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深入,社會各界對于自然環境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而水環境作為自然環境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更要對其展開全面保護,做好必要的河道治理工作,實現對水環境的優化處理。因此,文章首先對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展開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河道治理改造;水環境保護;具體措施
引言:
在城市化建設以及工業化發展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雖然其促進了群眾日常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間對周邊的自然環境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引發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出現,這種污染問題不僅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會影響到群眾的基本生活環境。而在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雖然其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但仍舊與預期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因此,這就需要加大對于環境整治方式的重視程度,在其中積極探討環境保護任務,并在河道治理改造工作當中做好水環境保護工作,以此來更好的維持生態均衡,促進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一、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1.維持河流生態的平衡性
河道屬于水體的主要載體,同時,在群眾的日常生活當中,河水也是生產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這就需要對河流展開科學合理的改造整治,這樣不僅能夠為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出更加優質的水資源,也能夠對河流的生態環境進行全面保護,維護生物的多樣性,從而創造出一種更適合群眾生活的生態環境。而在進行河流治理改造的實際過程中,也會對水源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其對于群眾的日常生活以及城鎮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
2.為生產生活提供支撐
在群眾的日常生活當中,水源屬于必不可少的一種關鍵物質,而由于水體環境能夠帶來核心的水資源支持,使得水體環境的重要程度進一步提升。而在當前的發展進程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環境保護觀念也在持續提升,這也使得社會各界對于水體環境治理以及保護觀念更加強烈。因此,必須要充分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水體環境進行全面保護,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水資源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也可以為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1]。
二、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1.加大生態護岸技術的重視程度
在河道治理工作的開展進程中,其中的基本前提就在于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且在進行規劃時還要突破傳統理念產生的限制,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以及生物多樣性作為主要目的,在確保各類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時,促進環境與生態之間的完美融合。同時,還應當充分吸取世界中經濟發達國家內部所采用的水體環境防治措施,加大對于生態護岸技術的重視程度,而通過這種生態防護的方式,不僅能夠對土壤進行固化處理,避免河岸出現坍塌等嚴重問題,還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河流的自我凈化能力,使得生態護岸技術成為了一種具備著優異自然景觀效果的護坡方式。并且還要積極主動的采用生態型防護構造與防護形式,種植大量的植物來對河流沿岸進行保護,通過植被的固根以及吸收來對水流的流速進行緩解,進一步降低洪水等災害對堤壩的沖擊力,對水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涵養。
2.雨污分流與穩定塘處理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家工業化發展進程的持續深入,河道很容易就會受到污染,而引發水土污染的主要因素就在于生活用水以及農業用水的隨意排放,因此,這就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對水污染問題進行預防,通過截污治污以及雨污分流等方式,實現污水的集中排放,在穩步提升河道網路整體水源品質的同時,降低水體所受到的污染。而站在傳統意義的角度上來看,穩定塘處理技術通常被稱作生物塘技術或是氧化塘技術,穩定塘處理方式在本質上與自然水域自身所具備的凈化功能較為類似,其中一個主要就是將溝渠或是荒地進一步轉變成大小合適的池塘,并在周邊部位建立起防滲流以及圍堤,利用池塘內部存在的微生物來將那些受到污染的水源進行凈化處理,通過菌藻所具備的化學作用,將廢水內部的有機污染物進一步剔除,從而起到凈化水源的作用[2]。
結論:
綜上所述,在河道整治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必須要在河道整治規劃過程當中將保護水體環境這一內容有效引入至其中,同時,還要提高河道治理的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設立自然護岸,穩步提升水體自凈功能以及規劃河道治理計劃的方式,構建出一種更加優異的河道水環境,并采用生態護岸技術、雨污分流技術以及穩定塘技術來實現對于各類污水的科學處理,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維持生態環境的均衡性以及穩定性,還可以在根本上實現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王芳.分析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現狀及對策[J].低碳世界,2021,11(01):15-16.
[2]朱蘭俠.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環境保護解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