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凌凌
摘要:將研學旅行理念融入高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屬于一項創新性教育舉措,有利于助推高職旅游專業教學的改革創新,并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理論知識范圍,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本次論文研究中首先對研學旅行理念的本質內涵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解讀,隨后研究了研學旅行理念對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促進作用,最后根據當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教育策略,以期強化高職旅游專業教學水平,提升旅游行業人才供應質量。
關鍵詞:研學旅行;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在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其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與實踐型人才的責任,通過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強化學生的操作能力、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從而逐步滿足社會各領域在發展階段對于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在當前高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為了逐步強化人才培養水平,提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需要逐步創新旅游專業教學過程,同時將研學旅行的理念貫穿于高職旅游專業中,以此實現旅游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促使學生在學有所成后可以投身旅游行業的發展與建設中,有效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創新。
一、研學旅行的本質內涵剖析
研學旅行是《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所提出的重要人才培養設想,其認為在展開人才培養工作階段需要通過旅行體驗與研究性學習相互結合的過程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在旅行體驗階段逐步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讓學生在此階段掌握更為豐富的旅游專業知識。同時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加強對自然以及文化的掌握,強化學生專業能力,以此達到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從本質上來講,研學旅行便是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思想觀念的現代化體現,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步在實踐中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鍛煉動手操作能力,因此也逐步成為當前教育事業當中的重要理念,有助于創新教育形式、開辟全新的教育途徑。因此,在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階段可以適當性融入研學旅行的理念,以此革新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模式,切實優化高職教育的實效性。
二、研學旅行對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
在研學旅行理念的指導之下,高職旅游專業教學工作能夠逐步進行創新改革,并且探尋全新的教學途徑與方法,同時基于研學旅行理念展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以及實踐能力的形成。從本質上來講,積極融入研學旅行理念是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一環。并且,結合研學旅行理念引導展開教學工作的設計與規劃,有利于促進高職旅游專業教學的改革創新,此教學方式區別于傳統天下式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旅行的集體生活之中體會到個人價值,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在持續不斷的集體生活之中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操作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成長。基于此,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當中積極融入研學旅行理念對于教育工作水平的優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夠不斷助推高職教育事業改革創新,從而確保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充分契合當前社會旅游行業的發展需求,為旅游行業源源不斷輸送高水平人才,促進旅游專業不斷革新發展。
三、研學旅行視角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探討
基于當前社會中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因此行業中對人才的需求程度也逐漸提升,為了滿足旅游行業人才需求,則需要基于研學旅行視角張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不斷摸索全新的教學形式以及人才培養途徑,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不斷強化專業能力、拓展專業知識,進而在畢業之后能夠成為優秀的旅游行業人才。
(一)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當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工作的首要問題便是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該現象局限了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并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提升。在實際當中主要表現以理論教學為主,并未積極融入實踐教學舉措,而在這種課程體系之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盡管掌握了一系列的旅游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其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因此這一部分旅游專業人才在畢業之后也無法有效滿足行業人才標準。并且,少數院校并未積極融入研學旅行理念,致使學生對于旅游路線設計、游客接待以及突發事件處理等方面的能力較弱,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二)教學模式傳統老舊
高職教育中,教學模式與教學現狀的契合度是教學質量的最為直接影響因素,就當前高職旅游專業教育來講,仍然存在教學模式與教學現狀之間并不契合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學模式傳統老舊,而由于該現象的存在導致旅游專業授課過程的內容以及形式較為枯燥無聊,降低了學生對待學習過程的興趣。例如:一部分教師在導游課上的教學僅僅要求學生反復閱讀以及背誦導游詞,而這種教學形式顯然無法激發學生對待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同時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仍有一部分職業院校并未注重聯系實際,僅僅按照自身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式機械性開展人才培養,因此導致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軌。
