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麗
【摘要】加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現階段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體適能訓練是體育課的重要措施。孩子在小學期間非常聽老師的話,所以要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適能訓練,讓學生容易接受,強化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體適能訓練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開展,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措施。
【關鍵詞】體適能訓練;小學體育;措施
前言
21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環境與條件逐漸擴大,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舒適的學習環境下,許多小學生都是家里的獨苗家長嬌慣,學校與家長過于看重學生考試成績,忽視學生身體素質,使得學生體質差,容易生病。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上開展體適能訓練非常重要,應該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一、體適能概念
體適能要根據個人不同需求來進行劃分,主要分為運動體適能與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主要追求的是在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包含速度、協調性及爆發力等,健康體適能主要包含心肺持久力、投入暗度和抗疾病能力等,一般人保證健康,預防疾病,為了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覆蓋了學校的體育教育目標。近些年,有學者提出了代謝性體適能,主要包含血糖、血胰島素等,與各種慢性疾病有著很大的關聯,更與運動效果有聯系。不同的體適能之間互相聯系,并有著很大的區別。擁有一個良好的體適能不一定有很強的技能體適能,需要進行體能訓練,要想擁有技能體適能的前提條件是擁有健康的體適能。
二、體適能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影響
在體育教育中,需要增加體適能素質的理論內容,主要是改善內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作用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讓學生容易理解體適能概念,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多開展步行、跳繩、機械運動、游泳等具有終生運動價值的活動。一直以來,在體育運動訓練中,高強度、超負荷是現階段增強運動成績常用的方法,也是導致損傷的主要因素。所以,科學開展運動訓練是關鍵內容。體育教師應在體適能概念下,改變以往大運動量與超負荷的訓練模式,重視學生恢復過程,制定科學的計劃,把運動后的恢復放在第一位。
三、體適能訓練進小學體育課堂的措施
(一)建立角色轉換意識,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適時轉變傳統教育模式中角色概念,改變教師作為指導者、統治者、傳授者的角色認識,在教育中起到參與者、指導者、輔助者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體育課程的標準進行相關運動的設計,重點在于內容的準確性、可行性。教師在深入研究教學計劃的標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建議學生引導項目的方向,將學生自由組成項目小組,安排項目實施方案,根據項目計劃執行方案,通過小組內的探究討論分析等階段培養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和問題探究意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指導和觀察,不斷改進學生的跳躍能力、能力素質、身體協調等能力,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師應將體育運動與游戲融合起來,這樣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游戲、障礙跑游戲、跳遠游戲、綁腿跑游戲、撕名牌游戲,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體育游戲,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能和學科素養。
(二)學校合理安排體育課堂
學校必須遵從教育部門發出的指示認真地進行體育教學的安排,學校不要一味追求升學率,無視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文化課,體育課也要認真開展。學校舉辦春季和冬季的運動會,舉辦有興趣的運動會,要以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學生不要一味地做表面功夫,要認真貫徹體育精神,開展體適能訓練。小學生年齡小,是活動好動、愛玩、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年紀,所以,應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開展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增強學生體驗感,將體育課變成學生喜歡的課堂,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改變學生訓練狀態,鼓勵學生進行訓練,通過以往的教學素質,改變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適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師也可以通過自身人格魅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這對于學生積極參與體適能訓練有著很大的幫助,激發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熱情,便于學生增強自身素質,改變學生對體適能的看法。
(三)制定跳遠訓練計劃
小學體育老師在制定跳遠計劃時,必須將學生的體力和身體能力組合起來制定計劃,對于身體能力差、身體不好的學生,教師必須進行難度低、運動量少的訓練,對于體力強的人,身體能力優秀的學生,通過制定難度高、運動量多的訓練計劃,制定科學的、合理的跳遠訓練計劃,讓學生可以熟練開展跳遠訓練,增強學生跳遠技術,學生對跳遠很有信心,激發學生跳遠熱情,可以積極地讓學生服從老師所做的跳遠訓練,跳遠在每天的運動中,學生根據要求來進行跳遠訓練,但學會了標準的運動動作和運動技能,同時學生每天完成跳遠訓練任務,養成了每天運動的習慣能養成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終身運動意識,加強學生的體力,學生的體力越來越強,對學生的健康非常有利,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自己的體質。
結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上,教師必須重視體適能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跳遠、跑步等運動,在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中能夠提高體力,為了達成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教師在進行體適能訓練時,必須指導學生運動,在教師耐心的指導下讓學生掌握很多運動技巧,讓學生喜歡運動,這對促進學生積極鍛煉身體,對提高學生的體適能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熊怡妮.體適能訓練模式在小學高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構建[J].體育科技,2019,40(01):126-127.
[2]朱浩. 體適能訓練對小學生體質相關因素影響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