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淑遠
摘要:隨著現在城鎮人口生活壓力的急劇增長,鄉村旅游成為人們旅游休閑的最佳方式。走進高中地理課程,師生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該課程的設置無疑成為大家不用出門,即可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的最佳平臺。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盡管有關于旅游的相關內容,但是鄉村旅游方面的內容卻較少,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深化鄉村旅游的相關內容,將其與高中地理有效地銜接在一起,以此推動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鄉村旅游;高中地理;意義;應用
旅游屬于空間活動的范疇,其與地理課程的關系極為緊密,不可分割。將鄉村旅游的相關內容融合在地理課程中,是一種賦予其生活化和實用化的方式。所以,筆者認為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融入鄉村旅游的相關內容,以此體現地理課程發展的時代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審美情趣,讓學生原本的環保意識和法制意識能夠得到增強,繼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并且能夠培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一、高中地理應用鄉村旅游的意義
(一)有助于教學理論的進一步豐富
高中地理教材是地理課程與學科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是承載相關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
學生學習所要參考的首要工具,所以,高中地理教學中教材內所講的鄉村旅游內容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新課改的腳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就對現在的地理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編制也就成為必然趨勢。但目前我國相關的理論研究還是處于匱乏的狀態,鄉村旅游是學生深化地理知識、增強個人情感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對此開展研究,有助于教學理論的進一步豐富。
(二)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鄉村旅游是現在旅游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將其與高中地理內容相結合可讓教學內容更具
生活化,更加貼近實際。對于當前教學中鄉村旅游資源等應用不足等問題,還需要日后的不斷完善。總體而言,將鄉村旅游和高中地理結合起來,將對后續的教學活動開展起到推動作用。
二、高中地理鄉村旅游應用效果提升對策
(一)相關部門或機構加大支持力度
教育部門是我國教育方針和政策執行、落實的執行者,其還掌管教育經費的劃分,對當地教育教學狀況主要肩負監督和管理的職責。自我黨勝利召開十九大會議以來,立德樹人的理念就開始在各個學段推行,這也使得高中地理教師對與生活相關的地理知識更為注重。將鄉土旅游資源融入地理課程,或是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并滿足學生學習地理的實際需求。不過目前在學校的實際教學中應用較少,管理者對此重視度也存在不足的情況。所以,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或機構應該發揮自身職能,讓學校去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可適當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豐富教學內容。
(二)發揮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地理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劣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在時代的發展之下,新時期的地理教師應該重視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適度更新教學理念。基于當前的新背景,筆者認為地理教師應該針對教學的思維方式、教學方式等進行深入思考。筆者認為,將鄉土旅游的相關資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學中,可采取視頻或圖片的方式,但如果一直運用此種方式,也會給學生枯燥無味之感。對此,教師可以豐富教學模式,和學生共同對旅游中所見到的逸聞軼事、風土人情等進行討論,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地理問題,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三)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為了更好地參與鄉土旅游資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學,一方面學生需要自身加強對鄉土旅游資源乃至更大范圍地區的旅游資源的了解。學生可以通過課外書籍閱讀,觀看相關優秀的旅游紀錄片來進一步了解相關旅游資源。另一方面學生之間可以多分享交流旅游經驗與經歷,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旅游中所遇到的困惑表達出來供師生一起交流探討,在交流中取得收獲。另外,積極地參與到旅游中去感受地理事物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必不可少,比如利用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活動去到野外參與實踐,帶著地理問題在實踐中探究學習,最后以主題活動或者寫成報告的形式匯報成果,教師再根據成果進行指導與總結,最終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與地理實踐力。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我國的教育發展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很多教師正在積極轉變現在的教學理念,在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地進行變革。現代教學提倡“以人為本”,在該理念的逐漸滲透中,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逐漸的被人所接受。鄉土旅游作為地理課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相信經過教師的努力,其與地理課程的銜接也會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1]吳岱峰.以核心素養為統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 年版)》基本理念解讀[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07):4-6.
[2]王芯芯,廉麗姝.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思路探析 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