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賢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創新,小學課堂也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因此,身為一名專業的道德法治教師,就要承擔教書育人的職責,要在課堂中融入生活知識,這樣才能不斷的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學習,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生活教學;道德法治;小學
引言
在小學教育教學當中,道德與法治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學剛好能夠滿足學生欠缺的地方,讓學生更好地處理生活難題,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習更加精彩。本文根據生活化教學讓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更精彩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一、生活化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豐富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
對于當前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正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很難通過傳統教學方法來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生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方法,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能夠幫助小學生將知識進行分解,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避免學生無法理解的問題。生活化教學法夠幫助教師輔助教學,從而徹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德育課程,教師要將教學中的德育內容充分發揮出來。此外,道德與法治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滲透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還能夠讓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加清晰。所以,教師要通過完善課堂的教學流程,要讓知識變得更加精彩,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小學思想素質的不斷滲透下,道德法治教師也對課堂進行了全面地分析,使生活化教學慢慢地滲透到課堂當中,得到了小學生的喜歡和支持。但是目前課堂教學還仍然存在教學管理問題,仍未完全得到有效解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從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讓學生能夠享受課堂的教學。但是部分教師還沒有在教學中全面滲透生活化教學,這樣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保證。因此,教師要對課堂進行創新,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精彩。
三、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創新策略
(一)豐富生活化教學知識,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內容了解得不夠全面,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對全班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首先,教師可以讓生活知識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有趣,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會容易很多。其次,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要在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改變以前的學習態度,能夠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這樣能夠保證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例如,小學教師在學習“爸爸媽媽在我心中”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回憶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教師要讓學生試圖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對自己的愛和關心,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要及時與爸爸媽媽溝通,要在學校里好好學習,不要讓爸媽擔心。在家庭當中,也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還要為父母分憂解難,能夠給予父母愛。最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小學生搜集一些有趣的動畫視頻,通過多媒體將這些動畫呈現出來,讓小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去了解父母對自己付出的過程,這樣有利于使生活化教學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使課堂更加精彩
在小學到德育法治的學習當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學習中,還會覺得知識比較枯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案例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也能夠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首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讓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全面滲透到課堂當中,要不斷更新課堂教學理念,挖掘出生活中的教學價值,讓法治教學案例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生活化的元素,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加容易,學生也會享受精彩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以教學案例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教學案例的真實性,能夠對案例中的人物進行充分的思考,從而去思考案例中的人物所做的事情,這樣學生就能夠感受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能夠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從而成為一名好學生。
(三)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使教學更精彩
在小學到德育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手段,要在教學中積極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讓學會能夠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堂具有重要的幫助。此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的學習時,讓學生在全面理解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實踐練習,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還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例如,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學習“我和動物交朋友”的知識點時,教師要讓小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都見過哪些小動物,喜歡的動物都有哪些,這樣課堂就會變得非常的活躍。這時,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組織全班學生去參觀動物園,讓學生去與動物親近,交朋友,這樣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實踐的學習樂趣,也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價值,一定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能夠利于業余時間去多了解道德教育的相關知識。此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還要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讓知識和課堂都更加精彩,從而保證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觀文獻:
[1]柳琴珠.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18):36-37.
[2]沈莉伊.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以浙教版《道德與法治》第一冊教材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