來,在圖文并茂中聯系不同主題,實現對知識點的串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又如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與學生一起制作思維導圖,將數學知識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逐漸理解數學知識,且保證復習的完整性。
3.提高教學生動性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要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改變數學教學現狀,提高數學教學的新穎性與生動性,在刺激學生視覺、聽覺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
如在教學“樹葉中的比”這一內容時,教師需要從測量、比較相同樹葉的長寬比值入手,找出樹葉中的隱性知識。如在長寬比值相近的不同樹葉中,形狀會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完成教學后,教師可以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見樹葉的類型,在延伸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類型的樹葉。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不僅可以保持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還可以實現對教學的補充,提高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在預習階段的應用
首先,合理的預習能夠讓學生在自學基礎上提升學習效率。預習能夠為數學課堂的開展提供準備,因為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所以在課堂中很容易出現教師教學完知識點后,學生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需要面對下一階段的學習,當學生錯過一個知識點后,勢必會影響后續的學習。加之一些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現學習速度緩慢的現象,最終影響學習效果。但是,預習能夠讓學生在課前大致了解知識,帶著問題理解教師所教內容,從而在課堂中更加快速準確地掌握知識。
其次,借助預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新時期發展下,終身學習理念已經成為教育重點,所以教師需要從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出發,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知識的同時,提升思考與判斷能力,保持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數學預習階段,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制作微課視頻,保證預習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明確預習主題,提高預習效率,確保預習的完整性。在觀看完視頻后,學生能夠在新課講授中更加輕松地面對數學問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2.做好導入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確保教學順利開展,也是保證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需要設計出具有啟發性的導入語,以此來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習慣直接講述知識,使得學生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新課學習中。但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導入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從做好導入環節設計入手,確保學生能夠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認位置”這一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前后左右上下六種位置關系。在備課階段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收集相關視頻,以模型圖等方式將知識展示出來,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視頻展示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不同物品位置,檢驗學生的觀察情況。當發現一些學生掌握不好時,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從而順勢進入新課的學習。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科學使用多媒體技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首先,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教學生動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針對一些存在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減輕學生學習難度,幫助學生產生新的認知與理解。
其次,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強化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自覺研究問題,保持學習動力。如在教學“相交與垂直”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做好問題研究,也可以將相交與垂直現象展示出來,在調動學生感官參與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又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十字路口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相交這一知識,然后針對十字路口的斑馬線進行分析,教授平行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講述相交與平行的知識,而要讓學生在探究中掌握相關知識點,從而加深印象。
4.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要從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出發,做好創新工作,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將學生帶入學習活動,鼓勵學生運用理論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中,教師需要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學生的學習態度,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教學設計。
其次,做好分層處理。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需要將學生按照標準劃分層次,找出同一層次中學生的相似點,并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互動與學習中掌握知識點,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如在教學“統計圖”這一內容時,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掌握繪制方法,然后針對學生繪制的統計圖進行評價。在教學繪制方法時,教師還要及時延伸知識,保證學生學習的完整性。
5.解決數學重點與難點問題
教師只有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多媒體技術,才能確保講授與理解時間的充足性,才能為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供支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掌握多媒體技術運用方法,篩選出教學重點與難點知識,在找準教學切入點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材涉及許多重點與難點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動靜融合,將抽象的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如在教學“圓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內容時,如果教師直接使用手持細線小球轉動法,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理解誤差,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細節內容完整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充實課堂容量的基礎上吸引學生,為學生營造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快速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有如草.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60).
[2]朱明瑋.運用改善,技術改善——淺談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8(1).
[3]李賀敏.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前衛的標志——淺談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9).
[4]王力,姜維.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06(4).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甌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