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高奇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文言文屬于學習重難點,多數學生都沒有學好文言文知識的自信心,而教師也沒有優質的教學方法助力學生獲取文言文技能,所以文言文的教學效果無法令人滿意。基于此,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身為初中語文教師該了解到,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有關順利開展文言文教學實踐活動的理念,所以,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主觀能動性勢在必行,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下面,本人將依據自身從事初中語文教師這份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作如下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
一、深入研究教材,確定三維教學目標
一般來說,大部分教師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學經驗也在不斷積累。久而久之,便會憑借教學經驗授課,忽略教材本身,而這是一種辜負職業的表現,也難以令學生更加全面地獲取知識與技能,于教學具有難度的文言文而言,更是如此。基于此,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主動對教材內容做深入研究,找到教學文言文的重點和難點,確定三維教學目標后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有的放矢,開展文言文教學實踐活動,期待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自信,完成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任務。
二、應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習難度
在科教興國戰略取得巨大發展的時代下,作為優質資源的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當中,而學生的學習狀態由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也離不開該資源的積極應用。基于此,身為初中語文教師的一員,當懂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新鮮事物,了解信息技術的多功能性,懂得將信息技術與文言文教學內容做有機融合,以求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發揮信息技術的媒介價值,實現優化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標。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出師表》這篇文言文為例,首先,教師可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與此相關的片段,以形象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從而集中學生的學習精神,與此同時,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積累關于表的常識,借助信息技術插圖的視頻片段,助力學生感受文言實詞、虛詞的意思,幫助學生歸納一詞多義的用法。之后,教師應了解到,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下,學生已經對本篇文言文產生了濃厚學習興趣,此時可帶領學生分析文中的關鍵語句,幫助學生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讓學生感受這篇表的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組織學生交流這堂課的學習體會。這樣,通過發揮信息技術的媒介價值,充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令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這篇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讓學生體會到了本文寓情于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寫法,充分實現了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優化。
三、注重誦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據實而言,文言文在初讀之時較為枯燥,會令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又不得不承認文言文是極具音韻美與意境美的一種文體,所以,通過有聲地傾訴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情感。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懂得注重誦讀指導,讓學生從聽覺器官感受到學習文言文的情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文言文的學習水平愈來愈高,以求達到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益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小石潭記》這篇文言文為例。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創作背景,讓學生先了解到這篇文章是作者因貶謫造而成孤獨悲涼心境,繼而將此情寄托在山水之間所作。然后,再播放誦讀音頻,指導學生學習誦讀方法,給予學生足夠的誦讀時間,期望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之后,教師可于學生情感體驗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基礎上引導其展開對文章內容的深入分析,助力學生抓住文章的景物特點,思考學生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時,教師幫助學生系統整理學習重點,組織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一齊誦讀文章內容,期望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通過注重誦讀指導,使得文言文的音韻美和意境美在課堂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令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情感、充足的學習動力參與到了課堂當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水平,切實達到了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益的目的。
四、開展合作學習,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合作學習,是廣大教師受新課程改革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逐漸被應用在課堂之上的優質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踐表明,此法的確可以營造學生所向往的課堂環境,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基于此,作為一名對學生有高度尊重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懂得開展合作學習,創建和諧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民主的環境當中助力學生汲取文言文知識與技能,呈現出精彩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
五、導入優質問題,增強學生的探究欲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時代環境中,題海戰術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廣大教師所充分摒棄,隨之而來的則是能夠增強學生探究欲望的優質問題,那如何保證問題的優質性呢?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有對教學內容的充分研究,其次則需要高度了解學生的文言認知能力,一次為基礎對學生展開輕松地提問,從而以優質問題令學生的大腦思維始終處在一個相對活躍的狀態當中,達到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實現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目的。
這是對人類精神文明成果的傳承與弘揚,順利實現了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身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從而以為學生發展著想的角度不斷探索出深入研究教材、應用信息技術、注重誦讀指導、開展合作學習、導入優質問題等可行性教學方法,期望學生能夠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最終實現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益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劉東生.經典吟誦:初中文言文誦讀教學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9(1):108—109.
[2] 張譽上.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審美鑒賞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9):92—93.
[3] 柳楊.利用課堂主陣地,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4):231—232.
[4] 王穎.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方法[J].教育現代化,2016(38):381—382.