(三)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完善
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同樣也是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核心影響因素,良好的師資隊伍有利于優化教學水平、創新改革教育模式。就當前高職教師隊伍現狀來講,則存在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足、效率較差等問題,因此也無法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符合行業發展標準。例如:少數教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范圍比較局限、執教能力不足,并且在展開教育工作中并未注重創新改革教學模式,仍然采取傳統模式下的人才培養形式,這顯然并不利于提升教育效果。并且,同樣存在一部分專業教師缺乏對研學旅行的深刻認知,同時對于教學過程的深入研究以及探討程度也相對不足,因此難以達到對學生的良好引導效果,并不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研學旅行視角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途徑
社會旅游業的發展對于行業人才的需求程度逐漸增大,因此也給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一定挑戰,從事旅游業對于新型旅游人才專業能力的需求也開始不斷完善與改變,所以需要逐步創新告知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基于此,將研學旅行的理念融入其中便顯得至關重要,其能夠逐步更新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理念,開辟全新人才培養途徑,竟然是人才培養工作更加契合社會產業發展趨勢。所以,可以在展開人才培養工作階段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以研學旅行理念為核心設置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置決定了學生學習的總體脈絡與方向,與學生專業能力的形成之間同樣有密切聯系,所以高職旅游專業同樣需要加強對于研學旅行的思考,且在教學工作當中逐步以研學旅行理念為核心展開課程體系設置與規劃,從而確保高職旅游專業教學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首先,需要細致分析研學旅行理念對于高職旅游專業教學的促進作用,充分挖掘研學旅行理念的價值,實現其與旅游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且基于研學旅行理念展開高職旅游專業體課程體系設置。在此過程中,可以周期性帶領學生展開研學旅行,使學生能夠在旅行中逐步體會集體生活,了解到更為豐富的旅游專業知識,同時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與探究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是學生更具主動性,以此營造起良好的教學引導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在組織學生旅行階段,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專業認知等方面因素,隨后根據本區域內的特色展開旅游規劃,使學生能夠在旅行中逐步穿插對于旅游課程知識的學習,以加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強化教學實效性。
(二)著力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
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為了充分發揮研學旅行理念的作用,需要著力推進旅游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以全新的教育模式展開對學生的培養,實現人才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首先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基于學生專業能力養成的角度思考教學過程以及當前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注重采取全新的教學手段,摒棄傳統模式下的填鴨式教學,圍繞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采取多樣化教學舉措。從而切實實現旅游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并且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能夠在旅行中提升專業能力。除此之外,在創新教學模式階段也要進行持續性的反思與分析,及時發現全新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并且采取有效的手段做出改善,以此形成更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過程逐步系統化、流程化。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師執教能力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全面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因此為了有效提升高職旅游專業教學水平,優化研學旅行理念的作用發揮,所以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思考,保障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執教水平,同時也要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例如:可以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師群體定期展開培訓,在培訓當中積極傳授研學旅行的理念,使之充分明確研學旅行理念的本質內涵以及如何運用研學旅行理念展開旅游專業教學過程,從而確保研學旅行理念的作用能夠在高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除此之外,也需要在培訓當中邀請行業內具有資深從業經驗的優秀教師,使之向高職院校各個旅游專業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尤其是如何運用研學旅行理念展開旅游專業教學,這樣才能切實保障教師隊伍專業能力得到優化,以此培養出更多的“雙師型”教師,使之在實際展開教學中能夠綜合運用研學旅行理念實現高職旅游專業教學的改革創新。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中,需要強化對教育工作的分析與研究,著重加強對研學旅行理念的運用,逐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質綜合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展開實踐過程,以此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使學生逐步成長為有助于旅游行業發展革新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珊珊、嚴小燕、鄔艷艷.基于研學旅行的高職旅游教育人才培養策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v.42(S2):96-99.
[2]代飛.互聯網+國家戰略下高職網絡專業人才培養研究與探索——基于畢業生職業結構變遷視角[J].職教論壇,2019(012):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