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朗讀訓練作為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課程,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時,教師要主動教育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對于如何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出了幾方面建議。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學;朗讀訓練
一、指導學生準確流利地朗讀
第一,識文斷字。只有認識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學生才能完整地完成一次朗讀。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學生朗讀的準確性。對于一些多音字、生僻字、語氣助詞要做到提前指導,讓學生通過朗讀訓練,記住這些文章難點,提高學生的朗讀準確率。第二,停頓問題。小學生大多對于標點符號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朗讀過程也是機械化的,缺少抑揚頓挫的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要富有耐心,教育他們認識標點符號的用途,了解文章停頓的時間。
二、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最需要的便是朗讀的機會。教師在預案中要留出學生朗讀的時間,結合閱讀理解,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感情,提高學生的朗讀效率。教師在教課時要做到隨機應變,為了達成不同的效果,要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
第一,范讀。范讀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錄音設備。范讀的優(yōu)勢在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他們會根據(jù)范讀不斷進行練習,從而逐漸掌握朗讀的方式。第二,領讀。領讀也是一種高效的訓練方式,通過逐字逐句的領讀,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更加充實,對于斷句和語速掌握得更加快捷。低年級語文教學大部分是由教師進行領讀,幫助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第三,齊讀。齊讀指的就是組織大家一起進行朗讀。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朗讀質量
多媒體技術的更新讓學生的課堂體驗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將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具體,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對于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也更加感同身受。首先,通過音樂搭配朗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新穎的閱讀方式,感受閱讀的快樂,從而主動進行朗讀訓練,提高自身朗讀水平;其次,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親眼看到文章所要表達的畫面,利用生動的影像代替枯燥的文字,讓學生的理解過程變得更加輕松。伴隨著悅耳的音樂和文章描繪的美好場景,教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朗讀氛圍,讓學生枯燥的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朗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課程,教師也要著重注意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通過朗讀的積累,形成正確的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當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愛上朗讀的過程,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陳玉米.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 華夏教師,2017(21):34.
[2]代高靜.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重點探析[J]. 才智,2010(11):66.
[3]董承英. 淺談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朗讀訓練方法研究[J]. 新課程學習(下),2014(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