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金銘
【摘? ?要】? 利用極課大數據全面診斷學情,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自適應學習平臺,走向數據驅動,已經成為信息通信技術條件下教育改革和課堂革命的世界潮流。要真正地利用好極課大數據,教師必須做好以下三個轉變:作業批改者向作業分析者轉變、經驗主義者向數據剖析者轉變、整體化教學向個性化教學轉變。
【關鍵詞】? 極課;大數據;角色轉變
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利用極課大數據全面診斷學情,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自適應學習平臺,走向數據驅動,已經成為信息通信技術條件下教育改革和課堂革命的世界潮流。
極課大數據的精準化教學就是為適應時代要求,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支撐的時代產物。近幾年極課大數據開始在中小學推廣使用,對于一直以來以傳統教學為主的老師來說,部分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并沒有充分運用極課大數據,甚至對極課大數據是否適合在小學使用產生了質疑。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更好地使用極課大數據入手,闡述了大數據時代教師角色的三個轉變。
一、作業批改者向作業分析者轉變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作業都是教師逐題面批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僅是完成了作業批改的任務,學生根據老師的作業批改情況進行訂正,有經驗的教師還會讓學生專門準備一個錯題本摘錄錯題,而對于反思能力還比較弱的小學生來說,僅僅通過一次作業訂正未必能夠真正理解題目,可能只是暫時的短時記憶。而極課大數據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批改作業,提高批改作業的效率,而且能夠將學生的做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專門的錯題本。
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認識”一課為例,從極課數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任教班級作業中每一小題得分情況,可以幫助教師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還可以看到每一小題的答錯名單,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哪些學生沒有掌握好本知識點;甚至還可以通過逐題分析功能具體看到得分區間的人數,如0-3分有幾人,3-6分有幾人,6-9分有幾人,把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了很好的量化,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精確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做一位作業分析者,利用極課大數據系統提供的精準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更快地找到癥結所在,找出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指明了方向,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設計針對性的變式練習,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二、經驗主義者向數據剖析者轉變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通過教學經驗和作業批改,模糊地判斷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的不足,提高方法就是通過統一的練習進行題海戰術,而極課大數據的使用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同時減負增效,快速提高。這都需要教師學會進行數據分析,由經驗主義者向數據剖析者轉變。
從學情追蹤功能看,教師可以通過任教班級的最高分、平均分、得分率,了解本班學生在本次作業中的整體情況;從學科追蹤的功能看,可以了解任教班級在整個學期的學習波動情況、任教班級的薄弱知識點,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分層評價了解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狀態;從學生追蹤功能看,可以追蹤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波動情況、成績走勢圖、知識點得分率趨勢等。
年級組長還可以進行年級教學質量的分析,通過年級的分數段分布,及時追蹤教學質量比較落后的班級,幫助其找到原因,同時還可以向其推薦優秀班級的教師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
極課大數據的便利性都建立在教師認真分析背后數據的基礎上,教師只有學會認真剖析這些數據,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知道學生的關鍵問題或者普遍問題所在,為教師減負。通過精準的分析,真正找到學生的薄弱項,才能進行針對性的輔導,為學生增效。
三、整體化教學向個性化教學轉變
在極課大數據的支撐下,教師可以追蹤某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追蹤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微觀上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針對診斷建議中的薄弱知識點提前準備針對性的變式練習,并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還可以告訴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著重加強某一方面的練習等。這些大數據可以幫助教師作出精準的判斷,“我們”的老師轉變為“我的”老師,整體化教學向個性化教學轉變,最終為每一位學生設計個性化的練習,實現真正的以學促教、因材施教。
極課大數據系統的精準評價功能能夠把學生在考試、作業過程中薄弱的知識點、易錯高頻點,甚至包括能力的要求都通過大數據很快抓取出來,呈現給教師。教師能夠根據階段性練習、檢測的情況,準確判斷某一類學生或者某一些學生學這個知識的難點在哪里、技能的難點在哪里、有什么問題。
以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學的方向、教學的手段、教學的評價,極課大數據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多的變化,也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信息時代教師對數據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勢必成為教學中的一把“利劍”,借助極課大數據這座“橋梁”,幫助教師和學生斬去“荊棘”,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何斌.“極課大數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