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 趙慧明

摘? 要:竊電及違約用電行為將會嚴重影響正常的供電秩序,給電力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開展嚴格的反竊電和查處違約用電行為的取證工作?;诖?,本文對現階段在反竊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并分析反竊查違取證工作的內容、方法、種類與注意事項,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相關工作的穩定開展。
關鍵詞:反竊查違;取證工作;竊電;供電企業
引言:
長時間以來,竊電行為都是限制供電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不僅會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會顯著影響電力供給的正常運行。而反竊查違取證工作則是對相關行為的一種監督和檢查,進而通過取證與處理來維護供電企業與電力客戶的合法權益,進而建立起科學的用電秩序,為依法用電地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現階段在反竊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查證難度大
結合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關于反竊電行為的法律法規依然存在提升空間,部分內容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會存在操作性較低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一些隨機的竊電行為,相關工作人員取證的查證的難度將會大大提升,同時考慮到部分用戶的計量表安裝在室內,降低了取證的便利性。
(二)取證難度大
在出現竊電行為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當時到現場進行取證,因此取證工作的難度很大,加上取證內容需要有影像資料,而普通相機而很難滿足相應的清晰度要求[1]。
(三)定量難度大
當前對于竊電定量的規定在有待完善,《供電營業規則》中規定在無法確定竊電時間的情況下,照明用戶按6h計算而電力用戶按12h計算,時間按照180d計算,進而將竊電時間與竊電設備容量相乘[2]。這樣的計算方法并不適用于長期進行竊電的用戶,懲處力度也遠遠不足。此外,《供電營業規則》并不具備定性的法律效力,這也給竊電用戶提供了逃脫法律制裁的空間。
二、反竊查違取證工作的內容、方法、證據種類與注意事項
(一)工作內容
當前,反竊查違取證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相關人員需要初步確認竊電手段,并判斷該手段是否可以構成竊電行為;第二,對竊電戶實際竊電量加以確認,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其法律經濟責任;第三,明確該竊電行為的直接受益者,這一環節往往針對部分大型營業單位租賃后的竊電問題展開;第四,對竊電行為進行證據收集,明確竊電戶是否通過損害電力設備及安全設施來達到竊電目的以及是否存在暴力、恐嚇等不良手段對用電檢查人員造成威脅的情況。在用電檢查人員無法確認竊電量的時候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專門幫助,從而有效完成物證、人證、檢查報告等竊電行為證據的收集,為后續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二)取證方法
現階段,對竊電行為進行取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由用電檢查人員或法務人員進行取證,對于竊電行為的訴訟主張應由供電企業完成證據的提供與證明,并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承擔其訴訟后果。第二,由公安機關進行取證,進而相較于供電企業,竊電證據的權威性和公正性也會明顯提升;第三,由人民法院進行調查,在供電企業受到各類限制而無法繼續取證的時候可以向法院申請由法院進行調查收集。第四,由公證處進行公證,由公證人員現場取證后其證據的證明力將會大大提升,而法院也會將公證證據作為認定事實。
(三)證據種類
