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力度的逐步加深,初中體育教學的課程核心內容也隨之發生變化,已經由過去以體育成績合格即可的應試教育思想,轉變成為培養學全面發展的綜合應用能力。對于中學生來講,德育教育這一先進的理念在此階段顯得格外珍貴。就此,本文將從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意義及關系,以及對初中體育教學結合德育教育的策略進行探討與分析,以便能夠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產生積極地影響。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教學;德育教育
中學生正處于完善自身思想觀念的關鍵時期,各學科的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教學與德育工作相結合,對中學生的發展的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只有將兩者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的教學課堂變得更加優質,體育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促使學生作息時間變得更為規律,以此養成更為健康的生活習慣。 基于新課改的大背景,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將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具體需求兩者結合起來,繼而再憑借體育課堂中德育思想的滲透,來引導學生建立起更加成熟的“三觀”,確保中學生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中一直健康快樂。
一、體育教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以及相結合的意義
(一)體育教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它們之間是彼此依存的,與其他學科相比初中體育教學更具原則性與德育性,在體育場中學生常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產生矛盾甚至是起沖突,此時就尤為需要教師的幫助來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疏導,學生在經過教師的疏導后可以很快明白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用武力解決相關問題,要想贏得比賽的勝利以及受到同學們的尊敬就要憑借中學生自身的能力。只有體育教師足夠重視體育教學與德育教學之間有機的融合,才能真真切切的提升中學生的能力,較大限度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為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增添助力。
(二)體育教育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的意義
體育課雖然對于中學生的發展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卻往往容易被輕視甚至忽略。體育教學強調“德育為先”,是因為無論從當前社會發展狀況還是從展望未來趨勢來看,教育者都必須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和方法的傳授,教師可以運用當前社會的許多渠道,進行信息的收集或者是學習先進的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的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對于體育教學與德育二者的結合也是勢在必行的,教師應該積極轉換角色,從原先單純的知識傳授者的轉變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建設者,充分發揮對學生精神境界升華和思想品德建設的引導作用。
二、初中體育教學結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培養德育教學理念
當前,體育教學在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最大的障礙是教師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缺乏認識。這階段的學習相對而言是比較繁忙的,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師生都對其不夠重視,在其心目當中將該課的名次排為倒數,課時被文化課占用的事情經常發生或者是學生對其秉持著視若無睹態度,因此注意力不能高度保持集中的狀況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會逃課,要想在體育的教學之中結合德育,首要解決的就是逐步提高師生對其重視的程度,以此來實現教學與德育兩者的有機結合。
譬如,教師應通過豐富的體育教學形式,比如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是加入一些小游戲,在講授籃球的“雙手胸前傳球”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伊始,播放NBA比賽的回放,因為絕大部分的同學都喜歡NBA,當看到自己最為看好的球星贏得比賽,會比較興奮,這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向學生講授其操作要領,如:雙手在胸前持球,傳球時單腳向前邁出、雙手要向內轉腕、雙手向前將球推出。在學生領會這些操作要領之后,再舉辦一些能籃球與團結精神相結合的小游戲,通過多種的教學形式來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
(二)創設體育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參與度
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部分學生更希望將自己的全部的時間都用于文化課的學習?;诋斍俺霈F的情況,除了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還有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上述問題已然成為教師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課堂的氣氛愉悅放松以及貼合生活是該課程最與眾不同的點。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時增添一些生活化的元素,盡可能地把生活之中遇到的案例引入教學之中,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感同身受,從而能激發出學生對其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再趁熱打鐵對學生灌輸德育最為核心的思想,將德育跟體育內容二者有機結合。
譬如,在講乒乓球的“上旋球發球”時,可以2021東京奧運會為媒介,也在課堂當中創設乒乓球的比賽情境,通過用兩兩對決的方式來進行比賽,學生通過激烈的乒乓球比賽,分別選出冠亞軍,此時學生們的聽課的興趣已然被帶動起來,教師再向學生講授本節課的操作要領,拋球16cm以上,膝蓋部分稍微彎曲后,擊球后使球旋轉,教師講解完畢后,學生再次練習時動作將會變得規范,也可借助多媒體的慢放功能,重復播放學生屢次出現錯誤,或者是出現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創設情境時,一定注意能否保持課堂的紀律,通過創設奧運會比賽的場景,也可以使學生明白奧運會的精神是什么,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品格得到培養,以此來踐行教學與德育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
(三)加強與學生溝通交流,結合德育調整教學進度
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師,對于課堂節奏的把控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的力量,那么教學的最終目標肯定難以達到的。教師對于學生情況的掌握不能跟其他學科教師一樣,通過學生課堂作業的完成度以及課后習題的正確率等來進行了解。這無疑是要求教師必須就學生在體育課中出現的學習情況及時地溝通,這樣能一舉多得,首先能將學生在教學之中對教師所提的意見,以及對課程改革的建議及時地進行歸納與分析。其次是可以在教學之中觀察體育與德育它們相結合后的效果是如何的,最后還可以思考教師以后在進行自己的課程設計要改進的不足之處,適當地對體育的教學進程做出一些調整,由此實現體育與德育它們兩者能夠相結合。
譬如,在講足球的“腳背內側踢球”時,當教師講完操作要領,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討論,闡述對剛剛所講的操作要領的想法,通過對學生的具體提問,教師可以發現,有許多學生覺得這些動作的操作要領理論化的概念比較晦澀難懂,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問題是什么后,要及時對“腳背內側踢球”的操作要領進行一個較為簡單的解讀,與此同時,教師要將原有的教學進度進行調整,可以有效避免在后續的教學之中也會出現相類似的問題,也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學之中,著重注意對操作要領進行簡單的解讀,及時對體育的教學進程說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此來實現體育與德育它們二者能夠相結合。
(四)將德育滲透到體育評價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于學生的評價自古以來是家長,教師乃至整個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在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之后,對于學生的評價的關注只增不減,全面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能反映出學生的道德水平如何。在體育評價中如何滲透德育思想,教師要在課上以及課下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以及心理活動,綜合考慮,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因為每位學生的個性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不同的項目中表現也大有不同。一些好奇心比較的重學生在課程當中表現得更為積極,然而有的學生表現得尤為被動,譬如,在教學“雙手投籃”時,當教師講雙手投籃的動作要領:眼睛望向籃球筐中心,兩腳微微分出前后,膝蓋部分稍微彎曲后,再邀請學生示范時,可以先邀請哪些反應較為積極的學生,當他們示范完畢后,要及時對他們的表現做出評價,必要時可以說一些贊揚的話,例如,你們示范的動作真是標準且動作講解的也很棒,那些被表揚的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之中,一直可以保持這種良好的狀態,那些表現被動的學生為了得到教師的贊揚,也會積極參與后續的教學之中,這就要求教師的評價要及時、正面,要以鼓勵贊揚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將德育滲透到體育評價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結語
只有將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起來,才能充分促使學生實現全面成長。其中德育教育和體育結合的切入點非常多,譬如: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培養德育教學理念、創設體育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參與度、將德育滲透到體育評價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以將德育的核心思想逐步滲透于教學之中,以此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胡芳君.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科技資訊,2019,17(14):123-124.
[2]周健.初中體育德育現狀與對策研究—以立德樹人為研究視角[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5):141-143+145.
[3]葉楓.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體育風尚,2019(1):219.
[4]劉祥.初中體育德育教育與創新教育結合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5):0299.
[5]康紅霞.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華夏教師,2020(008):33-34.
[6]師朝陽.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04):162-163.
[7]梁勝榜.對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J].文理導航(上旬),2021(0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