竊電行為的證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是物證,主要是可以證明竊電行為的物品與痕跡,例如用于竊電的用電設備、損壞裝置的物體以及電能表的檢驗鉛封等;第二是書證,竊電行為的書證主要包括《用電檢查工作單》《用電檢查結果通知書》等有關反竊查違工作的材料、供用電合同等各類關于用電的辦理手續以及抄表記錄等用戶用電負荷數據材料;第三是視聽資料,主要指的是可以證明竊電行為的照片、錄音、錄像記錄等;第四是證人證言,主要是包括舉報人、用電檢查人員等在內的了解竊電行為具體情況相關人員的陳述,一般包括口頭陳述形式以及書面證詞形式;第五是當事人關于案件的陳述,在竊電行為當中,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共同訴訟人,其中當事人陳述的主要內容是對竊電案件事實的承認或否認,而如果是由供電企業進行陳述,則是對竊電行為的發現與處置等;第六是鑒定結論,指的是鑒定機構對竊電行為中的專門性問題展開的調查與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對竊電工具的鑒定、對計量裝置誤差的鑒定等;第七是勘驗筆錄,指的是勘驗人對現場以及相關物證進行的文字記錄。
(四)注意事項
針對竊電行為取證工作主要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供電企業或公安部門在進行取證的時候應以合理合法的手段開展,不能為得到證據而進行誘供或逼供,從而保證相關證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第二,對于物證與書證等應盡可能提取原件,如果因限制無法使用原件,司法機關也需要將其與原件核對。與此同時,在對證物進行提取的時候,需要先由竊電人員簽字后才可以提取,并委派專門的公證人員到現場完成公證。第三,證人的證言以及當事人陳述等內容需要其親筆書寫,而由取證人員書寫的時候則需要由當事人確認。第四,當出具相關鑒定結論的時候需要由具備相關資質的部門與人員完成,從而保證證據的證明力與公信力;第五,竊電行為證據中的照片、錄音、錄像帶等內容需要進行妥善保管,同時對時間、地點、對象、案由等內容進行仔細記錄。在制作這部分證據的時候現場應在兩人以上,并對相應的制作過程加以描述;第六,《用電檢查結果通知書》應做到一式兩份,一份由用戶簽字確認,另一份由供電企業存檔;第七,進行詢問筆錄的時候應保證現場用電檢查人員在兩人以上,同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一方面應注重內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應注重詢問的技巧,抓住關鍵情況與細節;第八,相關取證人員在拍照取證的時候應保證拍攝的質量與清晰度,并將該用戶的地理位置及有關標志拍攝其中。與此同時,在竊電行為現場拍攝的時候應注意由兩位用電檢查人員采用兩臺設備進行獨立拍攝,最大限度避免影視資料失真或損壞。
三、反竊查違取證工作實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以某竊電案件的調查處理為例,供電所與用電檢查室在進行聯合檢查的時候發現了某用戶私自改變電能表采樣電阻竊電的情況,而用電安全檢查人員通過相應手段也已經確定了竊電嫌疑戶。在對其用電情況展開深入檢查的過程中,對該戶所用電能表通過校驗儀進行檢查,結果得出在未發現其與異常的情況下,該戶所用電能表慢了57.54%而電能表封印也存在異常,進而確定了該用戶的竊電以及違法行為。與此同時,還委派專門的檢測人員對該戶所用電能表進行仲裁,其結果與前一個檢測結果相同,都是慢了57.54%,結合最終的校驗結果打開電能表盒蓋查看,發現電能表采取電阻已經被其私自更換以達到竊電的目的[3]。
(二)檢查分析
在多方取證以后,該用戶承認了自己的竊電行為,并承擔供電企業的經濟損失。該用戶竊電行為的原理主要是通過更換分壓電阻使得電能表電壓降低,進而無法正常工作,同時因為計量裝置電壓回路負載電流較小,因此所需電阻的體積也很小,如果不仔細探查很難發現。這樣的竊電手段大大增加了調查取證人員的工作難度,從而給竊電戶可乘之機。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反竊查違工作的重要環節,取證工作對其成效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因此相關調查人員應不斷提升對取證工作的重視程度,優化竊電以及違約用電行為爭取的提取,構建強有力的證據鏈。此外,在開展證據提取工作的時候應注重不同種類證據不同的注意事項,充分保證維護企業及用戶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 郁雁清.反竊電工作研究與對策[J].通訊世界,2019,26(06):290-291.
[2] 郭潔瓊,劉通.供電服務新形勢下關于竊電及反竊電措施的探討[J].農電管理,2020(11):58-59.
[3] 劉天齊.用電檢查工作中反竊電典型案例經驗與體會[J].湖北農機化,2019(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